誰說一定要有對錯,這一切都是我

誰說一定要有對錯,這一切都是我

讓美育的力量

紮根於內心深處,

化成追尋美好的勇氣和自信。

“我印象中,有一個二年級的孩子,剛開始上美術課時很難靜下心來,每一筆都畫得很重,即使用橡皮也很難擦掉,再繼續畫,畫面會離自己期待的模樣越來越遠,這就導致孩子覺得自己是不是畫得不好、畫錯了,會很擔心地問老師該怎麼辦。”

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雙明小學的史妮妮老師,回憶起“芭莎·課後一小時”美育公益項目在學校落地以來的點點滴滴,給我們分享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 史老師在陪孩子們看故事書

“我認為畫畫是沒有對錯的,所以我會跟這個孩子說沒關係,如果畫紙上不小心抹了一個黑點,這個黑點可以被其他元素覆蓋,也可以通過創作變換成另一個生動的圖像呢。”有了老師的鼓勵,學生內心深處的顧慮慢慢化解,對畫畫也有了更濃厚的興趣,在之後的課程中,他每次都有始有終,開心地完成自己的每一幅畫作。

不僅是在美術課上有這樣的插曲,在一次芭莎閱讀課上,史老師也發現了相似的變化。

一個三年級的男孩,他平時考試成績比較靠後,認識的字也不太多,然而在那堂對鄉村孩子們來說稀有罕見的閱讀課上,他竟然主動舉手,全程積極地跟著講課老師互動,讓在場的老師們都驚喜了一番。

  ● 學生在芭莎閱讀課上積極互動

“我覺得美育對鄉村的孩子來說可能更加重要。美術、閱讀這些美育課能夠給予孩子們一些心靈上的安慰,孩子們的心態也變得更加放鬆、活躍、自信了,我想這就是美育最好的意義。”史老師感慨道。

史老師就職的雙明小學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學校有200多名學生,學生基本都是雙明村本村的孩子,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父母都在外務工,由家裡的爺爺奶奶照看,還有一部分是單親家庭,學生們在學業和生活上都有著一定的壓力。

“給我的感覺是,這些孩子有時候沒辦法準確地定位自己,他們需要有一些東西去寄託自己內心的情緒和想法,我們的美育課就起到了一個這樣的作用。”史老師在介紹學生家庭情況時,分享了自己對於孩子們內心世界的關注。

  ● 學生們在芭莎課堂上認真聽講

隨著學校美育課程日漸完善、芭莎美育教室的落成,學生們豐富多彩的作品已然成為這些美育實踐最好的見證。

儘管雙明小學的優秀作品琳琅滿目,但史老師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尊重每個孩子的作品,不用單一的標準去評判作品的好壞。即便有的學生畫得並不那麼完美,史老師也仍然將他們的作業悉心保存。

  ● 學生們跟隨芭莎課程學習畫畫

作為專業的美術老師,史老師清楚地知道每個顏色在孩子心裡代表的細微情緒,孩子們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也許是單調的、也許是灰暗的,但不論是哪一種,都應該得到關注和理解,孩子們也可以通過回看自己從第一份作品到最近一份作品這中間發生的變化、感受到自己的點滴進步。

作品所記錄的,不僅僅是孩子們的成長,同樣也是老師們辛勤的付出。

從去年9月芭莎美育教室投入使用後,學校負責美育教學的老師們都積極參與“芭莎·課後一小時”項目的課程內容,按照課表給孩子們準備每週交替進行的直播課和錄播課,剛開始時有些孩子跟不上進度沒辦法在一堂課內學完,老師們便把課程內容挪到學校的第二堂美術課繼續完成。

  ● 學生們在芭莎美術課上完成的作品

不僅如此,老師們每次都認真地批改學生的作業,也會把批改記錄通過教室配備的電子屏讓學生自主查看、互相學習,點評鼓勵那些有進步的學生,大家都盡心盡力地把這個工作做到有始有終。

“剛開始時我們讓學生模仿著老師去畫,孩子在畫的過程中慢慢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在審美和感知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在顏色、構圖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史老師分享道,他們保存了孩子們的所有作品,也常常將孩子們的作品放在美術教室裡做展覽,來參觀的家長和老師看了連連稱讚:“每當這時候,我們老師內心其實是特別自豪的。”

  ●芭莎教室裡陳列的作品展

或許對學生和老師而言,“芭莎·課後一小時”項目都提供了一個相同的價值——在美育實踐和探索中,每個人都得到了成長和收穫。而這也是項目創立的初衷,讓美育的力量紮根於內心深處,化成追尋美好的勇氣和自信,讓每個人都找到屬於自己的閃閃發光的時刻

* 圖片來源:本期項目校老師—史妮妮老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