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站在香港的街道上
會深切感受到
都市可以有多密集
(香港九龍灣的高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作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城區每平方公里的人口
已高達25,684人
是北京的5.9倍
上海的4.6倍
連面積狹小的新加坡
人口密度也不及它的一半
(旺角是香港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許多城市的發展受困於經濟
而在香港
土地
卻成為決定它生長的大手
迫使整座城市
向上、向上、再向上
直到長出一片直插雲霄的
“城市森林”
(香港城市森林,攝影師@靜言)
▼
城市似乎已經是香港的全部底色
但是
事實是否真的如此?
若從更遠更高的視角看香港
你會發現
香港更多的土地屬於山海
它們從四方湧來,佔據了
3/4的香港
並將城市緊緊包裹在懷中
(請橫屏觀看,香港的山海,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山海筆鋒崢嶸
不僅畫出了自然壯美
甚至畫出了城市本身的形態
接下來
讓我們一同展開這幅香港圖卷
在中國大陸的南端,廣袤的南海北岸
有一片陸海相間的島嶼丘陵
這裡山峰陡峻,海灣深狹
香港就坐落在這片山海之中
(請橫屏觀看,從飛機上看香港的島嶼城市,攝影師@陳碧信)
▼
你若定睛細看
會發現香港其實由三部分構成:
一個半島——九龍
一個大島——香港島
九龍北部的陸地及其餘262個海島——新界
早年曾有一座運送香料的小港
故稱“香港”
(請橫屏觀看,香港區位及地形示意,製圖@松楠)
▼
這裡本不適合建城
遠古時期的地殼運動和流水侵蝕
在香港全境塑造出數百座山峰
它們高低連綿
佔據了80%的大地
比如香港早期的發展核心
就是一座地勢陡峻的巖島
山地面積多達82%
中部東西走向的群山
將島嶼分為南北兩半
其中太平山海拔552米
居高臨下,俯瞰城市繁華
(請橫屏觀看,太平山下的維多利亞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而港島對岸的
背靠自西向東的一系列山峰
它們山勢不高,卻走勢如龍
據說“九龍”的名字即來源於此
其中的獅子山大名鼎鼎
早期許多內地移民曾在它的山腳下建起
在異鄉的第一處落腳點
他們背井離鄉,從零開始
在這座新城打拼出新生活
這種拼搏的精神後來就以這座山峰命名
成為延續在香港人血脈中的
“獅子山精神”
(獅子山下的香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九龍再往北
即是香港面積最大的部分
這裡有香港最廣闊的低地與最高的山峰
矗立於此的大帽山
以957米的海拔高度
成為峰群之中的最高點
(大帽山位於新界的中部,圖片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
在它外圍
有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重重拱衛
它們甚至跨越海面
綿延至香港島左側島嶼——大嶼山
島上的鳳凰山
以934米的高度
坐上群山之中的第二把交椅
(鳳凰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遍佈全境的數百座山峰
塑造了香港的骨架
它們雖不算高
高度卻變換極為迅猛
由此勾勒出多樣的山峰線條
其中最為尖削者
蚺蛇尖、釣魚翁、青山
被冠以“香港三尖”的稱號
(香港蚺蛇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而陡峭險峻者的代表
飛鵝山
崖壁嶙峋
擁有勇敢者才能登頂獨享的山城盛景
(香港飛鵝山,山海險峻,觀賞請注意安全,攝影師@屈文犇)
▼
也有地勢平緩者
如大東山
山頂溫柔綿延
落日鋪灑在草木上
景色之醉美無愧於它的英文名
日落峰 [Sunset Peak]
(香港大東山日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峻拔的山峰錯落挺立
深山丘壑之中數百條溪流奔騰
順山勢而下湍急成瀑
(香港新娘潭瀑布,攝影師@鹿椰青)
▼
緩流成河
(香港梧桐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潤澤出香港群峰的靈秀一面
千山各有千山色
隨後登場的海洋
又將這山骨潑墨
氤氳出另一片圖卷
山峰形成後
距今約一萬年前,海水逐漸上升
它填沒山谷窪地
形成深闊的港灣
(香港維多利亞港灣航拍,其原本是山脈的延伸部分,後由于山體斷裂下沉被海水淹沒形成港灣,攝影師@吳亦丹)
▼
淹沒山峰
形成千變的島嶼
(請橫屏觀看,航拍香港西貢地區山地和離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隨後的漫長歲月裡
海浪不斷沖刷群峰
塑造出陡峭壯麗的海岸
驚濤拍岸
岩石被沖蝕
然後有了雄奇深邃的洞穴
(香港西貢的木棉洞,本為海浪侵蝕而成的洞穴,海浪的繼續侵蝕打通了兩邊的洞穴,今天已成為海蝕拱,攝影師@鹿椰青)
▼
岩石被打通
形成橫於海面的拱橋
(香港西貢的吊鐘拱門,攝影師@廖慶強)
▼
岩石崩塌
顯露出斷折陡峻的崖壁
(香港北果洲的懸崖,山海險峻,觀賞請注意安全,攝影師@Tibby)
▼
而風浪極大處
岩石破碎形成的砂質碎屑沉積下來
久而久之形成了
灘面廣闊、沙質細軟的
大浪灣
(大浪灣是著名的衝浪勝地,攝影師@SOY)
▼
大海的傑作不止如此
它還配合另一股力量
繪出香港更為奇特的海中景觀
這股力量要比山峰和大海出現的更早
早到那時的香港還是一片
河網縱橫的平原
河流攜帶的大量沙泥
慢慢沉積為岩層
隨後在地殼運動無數次的擠壓中
岩層由水平變為如今垂直於海岸邊
香港最古老岩石之一的
“鬼手巖”
(香港黃角咀鬼手巖,攝影師@顧天擇)
▼
這股來自地殼的力量持續塑造地表
它讓火山爆發
炙熱的熔岩於是在大地奔流
冷卻後形成淺色六角巖柱
它們根根林立在海邊
成為世界罕見的“萬柱海岸”
(破邊洲的淺色六角巖柱,香港的六角巖柱分佈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為世界之最,攝影師@阿東Dol)
▼
隨後的日子裡
香港經歷過
漫長的乾旱
酷熱的環境裡
岩石中的鐵質脫水氧化
形成獨特的“海上丹霞”
(香港島嶼赤洲上的褐紅色礫岩和粉砂岩地貌,有“海上丹霞之稱”,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也經歷過
溼潤與乾旱的交替
新生湖泊中的泥沙沉積下來
層層疊疊,疊成香港最年輕的岩層
(香港島嶼東平洲上的海蝕平臺,東平洲擁有香港最年輕的岩層,圖片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
直到山峰隆起
海面升高
山、海與早期地質變化的痕跡
共同組成了香港瑰麗雄奇的山水底色
也孕育出萬千生靈的棲息地
這裡是蝴蝶博物館
溫暖溼潤的氣候使得山野林間
聚集了全中國11%的蝴蝶品種
一年四季均可見到蝶蹤
(請左右滑動觀看,香港的蝴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這裡也是鳥類天堂
鄰近深圳河河口地帶的
米埔及后海灣溼地
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一站
每年為超過6萬隻水鳥提供棲息地
早在1995年就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
(香港米埔溼地,攝影師@李霖)
▼
這裡更是海洋寶庫
以僅佔中國0.03%的海洋麵積
養育了全國26%的海洋物種
其中包括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的
中華白海豚
(香港中華白海豚,攝影師@吳穎/奇野中國)
▼
約五千年前香港出現了最早的人類居民
隨後為了躲避戰火
歷代均有移民來到香港安居
其中以鄧、侯、廖、彭、文五個姓氏的移民最為著名
他們居住在新界一帶
共稱“新界五大族”
各族聚族而居、築圍自衛
建立眾多具有防禦性質的村落“圍村”
(香港荔枝窩客家圍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這些新的移民
陸續修建起書院、祠堂、廟宇
更多的人潮在隨後的時代湧來
他們在山海的縫隙中建造了一座
山海之城
19世紀初
英國從中國的手中搶佔香港島後
選定的居住地點
就是香港島北部的狹長海岸
這裡南靠太平山、歌賦山、金馬倫山
北有九龍半島抵擋颱風
港灣深闊,是很好的安居點
(請橫屏觀看維多利亞港,攝影師@王鶴)
▼
於是,一個沿著海岸的蛇形城市開始生長
海岸中部為歐洲人居住區
集聚了歐式建築風格的
總督官邸、教堂、法院
今天仍是政府機構和文化活動中心
被稱為“中環”
(香港終審法院大樓,由設計過白金漢宮正面的英國設計師設計,攝影師@胡文迪)
▼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上環
它位於中環的西側
是華人居住的地方
建築也充滿中國傳統特色
不僅有眾多中國廟宇
還有華人的特色居所“唐樓”
(位於香港九龍的唐樓代表雷生春堂,此處僅作示意,唐樓為早期華人的典型民宅樣式,通常為二至四層高,正面狹窄,深度較長,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為了連接各處
一條與海岸線平行、貫通東西的交通幹線建成
即為“皇后大道”
(香港皇后大道中,攝影師@宋子麟)
▼
通往皇后大道的南北向街道
也沿著山勢鋪開
多彎曲而狹窄
它們是如此之陡,以至於成為實實在在的
山海間的階梯
(香港灣仔長長的樓梯,沿著山勢而建,攝影師@DaninSum)
▼
這個細長蜿蜒的城市就是最初的香港:
它蹲縮在山腳下
海邊桅杆林立
成排的房屋如梯田般沿山坡層層而上
穿梭其間的則是彎曲狹窄的道路
(19世紀的維多利亞港油畫,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然而,山海之間的這片狹長地帶實在太緊促
就太平山來說
它距離海水最近處僅有1200米
註定了這座新城只能在山海的縫隙中艱難呼吸
當數以百萬的人潮逐漸湧入這座新城
這座小島自身的容量到達極限
於是人們開始移山填海
沿海創造新的陸地
這項工程早從1850年已經開始
總共造出了78平方公里的土地
等同於再造了一座“香港島”
(香港灣仔許多土地就是填海而成的,今天已經是繁華都市的一部分,上文填海面積統計截止2022年,攝影師@趙高翔)
▼
城市的邊界同時向外擴展
很快蔓延至海對岸的九龍半島與新界
住宅、碼頭、鐵路、機場很快佔滿九龍的土地
另一個城市核心冉冉升起
(香港建成區擴張示意,製圖@松楠)
▼
可這還不夠
城市必須改變
它開始垂直髮展,向上尋找空間
建築沿山爬坡,長在山峰的空隙裡
(香港華景山莊,攝影師@帽匠HatterWei)
▼
而電梯和鋼架結構的發明
更使得高層建築成為可能
從1966到1973年的七年間
香港的最高建築記錄被多次打破
從28層、31層、34層
最終超過具有紀念意義的100米
(香港歷年最高建築,製圖@王申雯)
▼
一座超高密度的垂直森林逐漸誕生
在香港,30層以上的住宅和商業樓隨處可見
2019年它高度超過100米的摩天大樓
達到了驚人的2580座
成為全球第一
(香港上環附近的高樓群,攝影師@稱心)
▼
如何在山海的擠壓中造一座城市
香港給出了答案
它必須精巧安排手中的每一寸空間
所以垂直而緊湊
20世紀50-60年代,政府建設的高密度安居房
四角方正,居住單位呈平行排列
其中位於九龍的彩虹邨(cūn)就是典型案例
它以數棟不超過20層的大樓
容納了超過40000人
(坪石邨,僅作公屋內部示意,攝影師@你七哥)
▼
更多形式的高密度建築也不停出現
工廠被摺疊在高樓中
(香港老工廠大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籃球場被摺疊在高樓中
(香港的空中籃球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連風靡香港的賽馬運動的馬廄
也被摺疊在高樓中
(香港的高層馬廄,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狹窄的商業街被各類店鋪佔滿
它們搶佔有限的空間
形成了香港街道密佈的各式店鋪招牌
(香港九龍街道密佈的各式招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在這樣垂直緊密的空間裡
私家車被極度壓縮
香港90%的出行都依賴於公眾交通
狹窄的街道甚至催生了
世界上最窄的有軌電車
“叮叮車”
(香港有軌電車“叮叮車”,寬度僅為1.98米,攝影師@王楠)
▼
細長的線條交疊流動在這個立體城市中
它們供行人走動
(香港己連拿利天橋,攝影師@帽匠HatterWei)
▼
供巴士穿梭
(香港巴士穿越皇后大道山道天橋,攝影師@胡文迪)
▼
供汽車通行
(香港銅鑼灣行車天橋,攝影師@鹿椰青)
▼
與此同時,這座城市又儘可能發掘更多空間
所以與山海極其貼近:
城區散落在山峰大海間
渡輪、橋樑與隧道穿越高山海港
連接起島嶼與島嶼
島嶼與陸地
(香港大帽山下望汀九橋,攝影師@君言)
▼
其中著名的“天星小輪”穿梭於
九龍半島與香港島間的維多利亞港灣
兩岸山脊高大,高樓林立
成為香港最令人難忘的“雙城”景觀
(天星小輪上看兩岸,攝影師@王琪)
▼
同時,香港的建築沿山錯落排布
通往半山的戶外扶梯
可以輕易完成喧囂鬧市與青翠山坡的轉換
(香港中環半山扶梯,1998年香港是世界上自動扶梯人均佔有率第一的城市,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至此,香港終於從小漁村長成了直插雲霄的
城市森林
老一輩的香港人白手起家,所以信奉多勞多得
而高密度的城市網絡又將生活節奏高度濃縮
所以香港人講求效率
他們走路快、理髮快
甚至吃飯都以極快的節奏進行
(香港澳洲牛奶公司翻桌效率奇高,據說最快30秒內可以完成點餐和上菜,跑堂會以簡略術語“茶走”“飛邊”等完成飛快點餐,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而當他們走出城市
只需短短路程
就會徹底放慢速度
因為他們踏入了另一個世界
在更為純淨的自然郊野中
在巍峨的群山之中,遼闊的滄海之畔
自在“行山” [haang saan]
(香港行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行山是個粵語詞彙
它不僅是爬山
更像是在自然中漫行
如今已經成為許多香港居民的定期日程
畢竟城市之外的四分之三土地上
還有太多被保護完好的山海自然
香港由於缺水
從1863年起就開始修建眾多水塘以收集雨水
為了減少雨水流失
大部分山地被劃為集水區
區內禁止建造房屋、耕地
同時廣植樹木,修復生態
(香港大欖涌水塘,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1978年於海中建成的萬宜水庫
是全港容量最大的水庫
今天二十餘個水塘遍佈各處
已成為山海的一部分
(香港航拍萬宜水庫,以大壩圍封海岸建成,攝影師@餘明)
▼
不僅如此,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
香港便開始設置郊野與海岸公園保護這片山海
相關保護條例一一出臺
1977年香港第一個郊野公園
城門郊野公園誕生
(城門郊野公園,攝影師@鹿椰青)
▼
1996年第一批海岸公園與海岸保護區劃定
(鶴咀海岸保護區是首個劃定的海岸保護區,攝影師@胡鑫沛)
▼
這些自然景觀於是慵懶環繞著城市
它們甚至被規劃成100多條不同種類的行山徑
以滿足不同愛好的人潮
比如以曾任港督麥理浩爵士命名的
香港最長山徑“麥理浩徑”
一路穿山跨海
曾上榜國家地理全球20條最佳行山路徑
(香港麥理浩徑第二段海岸線,攝影師@宋子麟)
▼
除此之外
還有體驗傳統漁村的文化徑
(香港大澳漁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以及漫遊森林水塘的郊遊徑
(香港八仙嶺郊野公園流水響郊遊徑,攝影師@彭昊山)
▼
這座城市于山海的縫隙中生長
又被更多的山海包裹
長成了一座真正的“山海之城”
(請滑動觀看,香港城市與山海緊密相連,攝影師@鹿椰青&帽匠HatterWei)
▼
於是我們看到:
重巒疊嶂的群峰勾勒出大地輪廓
那裡有香港的千峰競秀
波濤洶湧的大海潑灑出大地顏色
那裡有香港的海岸爭奇
而山海之間的夾縫中
城市森林肆意生長,直插雲霄
那是香港的華燈璀璨
(繁華的香港,攝影師@泓Sam)
▼
自然的雄奇造物與人類的智慧巔峰
在同一幅圖卷裡
完美融合卻又各顯崢嶸
誰說這對比、這融合
不美,不動人?
(飛鵝山,山海險峻,觀賞請注意安全,攝影師@香港風光攝影師 Kelvin Yuen)
▼
本文創作團隊
撰文:向不像
圖片:龍世傑 設計:王申雯
地圖:松楠 審校:叮叮&李楚陽&陳景逸
封面攝影師:王鶴&李漢卿
【參考文獻】可上下滑動查看
[1]謝爾頓 (Shelton, B), 卡拉奇威次 (Karakiewicz, J.), 柯萬(Kvan, T.), 香港造城記[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3.
[2]何佩然. 城傳立新:香港城市規劃發展史 1841-2015[M].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6.
[3]呂大樂, 大橋健一. 城市接觸: 香港街頭文化觀察[M].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1992
[4]彭琪瑞,薛鳳旋,蘇澤霖. 香港、澳門地區地理[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1.01.
[5]李作明,林極峰.香港地區地質構造特徵的探討[J].貴州工學院學報,1987(04):52-66.
[6]王璐琳. 香港地質遺蹟類型及主要地質遺蹟成因探討[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
[7]胡恩威. 香港風格[M]. TOM (Cup Magazine) Publishing Limited, 2005.
[8]Ng, Terence PT, et al. Hong Kong’s rich marine biodiversity: the unseen wealth of South China’s megalopolis[J].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6.1. 2017: 23-36.
[9]柯嘉敏,Neil Fifer,歐梓鍵,洪敦熹.米埔溼地 候鳥打卡地[J].森林與人類,2021(07):108-115.
14 / May / 2023
來源:星球研究所
作者:星球研究所
微博:視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