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中醫如何治療?

導讀:今天學習沈寶藩先生降血脂的經驗與經驗方。

高脂血症多見於老年人,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我師沈寶藩教授為心腦血管疾病專家,應用痰瘀同治法治療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筆者將沈師治療高脂血症的經驗介紹如下。

1

組方的依據

一般學者認為,高脂血症與中醫學的“痰濁”有關,但沈師認為與“痰瘀”相關。因為痰與瘀互存互根,故高脂血症的發病也往往痰瘀同病。

此病證的發病,外因是飲食不節,膏粱厚味,嗜酒,酗酒傷脾,導致痰溼內生;內因多為臟腑功能失調,氣不化津,痰濁壅滯,氣機不暢,脈絡瘀阻。

沈師認為,高脂血症的發病多見於老年人,其發病機理當重視正氣虧損為要,其發病機理責於腎、肝、脾之虛損。

腎為五臟六腑之大源,人體津液之生成、水谷之腐熟、精微之蒸騰、清濁之泌別,皆必藉助於腎之少火。

當腎陽虛,蒸騰無權,運納失司,津液停聚致痰濁內生;脾主運化,通達上下,脾氣虛弱,脾胃升降功能障礙,水溼和精微物質則聚而成痰。

張介賓曰:“夫人之多痰者皆由中虛使然”。

肝主疏洩,調暢氣機,運藏血液,促進水谷精微、津液水氣的運化,一旦疏洩功能失常,則痰濁血瘀形成。

因此,腎虛和肝脾失調是發生高脂血症的基礎,痰濁血瘀均為病理產物。

可見,高脂血症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正氣虧損,標實為痰濁血瘀。治療當注意標本兼顧,在化濁降脂時必須與扶正結合在一起。

2

降脂方組成

處方:當歸13克,丹參13克,蒲黃10克,桑寄生13克,決明子10克,澤瀉15克,山楂13克

功效:通絡降濁。

加減:

肝腎虛加枸杞10克,仙靈脾10克,女貞子10克,生首烏10克;

氣虛加黃芪13克,黨參13克,黃精10克;

痰溼重加茯苓10克,法夏10克,陳皮6克或茵陳13克,鬱金10克,花粉10克;

瘀重加鬱金10克,沒藥6克;

肝氣鬱滯加柴胡10克,鬱金10克,制香附10克。

3

藥物功能簡介

當歸:為養血和血之要藥。

《本草經》言“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也,血中之聖藥也。”

有報道稱,當歸粉口服對實驗性動物動脈粥樣硬化的大白鼠有一定療效,具有降血脂的功能。

丹參:具有養血安神,補血益氣通絡之功效。

丹參色赤入血能活血,又可補血。《本草疏經》曰:“久服利人益氣養血之驗也”。

本品攻補兼施,有陰中之陽藥之稱。藥理藥效報道其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並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蒲黃:專入血分以清香之氣兼行氣分,故蒲黃氣血並舉為活血清瘀之要藥。

藥理藥效報道其能強心,增加心肌收縮力,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

實驗報告具有明顯的降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還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桑寄生:味甘、苦,性平,入肝腎,補肝腎,強筋骨。

《日本子本草》曰:“助筋骨,益血脈”。具有降壓鎮靜、舒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和降低膽固醇之作用。

決明子:甘苦鹹微寒,入肝、腎、大腸三經,臨床常用於清肝明目。因本品苦可洩降,寒可清熱,甘可補益,甘寒質潤,味鹹入血分,又可補肝腎,故本品在方中能起祛邪扶正、標本同治之功效。

臨床和藥理藥效已多有報道,決明子具有降壓、降甘油三酯和降膽固醇作用。

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腎、膀胱經,為利水滲溼要藥。

《本經》曰“消水,養五臟”。

澤瀉為廣譜降脂藥,其降脂機理為影響脂類代謝過程,它能影響膽固醇的合成,並能促進血漿中膽固醇的運輸和清除,其對肥胖而溼重的高脂血症患者尤為適用。

山楂:本品酸甘微溫,能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為治療脾虛食積的良藥。

李時珍言其“化飲食,消內積、癥瘕、痰飲痞滿、滯血痛脹。”

由於山楂具有降膽固醇、甘油三酯及脂蛋白的功效,又能降壓,抗心律不齊,強心,增加冠狀動脈流量,因此,人們常將本品30克煎湯代茶飲,用作防治高脂血症和冠心病。

以上僅介紹降脂方各藥的主要功效,對不同證型增補相應藥物以提高療效,而這些藥物也絕大部分具有降脂的藥理藥效。

04

運用降脂方的注意事項

一、沈師設計降脂的基本方,是在辨證和辨病相結合的用藥原則指導下,多選用有實驗證明具有降脂作用的藥物。

在應用時,一般分清標本、虛實、主次,適作加減,只有這樣才會進一步提高降血脂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

二、中藥降脂療效已十分確切,而且不同於西藥降脂藥副作用大,而且有的西藥降脂藥停藥後,血脂迅速回升。

沈師強調此病證主要應選中醫中藥進行治療,他還認為,當證和藥相符,還得必須守法守方較長時期服用才能取效;如果見效後,也必須持續一段時間治療鞏固療效。

三、降脂治療時當注意飲食調攝,主張食用植物油、海生動物、大豆和豆製品,同時限制高糖食品攝入,主食量應適當減少,可多吃水果,少飲酒。

肥胖者注意減肥,要注意生活有規律並參加體育鍛煉。

高脂血症的防治,必須採取綜合措施才會取得最好的效果。

5

典型病例

病例一

王某,男性,50歲,平素嗜酒,血脂增高已有5年餘。

症見胸悶口渴,便幹,午後面紅,手足心熱,腰痠耳鳴,身睏乏力,脈細弦稍數,舌暗紅,苔薄膩。

膽固醇8.4mmol/L,甘油三酯2.8mmol/L。

此乃嗜酒飲食不節,痰濁內鬱,復因陰虛火旺,灼津為痰,病久入絡,營血瘀凝,痰瘀交阻為患。

治以降脂方加生地15克,鬱金10克,全瓜蔞15克,桃仁15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

上方服用月餘,諸症明顯改善,複查膽固醇6.2mmol/L,甘油三酯1.48mmol/L。

囑停用湯藥,改用知柏地黃丸和保和丸,按常規劑量再服用1月,並囑戒酒,注意飲食清淡。

病例二

李某,男性,68歲,有冠心病心絞痛病史,發現高脂血症已8年。

時感畏寒肢冷,胸悶,勞累後心前區疼痛,身睏乏力。舌暗,苔白膩,脈濡緩。

心電圖示ST-T有缺血性改變。膽固醇7.8mmol/L,甘油三酯2.43mmol/L。

此乃年老陽氣虛衰,溫運失職,痰濁瘀阻於心脈。治以溫陽化痰,祛濁通絡。

方用降脂方加桂枝10克,瓜蔞13克,薤白13克,法半夏10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

依病情變化適作加減服用1月餘,胸悶、心痛均大減,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全部降至正常範圍,但心電圖複查未見明顯改善。

注:具體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沈寶藩臨床經驗輯要》,阿提卡·吾布力哈斯木、胡曉靈主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2000年4月。轉載請註明出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