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積水潭醫院通過遠程系統控制平臺與廣東省兩家醫院實時連接,運用5G網絡技術同時遠程操控2臺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為身處不同醫院的患者進行手術,整體用時僅30分鐘。新技術在臨床的應用又添了精彩一筆。
近年來,這樣的精彩不乏其例。用VR預先模擬手術、用3D打印研發可吸收植介入體、用機器人開展精準微創手術、用AI在海量影像中迅速找出異常徵象……新技術正在為提高臨床診療能力注入強勁動能。如此,醫院的發展受益,患者也受益。
在我們為此叫好時,一些深層面的問題更值得思考:醫院如何通過新技術應用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如何給醫院提供更多系統支持,搭建並完善創新體系和平臺,提高整體效能,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在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中,三級醫院的功能定位是診治疑難危重疾病,有臨床科研創新的能力和優勢。在推進新技術臨床應用中,三級醫院當有成為領頭羊的認識,尤其是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等,更需擔負起牽頭重任,在某一個或幾個領域進行突破,成為撬動全局的槓桿。
一些大醫院通過新技術應用,有效提高了臨床診療水平。浙江醫院實施“智慧重症”項目,從實現重症治療工具的數字化,到重症診療的信息化,深度融合本專業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能化的重症臨床輔助決策服務。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打造“智慧病房”,運用5G、AI等新技術,以住院病床為單元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產品矩陣,實現對住院患者的精準監測、分析、預警和管理。
還有些醫院打破“圍牆”,下沉新技術應用成果,在本區域乃至全國發揮帶動作用。作為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國家級牽頭醫院,北京協和醫院聯合全國相關醫療機構,建設國家罕見病註冊登記平臺,實現網絡化、結構化的罕見病大數據採集和共享,促進罕見病臨床隊列研究和診療。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病篩診算法和智能技術應用不僅走在了國際前列,還建立專科醫院—基層醫院雙向協作的眼科數字化智能雲平臺,開設人工智能門診,提出基於人工智能的新型“三級診療”模式。
這些大醫院在新技術應用探索創新中的理念和路徑值得借鑑,經驗值得梳理和總結。而把醫院自發的行為上升為一個領域甚至國家的行為,讓新技術臨床應用“連點成面”,則需要政府層面乃至整個社會層面的系統支持。
政策需做好頂層設計。今年3月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依託高水平醫院佈局國家醫學中心,支持高水平醫院建設疑難複雜專病及罕見病臨床診療中心、人才培養基地和醫學科技創新與轉化平臺,發揮信息技術支撐作用。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每百名衛生技術人員科研成果轉化金額等指標的設定,也導向三級公立醫院聚焦科技創新。
投入要向高端設施設備、跨學科複合型高層次人才培養等軟硬件建設傾斜。新技術研發應用是一項多領域協同作戰的工程,需要大項目、大投入支持。今年初,北京協和醫院攜手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等單位,利用人機交互技術共同研發的“多模態神經系統疾病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獲批國家醫療器械註冊證,這得益於在國家“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支持下的強強聯手。今年1月印發的《“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研製手術、重症護理、急救等醫療機器人產品,這就鼓勵各相關部門、各地方統籌政策、資金、資源予以支持。
激發醫務人員積極性。2021年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確,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今年3月,廣東省深圳市印發《促進深圳市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意見》提出,醫療衛生機構享有科技成果自主處置權,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全部留歸單位。這些政策為激發醫院和醫務人員研發應用新技術注入了“強心劑”。
推進新技術臨床應用,正走在“連點成面”的路上。在這條創新路上,資源配置重複、科研力量分散、創新主體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突出問題依然待解,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依然待建立、完善,這些都需要行業、社會各方善於整合力量、科學排兵佈陣,以堅韌和執著打好攻堅戰、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