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一位科技愛好者、極客玩家,還是一位普通的消費者,可能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那就是剛剛買到的新手機在開箱後正興高采烈地摸索時,突然手機就彈出了“系統更新”的提示。
很顯然,在把玩新機時不得不停下來,等待數分鐘的重啟、安裝、更新配置固然令人心生不快,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想過,為什麼如今的手機總是會在剛買到手的時候就收到系統更新,為什麼它們不能在出廠前就直接裝好最新版本的系統,讓消費者能夠“到手即用”呢?
這個問題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實裡面也還是很有些門道的。
首先,如果你是趁著某款新機剛發時就搶了“首發”,那麼初次開箱後的系統更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的時候如果不安裝這個更新,手機可能都無法正常使用。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很多時候廠商為了方便新機一發布就能迅速鋪貨,往往會在新品發佈會召開前,就已經將機器運到了經銷商、門店處。
如果你是OPPO手機的老用戶,可能曾在不少新機上見過這套“配置”
在這樣的情況下,“保密”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個很現實的需求。那麼怎麼才能保密呢?除了制定一些相關政策、在服務器端進行設備聯網檢查外,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做法,就是在“發佈前”版本的系統裡直接顯示虛假的硬件信息,並隱藏關鍵的軟件功能。直到產品發售前的最後時刻才通過一次系統更新,將所有“正常”的軟硬件信息“解封”。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在發售日當天,第一時間就買到了提前發往經銷商處、最初的哪第一批次新機,就有可能會見到開箱之後的一個系統更新,然後所有的軟硬件信息發生“突變”的景象。
當然,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而言,他們並不見得會去搶這種“首發”。所以大家買到的手機大概率出廠預裝的,就已經是產品發佈之後的“正式版”系統了。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機型就不會面臨“開箱即更新”的現象。
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因為,一方面幾乎永遠不可能指望存在著某種產品,一經設計出來就能完美地滿足所有的用戶需求。哪怕是最高端、配置最強的機型,它們也必然存在著產品發佈後還要持續進行硬件調校、功能改進的情況。
這些情況有時候對應的可能是某款新遊戲的適配需求,有時候可能源自部分用戶對於現有功能的吐槽,甚至有時候可能單純就是廠商自己內部的研發進展所致。但不管怎麼說,它都可能會導致手機收到一些重要的,會對操作、功能體驗帶來重大改變的系統更新,從而表現為消費者買到新機(甚至有時候是不那麼新的新機)後,剛開機不久便被提示“已下載系統更新,需要立刻重啟安裝”。
另一方面,可能有些朋友雖然能理解廠商給產品提供持續更新的做法,但還是那句話,如果有了新版系統,為什麼不能在出廠前便安裝好,而非得要等拿到機器後才來下載、安裝呢?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因為它直接指向了兩種現象。其一,是無法確認自己買到的手機一定就是“近期剛剛生產出來的”那一批次。如果一臺手機在出廠後,又在經銷商的倉庫裡待了一段不短的時間,那麼在它到了用戶手上後,收到了這段時間裡的發佈、最新的系統版本推送,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除此之外,這其實還會引出另一個話題,那就是手機廠商給生產線上的機器“預裝”的系統以及軟件,很多時候都未必會是與時俱進的。例如當你在2023年5月,購買了一臺2022年10月份發佈、但實際生產於2023年4月份批次的手機時,大概率就會發現,它預裝的系統和軟件版本還停留在2022年剛發佈時、甚至更早的日期上。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更新生產線上的預裝系統就意味著或要重新進行大量的可靠性檢查,甚至可能不得不造成生產的停滯。相比之下,將更新“延後”到用戶的開箱行為之後,不僅能夠保障生產的連續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轉嫁了更新出錯的風險。
智能手錶集體不換“芯”?是市場策略、還是無奈
性能沒需求、成本還不低,導致智能手錶換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