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預告
——–
北京圖南太極文化研究院
點擊下方圖片
歡迎參加太極與國學共修!
如果“大講堂”節目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在文章右下角為我們點贊。微信公眾平臺將會把這檔正能量節目推送給更多朋友收聽!感謝您的支持!
原文:“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
內容提要:和上一集類似,此句中的這幾件事也是我們在生活中要杜絕的。這樣的過錯、過失一旦出現,會對德行、對人生產生巨大的傷害。
“誑諸無識”
“無識”即不懂得相應的知識和常識。“誑諸無識”指利用他人的知識盲區,欺騙他人,從而達到獲利目的。比如,推銷產品時隱瞞信息,只談優點,對不足之處避而不談;或者為了把藥品賣出去,利用大家對藥性不熟悉,只說好處,不提副作用,這些都是“誑諸無識”。
古代有一則“三人過河”的故事,兩個聰明人利用憨厚的第三個人涉水取得渡船後,將老實人丟在岸上,自己划船過河,卻沒想到行至河中間翻船喪命。而憨厚的老實人,在岸邊悠哉悠哉,安然無恙。從這則富於哲理的小故事,大家可以反思——害人,到最後還是害己。老實人其實是不吃虧的,反倒是自以為聰明的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欺負老實人、強迫老實人、欺騙老實人,都屬於“誑諸無識”、“虛誣詐偽”。
“謗諸同學”
同學之間的情義像兄弟親情一樣,古人講:“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夫妻緣”,數年同窗的緣分就已經很深了。如果同學之間相互的攻擊誹謗,甚至將同學拉上法庭起訴,使其出醜,這就是“謗諸同學”。對待有著親密感情的同學夥伴,即使他犯了錯誤,我們也應該幫助他分憂解難、度過難關;如果此時我們去誹謗攻擊,使其出醜難堪,這實際上是我們欠缺人性良心的表現——人性泯滅,人情冷漠,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
“虛誣詐偽”
“虛誣詐偽”,即所謂的詐騙。比如,現在經常聽到的手機號、QQ號中獎的假信息等等。欺詐將來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與惡報。
還有,販賣假藥,誇大藥效,將其說得包治百病,也是一種欺騙。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傷害了親人的愛心和孝心,貽誤了治病的時機,甚至導致患者性命堪憂。所以醫藥是開不得玩笑的,古人對於這一點特別慎重,屬於性命攸關的事情。
“攻訐宗親”
“宗”指同宗、同一個祖先,如親戚關係、血緣關係、姻親關係。“攻訐宗親”,即骨肉相殘之意。如果觸犯這一條,人心都變壞了,懲罰的報應也是蠻厲害的。
現代社會諸多財產糾紛的問題,引發親族之間的訴訟爭鬥,使人心寒。反之,在臺灣也有女性主動放棄繼承權,將財產留給家中的兄長,這其中濃厚的人情,令人感動。
《弟子規》中講:“財物輕,怨何生”。兄弟姐妹之間為爭奪財產而傷了和氣,會讓父母非常傷心。即使父母已不在世,他們的在天之靈也不能安息。
我們今天談到“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的話題,在生活當中這些過錯是絕對不希望發生的。讓我們都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以一顆真誠的心信任他人、對待他人,親族之間友好和睦地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