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伯華與石膏

     孔伯華(公元1885—1955年),譜名繁棣,中醫學家,山東曲阜人,與汪逢春、蕭龍友、施今墨並稱為“京城四大名醫”。

     孔伯華善用石膏,其在《時齋醫話》一書中指出:“諸石膏之療能,其體重能瀉胃火,其氣輕能解表肌(解表清熱),生津液,除煩渴,退熱療斑(皮膚上出的小紅點成片就叫斑),宣散外感溫邪之實熱,使從毛孔透出。其性之涼並不寒於其他涼藥,但其解熱之效,遠較其他涼藥而過之。治傷寒之頭痛如裂、壯熱如火,尤為特效,並能緩脾益氣,邪熱去,脾得緩而元氣回;催通乳汁,陽燥潤,孔道滋而湧泉出;又能用於外科,治療瘍之潰爛化腐生肌;用於口腔而治口舌糜爛;胃熱肺熱之發斑發疹更屬要藥。”民間因他善用石膏一藥,為醫林景仰、病患信賴,故有“石膏孔”“孔石膏”之稱譽。

     石膏,又名生石膏、熟石膏、煅石膏等,為天然層積礦物單斜晶系含水硫酸鈣的礦石,入藥時研碎,生用或煅用。中醫認為,石膏味辛、甘,性大寒,歸肺、胃經,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生肌斂瘡之功,適用於溫熱病氣分實熱證,見壯熱、煩渴、肺熱喘咳、胃火牙痛、頭痛、消渴、潰瘍不斂、溼疹瘙癢、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等。本品性大寒而又有強力的瀉火除煩之功,尤以清肺、胃及氣分實熱見長,為溫病氣分症及肺胃熱症之首選藥物。《名醫別錄》言其“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暴氣喘息,咽熱”。《本草綱目》言其“止陽明經頭痛,發熱惡寒,日晡潮熱,大渴引飲,中暑潮熱,牙痛”。《醫學衷中參西錄》言“石膏,涼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實熱者,放膽用之,直勝金丹”。藥理研究表明,石膏有解熱作用,可抑制發熱時過度興奮的體溫調節中樞,有強而快的退熱作用,並能提高機體免疫機能,縮短凝血時間。煅石膏外用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而起消炎作用。生石膏是中醫治療溫病的常用要藥,對於多種原因引起的高熱不退,大熱煩渴等有良好療效。石膏入煎劑宜打碎先煎;本品寒涼傷胃,脾胃虛寒,中陽不振者不宜選用;入藥、入食宜用生石膏,外治宜用煅石膏。現介紹幾則治療方,供選用。

1.口炎顆粒(中成藥):方由石膏、知母、地黃、玄參、青蒿、川木通、淡竹葉、板藍根、兒茶、蘆竹根、甘草等組成。開水沖服,1次3~6克,1日3次。可清熱解毒。適用於胃火上炎所致的口舌生瘡,牙齦腫痛。

2.消渴靈片(中成藥):方由地黃、五味子、麥冬、牡丹皮、黃芪、黃連、茯苓、紅參、天花粉、石膏、枸杞子等組成。口服,1次8 片,1日3 次。可益氣養陰、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用於氣陰兩虛所致的消渴病,症見多飲、多食、多尿、消瘦、氣短乏力;2型輕型、中型糖尿病見上述證候者。

3.柴黃清熱沖劑 (中成藥):方由石膏、柴胡、知母、黃芩、大青葉、薄荷、連翹、牛黃、板藍根、水牛角濃縮粉、蘆根等組成。開水沖服,1次20克,1日 2~3 次。可疏風透表,清熱解毒。用於外感風熱或時疫瘟邪引起的惡寒高熱、頭痛眩暈、肢體痠痛、咽喉腫痛、煩躁口渴、口苦喜嘔。

4.九一散(中成藥):方由煅石膏、紅粉組成。外用,取本品適量均勻地撒於患處,對深部瘡口及瘻管,可用含本品的紙捻條插入,瘡口表面均用油膏或敷料蓋貼。每日換藥1次或遵醫囑。可提膿、拔毒、去腐、生肌。用於瘡瘍癰疽潰後,流腐未盡,或已漸生新肉的瘡口。本方中輕粉有大毒,僅能在醫囑下外用,萬勿內服。

5.石膏粥:石膏3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石膏擇淨,打碎,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可清熱瀉火。適用於氣分、肺、胃實熱症,及溼疹、水火燙傷、瘡瘍潰後不斂及創傷久不收口等。

6.石膏知母粥:石膏30克,知母10克,大米50克。將二藥擇淨,打碎,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即成,每日1劑。可清熱生津。適用於熱病煩渴、消渴等。

7.白虎湯:石膏50克,知母18克,甘草6克,粳米9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清熱生津。適用於氣分熱盛,見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

8.玉女煎:石膏、熟地黃各15克,麥冬、知母、牛膝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清胃熱、滋腎陰。適用於胃熱陰虛,見頭痛、牙痛、齒松牙衄、煩熱乾渴、消渴,舌紅苔黃而乾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