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這種情況,有些人因為吃壞東西、受風寒等,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恢復了,也有些患者可能是因為臟腑病變導致的,情況就會嚴重些,多半不會短時間內恢復,便要求醫問藥。這幾位國醫大師治療腹痛都有一些自己喜用、常用的方子,快來學習下吧。
【組成】柴胡12g,白芍9g,黃芩9g,虎杖9g,鬱金6g,延胡索9g,香附9g,木香10g,金錢草12g,川楝子6g,大黃9g,甘草6g。
【功效】疏肝理氣,祛溼清熱。
【主治】腹痛,屬肝膽氣鬱,溼熱內蘊者。症見右上腹疼痛,口苦,噯氣頻頻,不欲飲食,厭油膩,大便乾燥;舌質紅、苔微黃而膩,脈弦滑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組成】烏梅、川椒各4g,炮附子9g,乾薑4g,桂枝9g,黨參、當歸各10g,細辛4g,半夏8g,黃連7g,黃柏3g,吳茱萸5g。
【功效】溫補肝陽,通調寒熱。
【主治】腹痛,屬陽虛肝寒,寒熱錯雜者。症見右上腹非持續性疼痛,噁心、口苦,大便乾燥,睡眠差;舌質淡、苔根黃膩,脈沉無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組成】黨參10g,茯苓10g,炒白朮10g,砂仁6g,陳皮10g,廣木香6g,法半夏10g,炙甘草8g。
【功效】健脾行氣。
【主治】腹痛,屬脾虛氣滯者。症見腹脹,腹痛,食慾不振,大便先幹後稀,或時干時稀,脈虛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組成】冬桑葉10g,石膏10g,黨參10g,炙枇杷葉10g,麥冬10g,火麻仁10g,杏仁10g(去皮尖炒打),甘草8g,阿膠10g(烊化)。
【功效】清燥救肺,潤腸通便。
【主治】腹痛,屬肺燥津枯,肅降失職者。症見左腹部脹痛移動,可觸摸到長條形包塊,大便秘結不通,口舌乾燥,脈小澀。
【用法】湯成去渣取汁,納阿膠於藥汁中烊化溫服。
【組成】茵陳30g,金錢草30g,鬱金15g,廣木香10g,北柴胡15g,黃芩10g,枳實15g,桃仁10g,川芎10g,生大黃10g(後下)。
【功效】清利溼熱,化瘀排石,通利腑氣。
【主治】腹痛,屬溼熱夾瘀,氣機鬱滯者。症見腹痛,放射至腰背部,畏寒發熱,時有噁心,大便不暢,口苦口乾;舌質紅暗、苔薄黃膩,脈弦滑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組成】北柴胡15g,黃芩15g,法半夏l0g,生大黃l0g(後下),枳實15g,厚朴l0g,白芍l0g,敗醬草20g,白毛夏枯草20g,炒山楂30g。
【功效】行氣導滯,清化溼熱,通裡攻下。
【主治】腹痛,屬脾胃積滯,溼熱內蘊者。症見上腹劇痛,痛如刀割,呈陣發性加劇,並向腰背部及雙脅肋部放射,嘔惡,大便不暢,口苦口乾;舌質紅暗、舌苔黃膩偏厚,脈弦滑數。
【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分4次服。
【組成】蒼朮、白朮各10g,厚朴10g,木香10g,枳實10g,玫瑰花10g,延胡索10g,陳皮10g,焦神曲、焦山楂、焦麥芽各10g,金蕎麥15g,魚腥草25g,川楝子10g,敗醬草10g。
【功效】理氣解毒,化瘀祛溼。
【主治】腹痛,屬氣滯血瘀,溼毒內結者。症見右下腹疼痛,發熱,大便正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國醫大師用藥經驗集
讀罷國醫大師的治洩瀉經驗方,受益良多。
跟著國醫大師學臨床,瞭解脾胃肝膽病用藥經驗,這本書一定不可錯過。
《國醫大師專科專病用方經驗·第2輯·脾胃肝膽病分冊》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叢書是首批國醫大師診病用方經驗的集成之作,收錄內容均取材於國醫大師親自撰寫或其傳承弟子總結整理的專著、學術論文等文獻,比較系統全面地介紹了國醫大師們獨具匠心的臨證思辨方法和遣方用藥特色,體現了他們獨特的學術思想和豐富的臨證經驗。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具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和臨床指導意義,可作為廣大中醫臨床醫師、科研人員、中醫藥院校師生及中醫學愛好者參考讀物和學習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