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多病的長壽,沒病的反而壽命短?4句話讓人瞬間醒悟,照著做受益終生

為啥多病的長壽,沒病的反而壽命短?4句話讓人瞬間醒悟,照著做受益終生

老郭前兩天看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但是根據“壽命公式”:人理想的生命狀態可活到120歲。可能有朋友會疑惑,為什麼我們真實的壽命和理想的壽命差別那麼大呢?

其實因為生活、飲食方式的不同,才導致人們的壽命長短差異也很大。 今天老郭就給大家講一講能夠影響我們壽命長短的幾句話。

01

小病小痛、反而活的更久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人雖然平時經常去醫院,看起來病怏怏的,但是壽命卻很長,這又是為何?

原來,生過病的人更懂得健康來之不易,往往有更強的自我保健意識。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沒病的早死,多病的長壽”。長壽,加強自我保健意識很重要,一旦發現身體有異常,就應該及時處理,別諱疾忌醫。

02

是藥三分毒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住院就診的病人高達250萬,就診病人中每年約有20萬人死於藥物不良反應。 

生活中常見的補品、中藥、保健品、生物製劑、膳食補充劑等等,有1000餘種可引起肝臟損傷,還有部分會導致腎臟受損。 因此,大家用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03

少食長壽、多食多壽

眾所周知,飲食也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關鍵元素。當代人暴飲暴食、飲食過量的生活方式,對健康的損害實在是太大了。

臨床研究發現,許多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膽石症急性發作、心肌梗塞、腦溢血等,都與暴飲暴食、飲食過量有關。 建議大家每餐別吃太飽。

古人說,“要想身體安,常帶三分飢與寒”,也就是告訴我們,飯吃七分飽就夠了。 

04

多菜少肉更健康

有的人天天大魚大肉,以為吃了這些葷菜對身體更好。

其實,任何東西攝入過度,對身體都是一種傷害。 建議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葷素搭配,保證肉類、穀物、蔬菜水果、豆製品和奶製品這4類食物攝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