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有段時間發現自己開始食慾不振、突然暴瘦,隨著身體上的不適情況越來越多,他趕緊到醫院進行檢查,結果竟然被確診為食道癌,而且之後發展為吃啥吐啥,在經過手術、放療、化療之後,他出了院,但醫生也叮囑他,要注意複查,癌細胞的生命力極強,可能會隨時復發,堅持到五年生存期,才能暫時鬆一口氣。小吳不願意陷入被病毒折磨的怪圈,開始堅持慢跑,日復一日,每天堅持,5年過去了,他的狀態越來越好,任誰也看不出他曾經患過癌症。他認為都是跑步的功勞,讓他這個曾經患病人士重新擁有健康和快樂!
《Cancer Research》期刊上登出一項研究,分析發現運動可以降低癌症轉移的風險,能阻止癌症轉移到別的部位,降低癌細胞的擴散。研究人員認為運動可以增加體內的葡萄糖利用率,有利於增強人體的心肺功能,改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全方位增強人體免疫力和身體體質,所以阻止了癌細胞的進一步發展,抵禦癌症的侵襲。
運動既然對癌症這麼有效,那我們應該什麼時間段進行運動效果最好呢?《國際癌症雜誌》曾經有一項研究十分引人關注,通過對癌症患者分組分時間段進行研究發現,清晨鍛鍊的效果最好,不管是從癌症的預防還是對患癌病人身體素質的提升來說都是不錯的。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人體在不同時間段內激素分泌水平、新陳代謝等有關。所以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可以選擇早上8點到10點進行一些適度訓練,比如跳繩、快走等都是不錯的。
運動就是要動起來才行,很多人認為跑步和慢走是最好的運動方式,但是多位著名腫瘤專家曾指出:抗癌最好的運動不是大家常做的走路、跑步,而是游泳。運動可以增強體內多巴胺的分泌,延長生存期,尤其是游泳,在醫學上已經得到證實,可以幫助皮膚保溼,有助於身體排毒,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游泳還能增強力量,拓展心境,對於預防疾病和降低癌症復發都有幫助,比跑步和慢走的效果要好很多。
運動可以在體內形成抑癌環境,降低癌症發病率,除了游泳,我們還可以進行快走、跑步、羽毛球等運動,鍛鍊人的反應力和全身力量,提高呼吸系統的機能、加強人體新陳代謝。不過運動雖好也不能過量,需要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內進行適當運動,不能超負荷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