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里長息肉,上廁所時或早有信號,很多人都忽略了

腸道里長息肉,上廁所時或早有信號,很多人都忽略了

腸息肉是在大腸或直腸內突出的良性腫瘤。

腸道里長息肉,上廁所時或早有信號,多數人或不清楚

1
腹痛或不適

該痛可以是間歇性的,也可以是持續性的,這種疼痛可能會在排便或大便後減輕。

2
便血

大便可能會有鮮紅色的血,或者呈現黑色並帶有臭味。

3
便秘或腹瀉

因為息肉阻塞了腸道,大便排出的速度有時會受到影響,這也可能導致腹瀉。

4
直腸瘙癢

如果息肉位於近肛門的位置,可能會感到發癢,或者感到有異物或洩殖器不適。

5
黏液分泌

有些腸息肉可以分泌黏液,這可能會使大便變得黏稠。

出現腸息肉與哪些因素有關?
1
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腸息肉的患病率逐步上升。

2
遺傳因素

有家族史的人群患息肉的風險相對較高。

3
不良生活習慣

吸菸、飲酒、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特別是缺乏膳食中富含纖維素的大豆、全麥、青菜等食物都可能使人患上腸息肉。

4
腸炎和炎症性腸病

例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

5
腸內細菌群失衡

當腸內的益生菌和有害菌的比例失調時,就可能引發腸道疾病,包括腸息肉。

做腸鏡發現息肉,會立馬割掉嗎?

如果在腸鏡檢查中發現了息肉,一般建議儘早切除,因為腸息肉存在一定的惡性轉化風險。

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建議患者接受息肉的切除術,這樣可以徹底除掉息肉,並降低患上腸道癌症的風險。

具體如何治療腸息肉會因人而異,會視息肉的數量、大小、位置等因素來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比如,一些小型、良性的息肉可以通過腸鏡直接取出;而一些大型或數量較多的息肉可能需要手術切除,一些高風險的息肉甚至可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聽從其專業的意見並進行有效的治療。

如何保養腸道健康?
1
飲食健康

增加膳食纖維和水的攝入,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加工食品的攝入。

2
多飲水

每天喝足夠量的水可以保持腸道的水分,幫助順暢排便。

3
運動

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促進消化和排便。

4
減少壓力

過度的壓力可能會導致腸道毛細血管痙攣,影響腸道健康。

5
睡眠充足

足夠的睡眠可以平衡身體的各種機能,對腸道健康有益。

6
限制酒精和菸草的使用

酒精和吸菸可能會導致腸道炎症和癌症等問題。

7
定期進行腸道健康篩查

定期進行腸鏡檢查和糞便潛血測試等檢查可以早期發現腸道問題,及時治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