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留言,讓我想起那段“頭痛病”史

這條留言,讓我想起那段“頭痛病”史

昨天關於小兒抽動的文章發出,今早一位朋友發來消息:

“文奇老師早,看了你發的朋友圈,想起小*兩三歲的時候也有過一陣抽動症,她就屬於特別敏感的孩子,肝火也大,當時姥姥帶她,姥姥很上心,關注也很多,有一陣她就出現了眨眼和張嘴伸舌頭,還挺頻繁。當時還不認識你,也不瞭解中醫,沒有好辦法,但我感覺帶孩子去醫院吃西藥那樣不可取,反而會強化孩子認為自己有病,好在去網上查,學到孩子被關注太多容易這樣,我們全家就說好,大人再擔心,看見抽動也都當沒看見,不去強化提醒她的問題,另外可管可不管都不去管,讓孩子不受太多打擾,後來慢慢自己好了。現在看你的文章,明白了背後的道理,算歪打正著。後面也可以把我們的經歷分享給患兒家長,希望能幫助到更多孩子。”
“我們的經歷說明家長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孩子發病的時候千萬別去訓斥或者制止,讓孩子放鬆下來,再配中藥治療,肯定好得更快。
“另外我發現身邊同事挺多都有抽動症,比外面概率高很多。可能小時候都被家長寄予厚望,要求比較高,結果書讀得很好,人就緊張了。”

想起小時候看的一部電視劇,男主被查出腦瘤,但為了完成自己一項任務,忍著劇烈頭痛,每天靠吃止痛片撐著,最後任務完成,人也掛了。

打那以後的一段時間,我時不時感到一陣頭痛,緊接害怕起來:會不會是腦瘤?非常擔心又越不敢跟家裡說,以至於那段時間經常感到恐懼。但回想起來,只不過一場鬧劇,當時頭痛無非受了點風寒,再加上受電視劇影響,注意力都在這個事啊,越想越害怕,越害怕頭就越痛……

道理是一樣的,我那是自己跟自己較勁,自己嚇自己;而小兒抽動往往成年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怎麼解決,更需要家長的合理引導,關注有度。

另一位來自一位網友的留言:
“會不會是在家塵蟎過敏嚴重導致的呢 疫情期間我家孩子就很明顯 在家眨眼厲害 還頻繁清嗓子 出門就基本沒有這個情況發生 如今注意除蟎就好了很多。”

這位網友倒是提醒了我,不能說沒有這種可能。不過,細想想 ,為什麼以前對蟎蟲不過敏,突然在那個時間段就過敏了?家裡的蟎蟲突然就增多了? 為什麼吃中藥這段時間抽動症狀也明顯減輕了?

更多還是內在因素。

外在環境微小生物或物質我們能左右的很有限,空氣中充滿了無數的微生物,沒法杜絕。受它們影響,有人感冒了,有人過敏了,有人安然無恙。

先賢們未必瞭解細菌病毒,但治起大大小小的外感病,六淫七情融會貫通,理法方藥,比我們強太多了。

萬變不離其宗。

中醫它不單單是一門醫學,也是認識問題的方法,是一種生活態度。時代不斷變化,每天都會產生各種新的概念,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到新的信息,聲與色是我們焦慮的源頭,如何不惑於心?還真的需要點中醫思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