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關於小兒抽動的文章發出,今早一位朋友發來消息:
想起小時候看的一部電視劇,男主被查出腦瘤,但為了完成自己一項任務,忍著劇烈頭痛,每天靠吃止痛片撐著,最後任務完成,人也掛了。
打那以後的一段時間,我時不時感到一陣頭痛,緊接害怕起來:會不會是腦瘤?非常擔心又越不敢跟家裡說,以至於那段時間經常感到恐懼。但回想起來,只不過一場鬧劇,當時頭痛無非受了點風寒,再加上受電視劇影響,注意力都在這個事啊,越想越害怕,越害怕頭就越痛……
道理是一樣的,我那是自己跟自己較勁,自己嚇自己;而小兒抽動往往成年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怎麼解決,更需要家長的合理引導,關注有度。
這位網友倒是提醒了我,不能說沒有這種可能。不過,細想想 ,為什麼以前對蟎蟲不過敏,突然在那個時間段就過敏了?家裡的蟎蟲突然就增多了? 為什麼吃中藥這段時間抽動症狀也明顯減輕了?
更多還是內在因素。
外在環境微小生物或物質我們能左右的很有限,空氣中充滿了無數的微生物,沒法杜絕。受它們影響,有人感冒了,有人過敏了,有人安然無恙。
先賢們未必瞭解細菌病毒,但治起大大小小的外感病,六淫七情融會貫通,理法方藥,比我們強太多了。
萬變不離其宗。
中醫它不單單是一門醫學,也是認識問題的方法,是一種生活態度。時代不斷變化,每天都會產生各種新的概念,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到新的信息,聲與色是我們焦慮的源頭,如何不惑於心?還真的需要點中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