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大業十三年(617年)十一月十一日晚上,趁瓦崗軍剛打贏王世充,李密安排了一場慶功宴。
為了讓翟讓放心來赴宴,李密特意邀請了翟弘(翟讓的哥哥)、翟摩侯(翟讓的侄子)、王儒信(翟讓死黨),以及單雄信和徐世勣。
酒過三巡,李密對翟讓說:“咱老哥幾個敘舊,身邊用不著這麼多人伺候著,他們也拘束,不如讓他們去隔壁開一席,隨意胡鬧去吧!”
說完,手一揮,讓自己的侍衛都退下,身邊只留下一個小卒蔡建德跨刀侍立。
翟讓並沒有意識到危險,揮了揮手:“你們倆下去吧,喝得開心點兒啊。”
這時,蔡建德無聲無息地挪到翟讓身後,猛然抽出腰刀,一聲大喊砍向翟讓,翟讓躲避不及,只覺脖頸一涼……當場斃命。
正在隔壁吃飯的單雄信、徐世勣聽到喊叫聲,預感大事不妙,當即奪門而出。
不料,李密的人早就堵在門口,正要對單雄信、徐世勣等人下死手時,王伯當聞訊趕來,救下兩人。
都是瓦崗的精英,真把他們殺了,李密也肉疼,不如收為己用。
為了安撫人心,李密又發佈告示,自己只殺翟讓一人,絕不株連。
可你李密連老大都能殺,誰知道我們的腦袋哪天就不在脖子上了!
所以自翟讓死後,瓦崗看似鐵板一塊,實際上內部已經由盛轉衰。
1、李密錯過了一鼓作氣攻克洛陽,至少可以三分天下的大好機會。
大業十四年三月丙辰日(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弒殺了皇帝楊廣。
其實可以說是,十幾萬驍果軍要回家,裹挾宇文化及弒殺了皇帝楊廣。
殺了楊廣之後,宇文化及正好藉著驍果軍“思鄉心切”的高昂戰鬥力,打擊其他造反勢力。
眼前的洛陽突不進去,驍果軍又日漸臨近,李密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洛陽城裡的越王楊侗給李密拋來了“橄欖枝”:宇文化及大逆不道,弒殺先帝,如果你能打敗他,可以讓你入主東都輔政!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讓李密和驍果軍火併,王世充等人趁機坐等摘桃子。
但李密明知是個坑,他也得跳,不然就很可能被李淵和宇文化及包夾殲滅。
李密接受了來自洛陽的冊封: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臺行軍元帥、魏國公。
這下,瓦崗兄弟的信仰徹底塌臺:老子出生入死,反了半輩子大隋朝,臨了臨了你就這麼投了?那麼多死去的弟兄,在你眼裡算什麼!
但李密對此不為所動,反而嗤之以鼻:“你們懂什麼?宇文化及是個草包,我很快就能打敗他,只要能敲開洛陽大門,什麼代價都可以!”
李密已經在暢想自己入主洛陽,廢黜楊侗,自立為帝的場景了。
可李密忘了最重要的一點:瓦崗的軍心開始散了,而驍果軍思鄉心切,他們會不顧一切拼命。
在隨後的童山大戰中,雖然李密人數上佔有優勢,可還是抵擋不住宇文化及的驍果軍。
李密自己也中箭落馬,如果不是秦瓊奮力相救,李密就交待在童山了。
這時,王世充這個漁翁,便化身戰場收割機前來摘桃子了。
派人去和李密商量:不如咱倆做筆交易,你出糧食,我出綢緞金銀,大家雙贏。
(李密此時佔據興洛倉、洛口倉、黎陽倉,糧食不愁,可因為剛打過宇文化及,部下衣衫不整;王世充呢,手裡有洛陽府庫,數不清的綾羅綢緞,卻唯獨缺糧。)
本來正常人都不會同意王世充的建議,你都沒糧了,我還不反手就打你?
邴元真這個人沒啥本事,他能當上李密的左右手完全靠吹捧,李密就吃這套。
本來李密圍洛陽之後,王世充的部下因為沒飯吃,每天都有大量散卒投奔李密。
這相當於,官渡之戰後期許攸叛逃到曹營一樣,李密的底全漏了。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李密此時並不知道邴元真已經投了,還派人四處尋找。
這就不要怪邴元真拿瓦崗兄弟當投名狀了,他順手把李密的部隊全數引進了王世充的伏擊圈。
李密投靠李淵,雖說是無奈之舉,但他心裡還是有盤算的:他原來是盟主,號召力剛剛的,有人望;瓦崗雖然失敗,但老兄弟們依舊佔據城池沒有全部投降,有地盤;手下還有兩萬人馬可以聽用。
在李密看來,這跟一般的投誠是有區別的,更像是一種帶資進組,是可以參與李唐董事會決策的。
明裡,從李密向李淵發出效忠信之後,李淵的使節絡繹不絕,一路安排好吃好喝,小心伺候著,保證讓李密感到賓至如歸;
暗裡,李淵拿著李密的效忠信,快馬加鞭趕往中原各地對瓦崗舊部發動勸降:你們老大都選擇跟著我了,你們還在等什麼?
同時,李淵還考慮到李密有殺翟讓這步臭棋,怕瓦崗軍會轉向王世充和竇建德的陣營,特地派李世民兵出關東,不顧一切進行人才爭奪戰…..
等李密到達長安,李淵已經把原瓦崗軍的勢力收攏得七七八八了。
他對李密的正式任命也就下來了:上柱國、邢國公、光祿勳。
上柱國是勳官稱號,邢國公是李密以前家傳的,這兩種都是屬於掛著好看沒實權的官兒。
李密一下就炸了:怎麼說我也是八柱國之一李弼的曾孫!曾經烜赫一時,指揮三四十萬大軍的領導人!就算以前洛陽給的空頭三公銜,也比你這個狗屁光祿勳高多了!
李密又後悔了,開始聯繫舊部王伯當,計劃帶著隊伍重打天下。
王伯當呢,李淵讓他當左武衛大將軍,這個官兒也是個空銜,一個兵都管不動。
兩人密商了好幾回,終於想出一個李淵沒法拒絕的理由:親自招降山東舊部為李唐服務。
李淵很清楚,當初接納李密,無非是把他當成了自己的招牌,用以平定關東;現在這張招牌沒用了,甚至有反噬的風險,那自然要甩出去。
李淵下令:將李密要帶走的人,分成兩個部分,一半留在華州待命,一半隨李密出潼關。
可李淵卻玩出了花兒:留在華州的那一半人馬,天天好吃好喝好招待;至於出潼關的那一半人馬,那就管不著你們嘍。
好巧不巧,開小差的人裡有個叫張寶德的,是李密的長史,對李密的計劃一清二楚。
張寶德分析了一通形勢,料定李密必敗,決心用李密換自己一場富貴,便把計劃全透給了李淵。
李淵等的就是李密手下自己反水,當即派使者持詔書追回李密。
可王伯當卻不同意李密在半路起事,道理很簡單:就憑這麼點人,剁吧剁吧還不夠給人當盤餃子餡兒的,沒勝算!
其實李密何嘗不知道這些道理,但如今的境況,前面就是萬丈懸崖,他也必須要跳了!
武德元年(619年)臘月三十凌晨,李密帶人到了桃林縣城外(今河南三門峽靈寶縣),亮出了光祿勳的身份忽悠縣令:我奉命返回長安,請讓我部下的家屬進入城內休息!
縣令也沒有拒絕的理由,畢竟李密還沒有大張旗鼓說自己造反。
當李密騙開城門之後,“家屬”立刻變身,他們真正的身份是李密的死士,衝進縣衙,就把縣令剁成了肉醬。
但桃林縣畢竟是小縣城,並非久留之地,李密在修整之後便火速離開,向東進發,匯合鎮守襄城郡的舊部張善相。
盛彥師知道,就憑李密現在的軍力,去磕王世充,簡直就是自殺。
於是,盛彥師趕在李密出熊耳山之前,在山口埋伏下數千弓弩手。
當他提著李密的人頭向李淵報功時,李淵喜上眉梢,立即封他為葛國公。
李密這一生,大起大落,論才論智,他都有機會問鼎天下,卻最終如此草率地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結局。
如果當初沒殺翟讓,徐世勣他們也不會跟自己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