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飲的是餅茶,習慣於用煎茶法飲茶,茶具的內容包括炙茶、貯茶、矚茶、羅茶、煮茶、飲茶等器具。
煎茶法飲茶逐漸改為點茶法飲茶,與此相應的茶具包括碾茶、羅茶、候湯、點茶、品茶等器具。
明太祖朱元璋明令罷造龍鳳團餅,條形散茶在全國範圍內興起,飲茶改為直接用沸水沖泡。
茶具自然大變革,今天喝的茶沒變,茶具自然和明朝大差不差。
吾朝所尚指條形散茶又不同,其烹試之法,亦與前人異,然簡便異常,天趣備悉,可謂盡茶之真味矣。
未曾汲水,先備茶具,必潔必燥開口以待。蓋或仰放,或置瓷盂,勿竟覆之案上,漆氣食氣,皆能敗茶。
三呼吸時,次滿傾盂內,重投壺內,用以動盪,香韻兼色不沉滯。
另外,由於用散茶,貯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時的更為重要。
而飲茶之前,用水洗淋茶葉,洗茶所需的器具茶洗,又是明人飲茶所特有的。
用以收放茶具外有品司,即竹編圓撞提盒,用以收貯各品茶葉。
是不是頭暈,不過與唐、宋茶具相比,明代茶具已經很少了。
吾朝”茶的“烹試之法”,“簡便異常”,“寧特侈言烏府、雲屯、苦節君、建城等目而已哉
明·張謙德《茶經》論器,提到當時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籠湯瓶、茶壺、茶盞、紙囊、茶洗、茶瓶、茶爐件。
不過,明代茶具雖然簡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樣講究制式、規格,特別是茶具的製作工藝,比唐、宋時有了很大的發展。
由於當時飲的條形散茶比團餅茶更易受潮,因此,貯茶顯得更為重要,其法是既貯又焙,貯焙結合。
當時的貯茶器具多是由瓷或紫砂陶製成的嬰,也有用竹葉等編制的簍,雅稱建城。
貯茶、焙茶之器“先於清明時收買答葉,揀其最青者”,經烘乾備用。
買回茶葉放入茶焙,再將貯炭火的大盆放在茶焙下烘茶。
貯茶工具為宜興紫砂大陶嬰,經烘乾後,其底填上若干層竹葉片,再把烘好冷卻的茶葉放入陶嬰,其上再放竹葉片。
最後,取摺疊成六七層的宣紙,用火烘乾,扎封嬰口,上面再“壓以方厚柏木板一塊,亦取焙燥者。”
至於平日取用“以新燥宜興小瓶取之,約可受四五兩,取後隨即包整。”
前者是指洗去混在茶中的灰塵和雜質,後者是指淋去滲入茶中的陰溼之氣。
洗時,用竹筷夾住茶葉,“反覆滌盪,去其塵土、黃葉、老梗使淨”,然後撮茶放入盞或壺中“少頃開視,色青香烈”。
茶洗用砂土燒製而成,形如碗,分上下兩層,上層底有如算子似的圓眼,洗茶時使“沙垢皆從孔中流出”。
宜興有紫砂陶茶洗,形若扁壺,中有隔層,其上有算子似的孔眼。
這種器具,只在明代的茶書中有記載,表明自清代開始,茶洗已不再列人茶具之內了。
“(茶爐)有姜鑄銅警臀獸火爐及純素者,有銅鑄如鼎彝者,皆可用”。
這裡說的是用銅鑄的火爐,而更多的文人學士提倡的是竹爐。
形如竹筒者,既不漏火,又易點注,瓷瓶雖不奪湯氣,然不通用,亦不雅觀
可見,自明開始,人對燒水候湯及其相應的器具賦予了更大的注意力,對其形制也比以前更為講究。
官窯、哥窯、宣德窯、定窯為上,黃金、白銀次,銅、錫者鬥試家自不用。
但由於茶類改變,宋時盛行的鬥茶開始衰落,飲茶方式改變,此時所用的茶盞已由黑釉盞變為白瓷或青花瓷茶盞
明代的白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史稱“甜白”,燒製而成的茶盞,造型美觀,比例勻稱,料精式雅,在茶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宣指明宣宗廟有塵足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盞中第一。世指明世宗廟有壇盞,中有茶湯果酒,後有‘金篆大蘸壇用’等字者,亦佳。
今烹點之法,與君漠即蔡襄不同,取色莫如宣即宣德窯定即定窯,取久熱難冷,莫如官即官窯哥即哥窯。
總的說來,小茶壺受歡迎,加上茶盞變化,讓景德鎮的白瓷茶具和青花茶具、江蘇宜興的紫砂茶具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無論是色澤和造型,還是品種和式樣,都進入了窮極精巧的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