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中醫堂堂課——《金爐集》011《謝禮文》與信達雅(附孫思邈《藥王寶誥》解)
2023.1.29
其實不是沒有,是沒有準備,你們每天都有很多好講的,關鍵是不要水劇情,看電影最怕水劇情,寫作文也怕流水賬,文似看山不喜平。詩人尚言,語不驚人死不休!要講有益人的話!
我們彙報要有理有據有文采,表達學問裡頭有三個字,大家想到以後,就成功了。‘信、達、雅’講這話可靠嗎?講這話會不會順暢?講這話有沒有金句?能不能流傳?高不高雅?
像我早上在低坪村濱江公園散步,公園建設,日新月異!遇上了戴老師那個小女兒,還碰到很多鄉民。突然,有個鄉民叫我:曾老師。我沒什麼印象,他說:我給你跪下了。我趕緊扶他,說什麼事?他說:我的腰做了手術,多次都沒好,您告訴我那個秘方,現在好了!
我問他什麼秘方?他說:就是您告訴我用黃芪、牛大力、枸杞子,各一把三十到五十克煮水,隔三差五就吃,口感也不錯,吃著吃著我的腰就好了!以前腰不好時,尿都拉不出來,自從吃這個,小便很順暢、腰也好了!連腎的積液也退了!
這個案例是多年前累積的,所以,有些回報真的不是當下的。就像我們種樹,可能十年後才收到木材;教孩子可能三十年後,他就創業有成,不能因為時間長,大家就沒耐心去做!
像佳俊練字,你可能要練個五年,別人才請你寫對聯,你練不練呢?一旦請以後,每年就幾百個都來請,你的關係就有幾千了。而且,不要從財富的角度來看,就你個人的氣質,將來結的緣也不一樣,包括家風都會因你而不一樣,一個重視練字的家庭,它絕對不會走下坡路!
所以,我剛才就表達了,我早上游公園,遇到患者的反饋,我把它記下來。怎麼把這個案例變得更加高雅?讓聽者能夠受益?這就是一個記錄者應該做的。
他來的時候氣虛少力,所以我重用黃芪;他小便尿不盡,所以我用牛大力,助他排尿。所以,小孩子尿頻、夜尿;他說話聲音很低餒,所以我用枸杞子,紅紅火火,一壯就好了,這是醫理。然後,我給他方子,也沒要他的錢,他好了之後特別感動,既要請我去他家做客,又要想方設法報答我。岐黃醫道,最能廣結善緣!
我也付之一笑,學醫有時不要太看重眼前,有朝一日會獲得很殊勝的緣。比如,有一個五經富人,他就是從小跟著鄰居,上山採藥,鄰居就跟他講:蕨類能夠治療瘡癰,搗爛了就敷上去,瘡癰就被拔出來,會餒下去。
他學到了這個後到香港去,剛好那個分房的主任,得了瘡癰唉唉叫,大半個月沒好,他就搞這個(赤厥苗)給他敷,敷完就退了。然後,他本來是後面去的,卻給他便利先分到房子。所以,有的時候,一技在身真的很重要,而且要樂於熱情的去幫人,還要不求回報。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還有今天,舒佳她打了萬字我發現。因為,昨晚講了《如何記錄好一個人》,老師一興起就講多了,你看老師現在的話題,都有點不一樣了。就是教人記錄,教人學醫!因為,這是中醫普及學堂,不是診所藥房也不是醫院。學堂必須嚴抓學風!
今天我看到舒佳打出來的這四、五十頁,很開心。因為,過年到現在十天左右,整理就有五、六萬字,到元宵就一本書了。而且,老師跟你講,我這次很看重《謝禮文》,我準備寫到元宵,就是一本書!所以,大家要發力一下,舒佳要發一份文書,讓圈裡人知道,回憶一下學堂受了哪些禮?老師再發力一下,把受禮文書寫好,這可以移風易俗。(《漢書》講:上之所化為風,下之所化為俗!)
第一個教人念恩,第二個教人用文字念恩,第三個教人用美文念恩。《弟子規》講:恩欲報啊。然後,我們起碼要知道,第二個要用美好的文字去記錄,而且這文字還要有傳世價值!所以,別人小小的禮,禮輕情意重,那麼我們也要用文字去傳頌!
老師準備寫百篇《謝禮文》,所以,距離這個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還是那句話‘你要是不認真,別人不當一回事’!而且有些人情的緣,就一次,但是你要是會說、要是會做人,那個人情就纏著你。所以,老師的《謝禮文》別的不說,堂口源源不斷收到禮物,也會日漸增多。並不是為了收禮,而是為了教天下收禮的人,都存感恩心、都用文化去回禮,這在古代的《交際大全》,就是古代的‘尺牘’【尺牘:指古人用於書寫的長一尺的木簡;信札,書信。】以前將文字,刻在一尺見方的絹布,或竹簡上。
這個受禮謝文,簡稱《謝禮文》,就是信、達、雅的體現。你看的是這些禮尚往來,老師看的是這些信、達、雅。信:做人要有信義,信是仁、義、禮、智、信,代表了五德,就是要有德;達:順暢就是達,所以我們的表達要是順暢,一氣呵成中,不然人覺得唐突。所以,學子們用一年的晚課,都是用這種彙報的形式,有人就改變的越來越好,有人沒去準備的就還是老樣子。
真如了那句話: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樣春風有兩般。你看春風吹過來,向南的枝條就特別翠綠有力,向北的就還沒有冒芽。你不能怪春風偏心,春風沒有偏心,只是你向北了,它向南了先得到春風春芽,叫‘向陽花木易逢春’。
所以,像家林積極的去做公眾號、做名片,互動多了,他回家鄉去,思想表達方面明顯在親戚中,會高人一等、會刮目相看,這個老師都感受得到。還有可依她聽打,快速就完成對接,她這種敏捷帶到學校去,那功課也不會落下。
還有佳俊你航拍飛機、做視頻剪輯啊,其實外面人看是很點頭的,包括博士。因為,完全自學成才!達到了你父親的要求,在堂口拓寬人脈、增強表達,要改一個木訥的形象,變成熱情樂觀,而且講話有分寸。同時,做人要有擔當!
以前,小學讀的就是灑掃、進退、應對六個字。灑掃就是代表會不會挑水?會不會掃地?會不會插莊稼?這些體力活;進退就是師長、長輩、前輩這些禮儀懂不懂?應對就是跟別人交流,談吐高不高雅?你不要講來講去都是那句俗話,要多講一些雅話、講一些創新的話、講一些讓別人記住、開心、長知識的話。
老師當時就是秉著這個心,所以,我當時在任之堂啊,一到藥房裡,幾十個學生都是‘大師兄、大師兄’的叫,然後都很開心。我就跟他們講《跟診日記》的內容,我就儘量要求我自己,這個不是老師教的,也不是學校培訓的!我要求我三句內,必須要有一個亮點幫到人,我是這樣要求我自己講話的。所以,老師講得話可以出書。
因為,我以前是看相聲的,他們有這樣一個規定:如果相聲演員上臺一分鐘,不能甩出三五個包袱,就是讓觀眾喝彩的東西,這個相聲演員的不成功的。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學醫的人,或者醫者,你跟患者交流,你如果三五分鐘的交流下來,不能讓他收穫,視為失敗!
古人一有餘閒便讀書,若遇良友不談天!不去談天論地,道說是非!專心於學。所以,大家秉著這份心的話,你去練,將來會給堂口、家人都帶去光和熱的!因此,舒佳有個任務,就是要你的文案,讓大家多回想,我們收了多少禮?老師今年寫《謝禮文》,寫到正月十五就停止。還有一週,一件事情要做就要做出氣象來!要麼不做。
大姨丈有一點很感動我。他說他種的菜,村裡人都豎起大拇指,你們去看,果然!芥藍菜別人外面賣五六塊錢的時候,到大姨丈菜園收,十二塊錢一斤買他的菜,大姨丈也沒有賣。大姨丈講一句話:既然要種菜就要種好。
就像養孩子,就得要教他成才!這是老農的一點點自信,跟自我要求。像我寫《謝禮文》,我不是心血來潮寫兩三篇,我一想到這文要對得起大眾,要移風易俗。君子到任何一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想到移風易俗。
假如我是中正,我在聯房我能不能夠帶動周圍,像五經富二村,別說太遠,就周圍人就能夠有一股學風!每週一教或者每天一教?像個君子。勘驗這個人是君子或不是君子,不是看他偷不偷東西,而是看他到一個地方,有沒有移風易俗?
言忠信行篤敬,有沒有化民成俗?有沒有文風化境?有沒有因為這個人,大家素質都變好了?這就是君子。因為你,大家都不一樣了,這是君子!所以,慢慢的大家學的東西啊,這是一個分享視頻、公眾號的年代,大家學到的東西,要互唸到周圍,因為周圍人就是你的沃土,如果沃土不夠的話,你的根系會暴露、生命力會不強!
做一行要愛一行。同樣,到一個地方要敬重一個地方的。這不是這個地方厲害,而是你個人境界高!所以,老師寫《謝禮文》,為什麼?我心就有一個願:我讓大家看了這個,表達能力都提高!這個不是為了點擊率、不是為了譁眾取寵、也不是新聞,而是長時沉澱。
也在傳播古文、傳播對聯文化、傳播講話的藝術、口才、文采。因為,人在江湖走,要磨礪一把口。這是我爺爺在我小學時,跟我講的。因為,我小學時比較木訥,不太會講話,數學數一數二,語文經常都考得不太好。
就是表達不好,上臺就緊張,結結巴巴,但是這一切到後來都改變了。所以,有些東西為什麼會改變呢?我覺得兩個字‘自信’!自信以後吞吐的言辭就變得順利了,自信了你那木訥就變靈活了,自信從哪裡來?還是多讀書、多廣結善緣、多熱情幫人。同時還要謙虛拜師!
所以,老師一想到要做一個體系,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好!今天的主題就是《謝禮文》。因為,要寫好《謝禮文》,使得我又去多讀書,讀這些《交際大全》、讀這些唐詩摘句、讀這些對聯大全等等,大家要養成一種習慣,借做事來提高我們的品質!做中學,學後用!
像我寫給東莞望牛墩老盧,這位園藝師,其中有一句就是:
這是老師有感而發,把樹的搓一些泥土去固它,它就長大了,修枝剪葉又可以孕育出新苗。說明老盧分享的經驗,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可以照亮學醫人的路子。
在東莞那個地方,紅塵滾滾也是熙熙攘攘,可是老盧卻一心在醫道。我就寫一首:
卷就是書卷,老師講書卷、講的這些視頻、音頻等等,它會帶來清香,這個清香比富貴、比花草還美!
還有為什麼要大家重視文章?老師已經講,我十年講學應證這句話,劉屋橋水很淺,但是不妨我們在裡面。因為,長期堅持‘日不缺講,夜不乏寫’文采漸漸增高,聲名也就更重。現在幾乎天天都有人來五經富,全國各地,每個省都有人或者問、或者在來的路上,真是:
一個人名聲重,大多都是因為他的文德高絕。‘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所以,大家今年要重視兩點:一是文,二是德。文是文章、文字、文案記錄。德是什麼?不管來人如何,我們都將紀律講明,你聽得進,你就留下來。
老師會支持一切的吃喝住行,我們全力以赴,但你得像大塊那樣給我轉變!你要相信,能夠讓你百年後,都讓人回想的案例,那就只有實幹!帶人轉變,像大塊這種案例,要十個、百個給我轉!堂口要出帶教人才、帶兵人才,要像帶子弟那樣。
老師以前表演過,胖哥剛開的時候,中正也知道,他是不可能走到堂口的,我直接把他帶到營盤寨,慢慢帶成了,再帶到二村劉屋橋,最後帶到這邊成功開店。一年啊,我有斷過嗎?沒有!所以說:
那些建立偉大功勳的人,都是在平常之中建立的,你不要去想太多其他的,就是老老實實像大塊這樣的,像九麗這樣的,給我帶。
素雄舅形容我們堂口,叫‘稻草蓋珍珠’,稻草蓋珍珠,世人看不到。我覺得這種境界很好啊,也不求聞達,蘭花它的美麗在哪裡呢?梅州花協會的萬年教授,他給我們送了蘭花。蘭花它就是在幽谷開、在世外開,不是在紅塵裡,它好清靜,而且它的香很濃郁、持久,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它一樣開,叫空谷幽蘭。又叫幽蘭芬芳!與之俱化!
幽就是幽靜看不到,一個君子,他在老師、大眾都看不到的地方,他也一樣重視修養,這個就是蘭,就是君子。所以,大家繼續做稻草蓋珍珠,不要那麼著急想要讓人知道!老師現在說,公眾號慢慢經營到更有品味,而不是更有點擊率。
大家要看到這一點,讓人受益更深,而不是更浮!不是哪個偏方、哪個偏方,這是很浮的!要看到有什麼綜合的調理。所以,堂口可以清貧一點也無妨:
那種媚俗、媚世的心沒有,氣很正。不會因為你是高貴富豪,而幫你多按點;你是貧窮人我就趕你走,不能這樣的!這不是醫生,而是偷奸耍滑的商人!
你看老師從龍山那個破舊的瓦屋;到上車村村民的舊屋,後來也推了重建;到珍子圍門樓;才到劉屋橋,劉屋橋現在通車了;又轉到鎮江橋,鎮江橋帶了一些人開店;習按摩!又轉到龍水謠鋪路、修路;竹林講學!
總而言之,人家問我:曾老師,你怎麼不去三山五嶽這些名山啊?一句話‘自是人間輕舉地,何須蓬島訪真仙?’如果自己能感受到問心無愧,沒有什麼糾結,那麼何須到蓬萊仙島去找神仙呢?
以前,有人說:金寶長得那麼瘦。然後,我就提了一首:
心清清靜靜的,可以做出很大的事業,人要有骨氣,即使瘦一點又何妨?她又能擔當。人不是看肥瘦,而是看擔當,對吧?昨天蔡文龍,坪山人,河婆揭西的蔡氏,是揭西的四大姓之一,張、蔡、劉、黃嘛。
他送了一本蔡高暖先生,這是揭西愛鄉的作家,《微型民間故事108個》太好了!因為,蔡先生的初心,就是這些民間故事,要代代傳播,不要忘記。蔡先生這本書提到:泥裡撿珍珠。這些鄉史故事,應新老師講:鄉村文化是一切高級文化的沃土!
蔡高暖先生他一生,收集了很多民間故事,這是他的愛好,他從小就喜愛讀書、喜愛收集故事。他說每拾到一個故事,好像過年混塘腳一樣,在方幹水的池塘淤泥中抓到魚一樣開心!所以,我就為他寫了一首嵌名聯,其實我寫了十一首,我其中一首是:
形容他高標準的俊秀風骨,出類拔萃,他熱愛民間故事這種暖意的心懷,化為筆墨書之。所以,他寫的文字,被揭陽日報連載啊!專欄作家連載,文龍送來這本書很好,他是送給文龍。他是1943年出生的,今年剛好81歲,81歲還出書!得以藥王孫思邈,他有一句話我很感觸:所以青衿之歲,高尚茲典;白首之年,未嘗釋卷。十六個字就把孫思邈一生寫完了!他青春的時候,看到書就拜、禮敬、請回家去抄,等到白首的時候,手也沒有離開過書,還是握住的!
我是背孫思邈《藥王寶誥》,我希望今年第一篇,大家都去背、都去抄。以前餘浩老師也叫書法最好的人,那是有幾十個人會書法,就寫字最好那個人寫《藥王寶誥》,餘老師家裡存一份,藥房懸掛一份。大家可以記一下:
這是當時老師背誦的,非常美的一篇藥王百字文。你看藥王孫思邈,他是坐在太極宮中,他是全真天上的人,超凡的人物!心比蓮花開平安,月中桂子落人間啊!‘擅回生之妙術’起死回生之手他非常擅長;‘闡大道之薈華’他通過《千金方》將大道的精微闡述。
‘幼號神通,長多奇蹟’他幼年的時候被人稱為神童,長大以後很多神奇的境遇!包括為老虎治牙病,為龍宮太子救命,還有很多很多。
‘羨門廣成之譽,睿賞非虛’皇帝看到孫思邈,就說:據說以前有這些神仙人物,就是羨門廣成。原來古人講的沒錯啊!
‘齊梁隋唐之朝,年華莫測’他經歷過齊國、梁國、隋朝、唐朝,好多皇帝都改朝換代了,孫思邈他還在,‘年華莫測’他一百多歲,人家都看不出他的年紀。
‘峸峰謝表,書墨跡之無痕’皇帝都要請他,可是他並沒有多麼興奮,皇帝把公主府都讓給他,孫思邈也沒有留戀。反而回山寫書,傳之後世。
‘肘後天機,入龍宮而啟秘’方術是從龍宮取出來的,即言其神妙!同時也表明古方乃千磨百鍊,不容易得來,大家莫為容易得到,便作等閒觀!
‘諭該三教,方著千金’他的《千金要方》是儒、釋、道三家的精華匯著,有慈悲濟世、有仁愛蒼生、有道術之秘、也有方藥神奇!
‘洵藥境之醫王,實玄宗之領仙’洵就是整個,整個大唐盛境裡的大醫王,歷史都有名。‘實玄宗之領仙’玄就是玄妙,玄宗就是修道界,修道界的領仙,他學醫術也學道、煉丹為蒼生製藥拔病苦。
‘大悲大願,至妙至神’大慈大悲的心,至神至妙講他的功勞,叫功德具備。
‘降龍伏虎,護國救民’這是大眾、人民,最希望看到的!
‘靈感孫大真人’就是非常有效應的。所以,後來孫真人走後,好多人都把他掛像掛在家中。為什麼呢?保平安吶。現在很多地方也建立藥王廟保平安,藥王慈悲啊!著書啊、精華傳世啊,他一生的行跡、慈悲巧妙都是代表。
所以,有人說中華的農村沒什麼文化。其實講這句話的人,要去農村看看,什麼叫文化?對文化的敬重才是真的文化!你看鄉間那些老阿婆,七八十歲,對著藥王叩拜,感恩他的慈悲之心,你看很多大學教授都做不到!
你有她這種對文化的敬拜嗎?所以,老師有的時候,很喜歡治療鄉間這些淳樸的老人家,為什麼呢?治好以後她念一年、念一輩子,還會燒最好的菜來招待你。並不是說圖她這種報答,確實是真心換真心那種感覺,你一到她的家裡頭,歡迎喜笑相迎,拉著你不放。鄉情,這是文化!
文化不是說我手機打開來,我懂得什麼元素週期表你又不懂;我懂化學變化、物理定律你又不懂等等,這不是文化,這是傲慢!文化就是敬重文化人,骨子裡的謙遜,才是真的文化!
剛才老師就講了這個《藥王寶誥》,百字文傳千秋,這樣的文章,你越背口才越好。所以說,老師的口才怎麼變得逐漸好起來?當然不是光講課講來的,好多就是背古文,特別是百字文!所以,我這堂課裡頭,要弘揚百字文。比如:《唐太宗百字銘》、《誡子書》、《印光大師百字訓》等,越揹人越靈活!
我叫中正去修了兩本殘書,這是楹聯跟尺牘的,要叫家林多買些尺牘的書來,尺牘兩個字就是交際的意思、文書往來,大家要去看。
這是子祥博士送了幾本書給我,然後又送了一支筆,然後我就寫了這首聯句。幾本殘破的舊書,在我眼中它就是寶,即使是一條禿筆,它都能勝過金啊!
這個江山天天都在變、年年都在變,這歲月催過來,人要抓緊拿筆來書寫,否則過後都沒有了!
今天的主題,我們寫文章最怕走題、最怕水劇情,老師都儘量要求三句不離本行,兩三句就得要有啟發!寫好《謝禮文》受益一生,方法就是信、達、雅。想要高雅,就要多讀書;想要通達,你就要多練!像‘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都是多練,你才會達。
像這個清朝的《名醫類案》,開篇就寫了,哪有什麼名醫、神醫?不過就是多練、多識、多開。《禇氏遺書》中說:“博涉知病,多診識脈,屢用達藥。”十二個字,‘博涉知病’你要廣博的像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多診識脈’脈摸多了你就認識了;‘屢用’就是不斷的用,你對藥性就會通達,那麼病一出現,你就會看得見。
這些都是書中擷來的精華!所以,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早攻書。我多麼開心。以前餘浩老師每天晚上講課、講話,也就那麼幾百句,不多。老師現在一講就是講百千句,而且老師講的都是大家未來、一生,絕對會用到的。如果不用到、不能樸實傳世的,我根本不講!因為,講出來浪費時間,就這一條。
所以,今天舒佳能夠一萬字,都按時打出來不過夜,這無疑就是一種教學相長、一種擔當。人如果找不到擔點的,他不是成功的人。任之堂,任之,為什麼?任就是敢於肩挑,叫任,身任重擔!你如果連擔子都找不到哪裡是挑點,那人生也就完了!不成長的人生、不成功的人生!總而言之,人生在世,若不起舞,便是對生命最大辜負!
接下來,有很多精彩的都要大家,勤求筆力吧,好,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