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9年,彼時還是行業“老大”的摩托羅拉,推出了一款名為“microTAC”的手機。這也是全球首款將鍵盤置於翻蓋受話器下方的機型,還使得microTAC成為了當時最小巧的手機之一,遠比主流的“大哥大”要時尚得多。一時間翻蓋設計也迅速走紅,傳統的“大哥大”則被消費者打上了“過時”的烙印。
但摩托羅拉當時沒有想到的是,就在microTAC上市後沒多久,一家日本廠商就在同一年以相對更“傳統”的直板設計,造出了體型、重量與microTAC差別不大的“輕薄型”手機。
如此一來,“翻蓋機一定更輕薄”的神話,僅僅在數月後便遭遇了破滅。更要命的是,打破它的這家日本公司,甚至還是一家第一次設計、製造手機的“新手”。
沒錯,這家日本公司就是京瓷。而他們剛剛在2023年5月16日,正式宣佈了退出消費級手機市場的決定。
京瓷的手機為什麼做不下去了?其實只要關注過這個品牌的產品就不難找到問題的答案。因為京瓷旗下的消費級手機產品,絕大多數給人的感覺都比較“另類”。
比如早在1999年,京瓷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載攝像頭的機型VP-210。但是這枚攝像頭僅能用於可視電話功能,而不能拍照。但可視電話本身又有著高昂的價格,這也使得VP-210不僅錯失了“全球首款拍照手機”的名號,本身的銷量也相當的差。
又比如說在2011年,京瓷推出了一款採用側滑蓋造型的雙屏智能手機Echo,並且它也被普遍視為當下摺疊屏機型的鼻祖。在它身上,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如今流行的、摺疊屏手機的某些典型使用場景,比如在一塊屏幕上打字、另一塊屏幕顯示文檔,或者是將兩塊屏幕拼合起來顯示等等。
而到了2018年,京瓷更是推出了一款號稱“世界上最輕薄”的觸屏手機。它採用了電子墨水屏、不支持任何拍照功能,也不支持任何智能特性。但不能否認的是,它確實僅有47克的重量,比當時主流的機型實在是輕了太多太多。
除此之外,京瓷還對手機的防水、防摔技術特別“痴迷”。比如他們曾推出過號稱達到軍規級堅固性的翻蓋機型,又比如他們還推出過據稱能“真正”用肥皂進行清洗,而且支持溼手觸控的智能手機。再加上各種造型粗獷的野外探險用三防手機,不難看出京瓷的產品設計思路,突出的似乎就是一個“不走尋常路”。
在這樣的思路下,京瓷手機雖然看似可以與主流品牌“錯位競爭”,但實際上也造成了他們的目標消費群體,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太大、銷量也註定很難太高。如此一來,只要主流廠商在產品的耐摔性能、防水性能上稍作努力,很容易就會搶走京瓷的大量客戶,從而令這家老牌而又另類的手機廠商,在消費端難以為繼。
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在聲明放棄手機業務的同時,京瓷實際上還“留了一手”。因為他們僅僅只放棄了面向消費者的業務,卻依然保留了面向企業、行業用戶的定製手機服務。
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可能主要有兩點。首先,是企業定製機型很多時候並不像通常的消費級產品那樣壽命相對較短,所以也意味著它們依然存在著長期的維護、修理需求。而這部分業務,自然也能為京瓷帶來一些穩定的收入。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大家有關注過“行業定製機”就會發現,它們普遍具備一些典型特徵,即“配置低、功能設計特殊、價格還很高”。
例如當下許多企業級手機可能依然還在用著驍龍665、驍龍768G、聯發科Helio G99這類,在消費端已經很難見到的硬件方案。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夠用”,因為一些特定的行業軟件往往相當老舊,如果用最新的移動平臺去運行反而可能會出BUG。而且許多這類設備都需要進行相當長時間的兼容性測試,所以也造成了它們不太可能使用最新的硬件平臺。
在“算力不高”的同時,這些機型往往還會具備一些消費級產品幾乎不會看到的特性,比如高規格的防水、防塵、防凍、耐高溫,甚至是整機防爆處理。又比如,一些行業定製機型會特別要求在硬件層面不安裝攝像頭,或是砍掉某個特定的無線頻段。除此之外,還有些行業定製機會要求在機身上加入一些特定的功能模塊,比如RFID讀取器、二維碼掃碼器、額外的GPS外置天線、甚至是第二塊可熱插拔的電池等等。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簡單來說,比起消費級機型、“設計特殊”的這類行業定製機一方面硬件成本不見得很高,甚至可能比較低。但在另一方面,特殊的功能配置又決定了它們很難被普通機型所替代,因此可以有著極高的利潤率、同時或許還“不愁賣”。
再加上這類企業級定製機型的更長壽命週期,也決定了它們本身擁有著比消費級機型穩定得多的客戶群體。這就意味著對於像京瓷這樣,哪怕是在消費級市場完全“混不下去”的廠商,也可能憑藉著特立獨行的設計,在這個細分市場裡過得相當滋潤,甚至可能還鮮有對手。在這種情況下,京瓷選擇“退消費級市場,但不停止造手機”的策略,自然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聯發科懂得“打遊戲”,移動遊戲生態已迎來新的秩序
聯發科的遊戲之路,是前瞻與遠見、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