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吧!
大約8000年前,人類發現了一種名叫「大芻草」的植物,這種長得高高的野草便是玉米的祖先。
廣泛種植並食用這種金黃色穀物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前哥倫布時代,以至於16世紀初西班牙殖民者登陸墨西哥時,最先發現的不是傳說中的黃金,而是遍地的玉米。
古代玉米 vs 現代玉米
當時的玉米尚未歷經現代培育,所以和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很不一樣。
北美洲原住民習慣將其放在裝滿熱沙的陶罐中烤制食用。在易洛魁人的晚餐中,人們會喝啤酒和用爆米花做的湯。
富含澱粉質的內核再加上無比堅硬的外壁在加熱時有助於內部壓力的形成,因此在經過高溫洗禮後就產生了一顆顆爆米花。
隨著印第安人和殖民文化的日漸融合,爆米花開始在美國傳播開來,從一種古怪的部落食物變成了一種全國性小吃。
到了1848年,「popcorn」一詞已被收錄在「美式英語詞典」中 。
對於很多80、90後來說,每當看到爆米花,總會喚起一段段相當炸裂的童年回憶。
無論是校門口、集市還是街邊巷口,這種散發著誘人香味的休閒零食隨處可見。這「轟~~~~」的一聲巨響,總是令人格外害怕又期待。
不過要說起爆米花最熱賣的地方,當屬電影院。
2017年,我國爆米花產品消費市場規模已達127.3億元,其中約有五分之一是從電影院賣出去的。
檢票前去買一桶爆米花已經成為了部分觀眾的「儀式感」,看大片時如果不吃些什麼,總感覺體驗感差了幾分。
那麼問題來了,電影和爆米花究竟是如何變成CP的?
為什麼說爆米花是流行文化中最具影響力的小吃?
傳說中的「爆米花經濟」又是什麼?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觀影標配:爆米花。
被嫌棄的爆米花:
高檔場所不賣粗俗小吃
1885年,一個名叫查爾斯·克雷特的美國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蒸汽動力爆米花機。
這種可移動設備不但降低了食品加工難度,更擴大了商業潛力,讓商販們可以在大街小巷進行流動販賣。
憑藉低廉的價格以及出鍋時濃郁的糖脂香氣,爆米花迅速成為了美國當時最受歡迎的街頭小吃。
到了20世紀初,集市、馬戲團、舞廳、體育場等各類娛樂場所周圍都能吃到爆米花,除了電影院。
事實上,它是被明確禁止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默片的黃金時代。
大量的插卡字幕導致目不識丁的人無法理解劇情,看電影也因此成為了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的專屬愛好。
為了吸引更多有權有錢有文化的高質量觀眾,電影院試圖效仿過去古典劇院,將整體裝潢格調進一步改造升級。
豪華蔥翠的地毯、水晶吊燈、尖拱落地窗、迴旋樓梯、豪華包廂、鋼琴伴奏一應俱全。
1914年全美第一家豪華電影院Strand
在紐約曼哈頓開業
然而這種劃清界限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爆米花和電影院很快就因為一段亂世危機牽手成功。
尊嚴or金錢?
不賣爆米花的電影院都倒閉了
大蕭條襲來,企業倒閉、銀行倒閉,許多人因此失業、無家可歸。連吃飯和賬單都付不起,更不用說看電影了。
大蕭條時期人們紛紛上街排隊
領取免費咖啡和熱狗
為了生存下去,電影院通過降價促銷來招攬觀眾,票價最低的時候甚至只要10美分。
很多人紛紛湧向銀幕,希望藉由這種廉價的消遣方式暫時忘記自己窘迫的生計問題。
到了1930年,每週去電影院的人數已達9000萬人次。如此龐大的顧客群創造了更大的利潤可能性——尤其是有聲電影已經出現,觀眾吃零食的聲音能夠被掩蓋的情況下——但劇院老闆仍然不願意讓爆米花出現在觀眾席。
1927年上映的「爵士歌王」
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
雖然電影院裡的人想要維持腔調,但有進取心的街頭小販缺不會錯過任何機會:他們自己買了爆米花機器,並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無論是排隊買票的人還是路過的行人都是潛在客戶,畢竟,5到10美分一袋的香甜爆米花是大多數人都能負擔得起的「奢侈品」。
儘管電影院門口設有專人來檢查觀眾的包包,室內也貼上了「禁止吃東西」的明顯標識,依然無法阻止人們偷吃零食。
經營者們最終再也無法忽視這種巨大的金錢誘惑。在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販賣這種粗俗的小零食似乎是在電影票價不漲的情況下維持生計的唯一方法。
我們仔細算一筆賬就會發現,賣爆米花是一門投資回報率相當高的好生意:
一桶成本0.5美分的爆米花賣給觀眾的價格為5美分;只要10美元,就能買到一麻袋玉米粒,而一麻袋可以用好幾年。
而且零食吃多了嘴幹,還能賣出更多的汽水,捆綁銷售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七喜捆綁爆米花的促銷廣告
再看看電影票能賺多少錢?每張10美分,繳稅、分賬、再扣除放映及運營成本,最後到手的利潤可能還沒有一分錢。
賣電影票不如賣爆米花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如果去掉中間商賺差價而成立自營的零食販售部,電影院就賺得更多。
大蕭條時期,美國的電影院數量從2.3萬家銳減到了1.24萬家,那些倖存下來的都有一個共同點:賣爆米花。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進一步鞏固了爆米花和電影院之間的CP關係。
由於戰時蔗糖供應短缺、定量配給,劇院一度無法供應汽水。
但你知道什麼不是配給的嗎?玉米和黃油。
爆米花也因為這個原因打敗糖果、汽水、巧克力豆,一躍成為了電影院販售部的銷量冠軍。
到了1945 年,爆米花和電影已經深度捆綁:美國的爆米花有一半以上是在電影院裡被吃掉的。
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電影院加大了宣傳力度。
在電影放映前(有時在放映中間)插播零食廣告,引導觀眾去小賣部消費。
美國最著名的電影院零食廣告「讓我們一起去大廳」
首次放送於1957年
一顆顆閃耀著琥珀色光澤的爆米花就是電影院經營者眼中的金豆子。
鈔票攥在手裡,再也沒人會在意被踩碎的食物殘渣是否會弄髒地毯。
賣爆米花還是「真香」
想掙錢還是別指望票房了
時至今日,「爆米花經濟」一直低調而有效地起著作用。
在電影院三大主營業務(放映、廣告投放、銷售)的統計數據中,毛利潤率最高的始終是以爆米花為代表的商品銷售。某影院集團的運營總監曾在新聞採訪中透露,這種小吃的毛利率在85%以上。
某知乎網友曾以電影院爆米花攤主的身份分享過一些行業秘辛👇
再加上爆米花桶的錢,即便是最大號的(一般是85盎司桶),成本也就2.2元/桶左右。
如果是一些聯名款、特別紀念款,價格就更離譜。
就看你願意花多少錢為信仰充值了👇
看看這不起眼的小零食為電影院創造了多大的財富?
2013年,萬達電影院線賣爆米花賺了3.9億元,佔賣品總收入72%,居全國院線榜首;
在其2018至2020年的年度報告中,商品和餐飲銷售收入始終佔據前三位置。
橫店影視的情況也差不多,2017年的淨利潤為3.31億,其中爆米花等零食的淨利潤就達到了1.86億元,收益超過票房;
2019年,其電影放映業務出現了虧損,但靠著賣零食和飲料賺到了2.4億元。
為了在市場中搶佔更多份額,電影院通常會通過「壓低電影票價」的方式來吸引觀眾,再利用商品、餐飲的高定價來獲取利潤。
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我們事先做足了功課,找到了票價最便宜的那家電影院,但只要消費了吃的喝的,錢到底還是讓人家掙去了。
「低價主產品+高價副產品」的經典商業策略,一般消費者逃不過。
如今在爆米花的老家美國,試圖還原老派劇院的豪華電影院又一次流行起來。
在那裡,觀眾不但能獲得一流的觀影體驗,也能吃到一流的餐食。
以及爆米花。
美國豪華電影院品牌IPIC
顯然,這種廉價零食不會失去它的黃金吸引力。「到底是去電影院吃爆米花,還是去爆米花店看電影?」這樣的調侃仍將繼續存在。
對於消費者來說,就算發現了真相,也並不意味著以後就能遏制住購買爆米花的衝動。
但至少,我們終於搞明白了兜裡的錢到底是怎麼沒的。
參考資料:
1.Why Do We Eat Popcorn at the Movies?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arts-culture/why-do-we-eat-popcorn-at-the-movies-475063/
2.When Movie Popcorn Was the Hot New Thing
https://www.life.com/arts-entertainment/when-movie-popcorn-was-the-hot-new-thing/
看電影必備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