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影響壽命和健康?上了年紀的人,午睡切記“3不要”,否則越睡越累、身體遲早得垮

午睡影響壽命和健康?上了年紀的人,午睡切記“3不要”,否則越睡越累、身體遲早得垮

我們常說:“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午睡既能緩解忙碌一早上後的疲憊,又能保證下午的精力充沛,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也有說法認為“午睡會影響壽命和健康”,這又是咋回事呢?

午睡影響壽命和健康?

其實,“午睡影響壽命和健康”這個說法是錯誤午睡導致的。
錯誤的午睡不僅會加速大腦的衰老,增加罹患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還可能會影響壽命!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研人員對1065名老年人進行了14年的隨訪調查,結果發現,阿爾茨海默症和午睡之間存在“潛在的雙向關係”:

與每天午睡時長小於1小時的人相比,午睡時長超過1小時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增加了40%左右。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午睡時長約比普通人多出3倍,也就是每天多睡68分鐘左右。

不過,研究人員指出,只需要將午睡時長控制在1小時以內,基本就能規避這種風險。


還有許多研究表明,睡眠時間的長短與死亡率密切相關。而且睡眠時間過久,大腦中樞神經會促使腦組織毛細血管關閉時間過長,使體內代謝過程減慢,導致睡醒後全身不適而且感覺很累。
2020年歐洲心血管學年會上公佈了一項研究則發現,午睡時間超過1小時,死亡風險增加30%,心血管患病風險增加35%。

因此,若為了健康和壽命著想,大家應該控制好午睡時間。

上了年紀的人,午睡切記“3不要”

不要睡太久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總是習慣午睡睡很久,一睡一兩個小時的人不要太多!結果一覺醒來,又累又懵又困,比不睡午覺還難受。

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約為90分鐘。通常人們在入睡半小時後進入深睡眠階段,此時流經腦組織的血液相對減少,肌肉也處於放鬆狀態。

若這時醒來,身體可能還處於“並不想醒來”的狀態,伴隨你的將會是疲乏和勞累。
建議:午睡時間最好控制在20~30分鐘,最長不超過40分鐘。

不要趴著睡

長期趴著睡,容易睡出一身毛病——
①頭部供血不足,導致醒來後頭昏腦漲、乏力,出現一系列大腦缺血缺氧的症狀。

②腹部會受到擠壓,影響消化;而且身體蜷曲時,胃裡的空氣不能及時排出,醒後會頻繁打嗝。


③容易傷眼。趴著睡時,眼球受到壓迫,眼壓增高,所以很多人睡醒後會覺得眼花。

④傷脊椎。脊椎彎成“C”字形,腰椎、胸椎、頸椎都不是正常的生理曲度,睡醒後難免腰痠脖子痛,久而久之,還可能造成頸椎病、椎間盤突出。

⑤壓迫手臂的神經和血管,導致手麻無力,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

建議:如有條件,儘量躺著睡。辦公室一族午睡,有條件的可以買張躺椅;如果空間不夠,也可以買個U型枕,靠著椅背睡。

剛吃飽就睡

吃飽就睡,不僅容易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會影響睡眠質量。
剛吃飽,胃被食物塞得滿滿當當,此時的胃內壓力相對來說已經夠大了,這時要是立馬躺下或趴著睡,就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引起反酸、燒心等症狀。

因此,建議大家在飯後先活動10來分鐘再午睡。午休時間較為充裕的朋友,可以延長至20分鐘後。

這樣一來,既不影響胃腸消化,也不影響午睡時的腦部供血,能充分解除疲勞,恢復精力。


此外,還需要提醒的是,午睡並非人人適合,以下3類人還是不睡為好——
晚上容易失眠的人:白天睡多了,晚上可能就更睡不著了;

血壓過低、血液循環系統有嚴重障礙的人:午睡會造成血壓上的波動,可能會加重病情;

年齡在64歲以上,且體重超標的人:飯後午睡,心跳和血壓都會有所波動,易引發腦中風和心臟病。

本文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轉載須得授權,侵權必究

 

#多動腦 不易老#

等式中的星星、方塊

分別代表哪個數字呢?

編輯:violet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個點個在看,一起養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