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文題是必考題,其開放性讓很多人不敢動筆,這說明我們大都適應了按要求被動答題,不太敢自己提出觀點主動發揮。面對小論文題,我們應該如何提煉論題?如何進行論述呢?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論題怎麼寫。以三明三檢的小論文題為例,解構論題,知道論題的組成,嘗試解決寫論題的兩個難點。
二、用小論文題的方式打開教材。利用教材進行論證,體會教材論述的語言邏輯,學習歷史術語。
三、小論文題解析。以福州三檢為例,嘗試從書中尋找史實。
近年來的小論文題形式多樣,本文的小論文題只是其中的一種,希望能找到一般性方法。
任何題目,都要先看題目要求,再根據要求去作答。對於開放性試題,我們一般默認是“論題+論述+總結”三段式,但有時候題目的要求不是這樣。比如2020年全國Ⅱ卷:
題目要求是先從各支柱中各選取一點,再展開論述,並沒有提到論題、觀點或主題。新疆地區的高考閱卷老師在介紹本題時指出,只要你從各支柱中選取了一點,寫出來就能拿到最基礎的2分,但是很多考生沒有認真審題,都按照既定思維先去寫論題了,不符合題目要求,結果丟分嚴重。
題目要求我們先闡述歷史現象,注意是“闡述”而不是“闡釋”,“闡述”的難度不如“闡釋”。再從歷史現象中得出一個結論,遵從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
以上只是強調開放性試題也要按照題目要求去作答,否則得分率不高。
下面進入正題,我們來看一下本次三明三檢的小論文題:
此類小論文題呈現兩個及以上材料讓我們提煉主題或論題,繼而論證。大家估計都卡在第一步:提煉主題,也就是對材料進行高度概括。
有時候我們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去思考;有時候想出來了,卻又不知道如何寫出來。這就是我們做此類小論文題的兩個難點。
這裡的角度並非“政治、經濟、文化”,而是看這些材料的共同點和聯繫。
三明三模的這道小論文題看似材料多且雜,沒有頭緒,但是仔細分析,它們的共同點主要有兩個:圖片材料均為藝術作品,作品主角均為女性。
考慮到大家解讀圖片或許難以發現其中的聯繫,出題人在旁邊進行了簡要的文字說明,讓我們把重點放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如此又多出了第三個共同點:都強調女性的形象。
而藝術創作又離不開現實生活,於是要注意到第四個共同點:都提到了藝術作品的創作時代(時間)。
以上是共同點,接下來要看它們的聯繫。聯繫則需要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分析重點要放在女性形象上。
《米洛斯的維納斯》體態優美,人神合一,產生於希臘化時代的古希臘,體現了古希臘文化的人文主義特徵;《寶座上的聖母子》是中世紀宗教題材的作品,這時基督教會在社會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受宗教影響,聖母沒有母性的慈祥,而是僵硬刻板的表情,體現了宗教對人性的束縛;《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的作品,文藝復興以復興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為旗幟,其精神內核是人文主義,因此人性又回來了;《自由引導人民》以法國大革命為題材,突出人民反抗封建專制,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作品中的女性姿態柔美卻不失勇敢和力量,成為戰場上的一面旗幟。
通過分析,這四幅作品隱藏了一個線索(共同點):人文主義。再看題目要求,兩幅或兩幅以上。無論你怎麼選擇,圍繞人文主義去寫都是可以的。
我們找到了“人文主義”這條線索,那這個可不可以當成主題呢?
這裡就得知道主題、論題、觀點、題目的構成,其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是自擬“論題”。從這些詞語的本義出發,它們的構成如下:
如果我們不會寫論題,可以多看參考答案,總結參考答案所舉論題的結構。通過分析,參考答案給出的論題基本上是具備“主謂賓”結構的陳述句,同時要體現觀點或看法,說白了,就是結論。
真要細究起來,只有“論題”的第2個解釋和“觀點”是符合出題人要求的論題。
說到結論,教材上的“學習聚焦”,大部分都是結論,而且每一個子目旁邊的“學習聚焦”,就是對這一子目的高度概括。
這裡又有一個發現:主語和賓語的關係基本上是因果關係。那我們寫論題的時候,可以從原因和影響兩方面去寫。比如:
時代發展影響了藝術作品的創作。
藝術作品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論題寫出來了。但是,作為論題,它們是合格的,可與材料的主題相比,還差得遠。因為它們沒有體現材料的核心主題: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精神影響了藝術作品的創作。
藝術作品是人文主義發展的產物。
【總結】當小論文題出現多則材料時,我們需要尋找材料中的共同點,然後結合所學知識尋找聯繫,聯繫可從時代特徵和影響兩方面去思考。因此複習資料上的時代特徵需要我們好好看看。
論題基本上是“主謂賓”的陳述句,且帶有一定的評價色彩。論題可以從原因和影響兩方面去考慮。無論是原因還是影響,其中一個一定要與材料主題貼近。
論題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是論述。論述要求史論結合,邏輯清晰。怎樣的表述能做到這樣呢?
那就要看我們的教材了。教材是集眾人智慧編寫而成的,然後經過統一潤色,形成統一的語言風格。同時,教材也在與時俱進,每年都會有所修改,這就使得教材在表述上的準確程度非常高,哪怕是參考答案,也無法達到這樣的程度。
根據評分標準,一般論題是2-3分,總結是2分,中間的論述過程是7-8分。論述至少要舉2個史實,3個最佳。
2023寧德三檢小論文題的賦分表
從此表可知,論題內容除了緊扣“原因”和“影響”,也可以思考“地位”,如:
在字數分配上,論題大約20字,總結大約50字,每個史論結合50-70字,3個就是150-210字,論述題總字數在220-280之間。
瞭解了論述的結構後,接下來以《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3課第2子目《秦朝的暴政》為例,嘗試用小論文題的方式打開教材。
這一子目的“學習聚焦”中有一句話是史論,即:秦的速亡與秦的暴政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將其梳理成“主謂賓”的陳述句,可變為:
秦朝的暴政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論述需要用到的史實,在教材裡有。例舉史實時,去掉主觀性的詞語,如“窮奢極欲”、“殘忍昏庸”,但在對這一史實作評價時,要與論題結合,如:
完成統一後的秦始皇,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墓,還興師動眾出外巡遊、封禪,徵發繁重,導致百姓不堪重負,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秦朝刑法嚴苛,人們搖手觸禁,嚴重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
“導致百姓不堪重負,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嚴重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就是對前面秦朝大興土木、徵發繁重、秦法嚴苛的評價,評價要貼近你的論題。
此外,對於教材中的一些史實,要有所取捨,比如秦始皇花巨資求仙訪藥,以求長生不老,很多影視作品都用到了這個情節,戲劇性較大,可省去。教材對“焚書”與“坑儒”用了大段文字,可直接改成:
秦始皇下令“焚書坑儒”,使先秦以來的許多珍貴文獻毀於一旦,產生了惡劣影響。
最後的總結,可以這樣貼近論題:
總之(綜上所述),秦朝在完成統一後實行的一系列暴政,致使社會階級矛盾尖銳化,最終導致秦朝短命而亡。
現在給高二學生上選必3《文化交流與傳播》,自從用了小論文題的視角打開課本,我感覺整本選必3篇篇都是小論文題
第1課可擬論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深刻的……內涵(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家國情懷,崇德尚賢,自強不息,和而不同)
第2課可擬論題:
前不久的成都三診,正好可以用第1課:
我們可以把“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替換成“文本化的風景”,論題就出來了:
“本文化的風景”蘊含著(體現了)深刻的以人文本(家國情懷、自強不息)內涵
材料中提到的草堂、遺址、碑刻、書畫等,可以往第六單元靠攏。
可擬論題:
選必3的第三、四、五,分別體現了人口遷徙、商貿、戰爭對文化交流和傳播的影響。
每一課的題目都可以當作一個論題,課文正文就可以當成論述。比如第9課:
論題可以從每個子目的“學習聚焦”、第一自然段或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進行提煉:
論述根據課文內容,可分為兩部分:一個是中國的物質和技術向西傳播,一個是中亞、西亞和歐洲的物種、服飾、珠寶、金銀器皿、宗教向中國傳播。我們在看教材時,可以用“總分總”的方法去梳理、歸納教材內容,這樣就能體會到教材語言的表述與邏輯。
整理一下,可這樣論述:
自漢代開通陸上絲綢之路後,中國的絲綢及養蠶繅絲技術逐漸傳播到東羅馬帝國,漆器、鐵器也經由中亞向西傳播,相應的製造技術、四大發明也相繼傳入西方。唐朝時,陶瓷及制瓷技術也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傳入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等地。中國文化的西傳不僅促進了這些地區的發展,也擴大了中國的影響力。同時,中亞的“汗血馬”、葡萄、胡桃、棉花等新物種和服飾、香料、珠寶等商品也通過商路傳入中國,對中國社會產生重大影響。佛教等外來宗教也通過商路傳入,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思想、文學和藝術創作。
綜上所述,絲綢之路等古代商路不僅是商貿往來的路線,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推動著東西方社會向前發展。
除了教材,我們也可以把教輔書上的總結當成小論文題。以我們學校徵訂的選必1配套教輔《能力培養與測試》為例:
當養成一種習慣後,我們看標題時,都覺得標題可以改造成論題:
我國外交政策的變化體現了美蘇冷戰局勢的發展
論述可根據表格內容進行語言組織。
中國外交也是常考知識點。本次新疆三模的小論文題,就是以中國外交為主題:
在時間緊急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直接根據時空定位,從時代背景入手。但是要注意審題,題目要求是中國史,那麼外國史的內容不能過多。直接擬定論題:
以時代背景切入,1950—1978年,援助對象以亞非第三世界的國家為主,意識形態色彩較為濃厚;1979—2012年,開啟改革開放後,淡化意識形態色彩,交往範圍擴大,並且強調按照經濟規律辦事,不再像過去那樣;2013年至今,綜合國力提升,對外援助方式和管理體制隨著國家的發展不斷改革創新。
也可以從影響入手:
中國的對外援助有利於創建國家發展環境
那麼史實部分就是表格中的對外援助事蹟,史論部分緊扣國際影響力或國家發展,比如1950—1978年援助朝鮮、越南等亞非國家,展示了中國友好交往的誠意,擴大了中國在亞非拉地區的國際影響力,或者與亞非國家友好往來,有利於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的封鎖。1979—2012年,淡化意識形態,南南合作,按照經濟規律,不僅擴大了援助對象,也增強了援助的可持續性。2013年以來的援助改革,體現了我國對外援助走向成熟,向著更深度發展,有利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互利互惠中更好地促進中國的和平崛起。
【啟示】只要用心鑽研,教材也能被我們充分利用,你甚至都可以拿著教材來出題。
對於高三學子,時間所剩無幾,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時代特徵上,其次看看教材的單元總結,那個也是高度概括。面對這些史論,你腦海裡至少要儲備兩個史實。
對於高一高二的學生,現在開始充分利用教材還為時不晚,高二必須要訓練小論文題的思維和方法。
對於老師,我們能做的就是交給學生思維和方法,引導他們發現教材中的樂趣。可惜,我在這方面的成果慘不忍睹
本題要求我們在儘可能佔有史料的基礎上,嘗試提出新的解釋,屬於歷史解釋素養水平4。同時我們也要看出史料作者是以西方人的視角來審視20世紀的,只有先辨別出作者的意圖和立場,才有助於我們提出新的見解,屬於史料實證素養水平4。綜合來看,難度較大。
材料中一共有三個歷史時期,題目要求是對其中一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徵提出新的見解,那我們還不好修改歷史時期的時間,只能按照它給定的時間。
首先是1914—1945年,以兩次世界大戰為界。站在歐洲的立場,戰爭使歐洲遭受重創,地位下降,確實是大災難。但我們要是以民族解放的視角看,兩次世界大戰打擊了帝國主義,削弱了殖民主義勢力,有利於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而且民族解放也包含了歐洲,更能代表世界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徵。由此可以提出我們的新見解:
見解:1914年至二戰結束(1945年)是世界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期(殖民體系的瓦解期)
論述:一戰期間,民族自決原則開始在殖民地傳播,刺激了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一戰結束後,亞非拉地區出現了一系列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印度甘地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華夫脫黨領導人民迫使英國承認埃及獨立,桑迪諾領導抗美鬥爭迫使美軍撤出尼加拉瓜,20世紀第一次民族民主運動高潮出現。二戰期間,反法西斯聯盟通過一系列的聲明和宣言,明確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獨立要求,推動了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高潮的出現。
綜上所述,1914年至二戰結束期間,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世界殖民主義遭到致命打擊,殖民地民族民主運動高漲,世界殖民體系走向瓦解。
這裡用到了一些歷史術語,如“民族民主運動”、“民族自決原則”、“第一次民族民主運動高潮”,我們在看教材時,要注意到這些歷史術語,論述時要是能用上,你的歷史素養就體現了,得分自然要高。
1945—1973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化國家干預經濟,取得一定成功,經濟出現快速增長,因此這一時期被成為“黃金時期”。新見解也是要跳出西方視角,可以看看社會主義陣營和亞非拉地區。
社會主義陣營中,蘇聯和東歐國家針對蘇聯模式的弊端進行了改革,但沒能突破蘇聯模式;中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後面又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開始嘗試自主探究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也出現了一些曲折。
二戰後,亞非拉地區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漲,許多新興民族國家獲得了獨立,但隨之而來面臨發展問題。這些國家努力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掀起現代化建設浪潮,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如果只關注社會主義陣營,那麼時間上就超出了1973年,怎麼也得到1991年,而且就世界範圍來說,只關注社會主義陣營,就相當於把世界割裂成兩個,不能展現世界的整體特徵。同時題目要求是世界史,中國史的內容不宜太多。同理,只關注亞非拉也不能展現世界整體風貌。
翻開《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18課《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突然想到了“國際格局”這個角度。如果新見解為:
國際格局的演變
還是不行,沒指出怎麼個演變法,也就是說,得體現觀點,比如作者認為是“黃金年代”,就體現了觀點。
1945—1973年,這一時期主要是兩極格局形成與多極化趨勢的出現,那麼可以提出的新見解有:
論述: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從戰時盟友變成了戰後對手,逐漸形成兩極格局。為了擺脫美蘇控制,法德和解,歐洲走向聯合,成立共同體。日本藉助朝鮮戰爭的紅利發展生產,同時也制定了合乎國情的發展戰略,迎來了經濟的“起飛”。資本主義陣營出現分化。中蘇關係破裂後,中國自力更生擁有了“兩彈一星”,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國際影響力日益突出。新獨立的亞非拉民族國家也團結起來,興起不結盟運動,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
綜上所述,這一時期雖然處於美蘇冷戰的陰霾下,但是在兩極格局中孕育著多極化發展趨勢,對美蘇兩極格局造成了有力的衝擊。
也要積累一些詞語,如“起飛”、“分化”、“興起”、“登上舞臺”、“造成衝擊”、“孕育”,同時不要侷限於教材正文,教材的其他地方也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停滯,通貨膨脹嚴重,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失靈;蘇聯和東歐國家也陷入了蘇聯模式的窠臼無法自拔,最終發生根本性變革。作者稱之為天崩地裂,只看到危機,沒看到機遇。我們應當用辯證統一的觀點看問題,這樣才能提出新見解。
“危”與“機”是辯證統一的,危機中存在機遇。資本主義國家面對“滯漲”危機,適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保持了經濟社會的繼續發展。蘇聯和東歐國家也出現了危機,他們進行了市場化的嘗試,但最終失敗。中國開啟改革開放,也進行了市場化的探索,迎來了富起來的偉大成就。
縱觀三者的共同點,那就是將國家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結合起來,打破了意識形態的束縛,體現了思想解放和經濟發展規律。如此可提出新見解:
見解:1970年代以後至1991年是世界經濟體制的改革期。
論證: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面對不同程度的“滯漲”現象,再次調整經濟體制,適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斷在市場主導與政府調節之間尋求平衡,最終保持了經濟的穩定發展;蘇聯和東歐國家實行蘇聯模式,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嘗試進行市場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沒能突破傳統體制的束縛,最終失衡,迷失了社會主義方向。中國確立改革開放的決策後,以農村改革為突破口,逐步探索出了適合本國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綜上所述,1970年代以後至1991年,世界經濟面臨發展困境,各國嘗試對經濟體制進行改革,推動了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
【啟示】無論怎麼舉史實,都是從所學知識出發,所學知識=教材(80%)+練習(20%),所以熟悉教材,對教材語言進行縮寫或模仿,有助於我們提高表述能力。
每次做完小論文題,可以試著從教材中尋找史實,看看教材的表述,嘗試再寫一次,寫出來與心裡默想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最後我想說,面對小論文題,要敢於嘗試,不要畏懼,要寫出來,仔細分析教材和參考答案,分析語句的結構,分析史實的表述,分析關鍵字詞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