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年正月,呼韓邪單于率親信數十人入塞,漢宣帝賜呼韓邪單于爵在諸侯王之上,子孫世襲永為大漢北方屏藩,呼韓邪單于跪下謝恩。
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居光祿塞(塞外長城)下,為漢朝守北疆。此後呼韓邪單于部稱南匈奴,郅支單于部稱北匈奴。
公元前49年,呼韓邪單于再次入朝。漢朝接見的禮儀仍在諸侯王之上,所賜禮物除了上回那些,還增加不少衣服、棉絮等。
公元前48年,漢宣帝駕崩。次年太子劉奭即位,是為漢元帝。
南匈奴這幾年發展不錯,民眾益盛,捕盡光祿塞下數百里禽獸。
漢匈邊界卻不太平,宣帝駕崩這年,各屬國匈奴人心思歸。西河屬國的呼留若王,率眾數千人反叛,打算北上投奔北匈奴。呼留若王是握衍朐鞮單于之弟,當初跟著日逐王先賢撣投降漢朝,他其實與先賢撣不是近親。宣帝封先賢撣為歸德侯,食邑2250戶。卻把呼留若王放在西河屬國,不但沒有封侯,還要受屬國都尉管轄,心中一直不服。
宣帝遣馮奉世率軍追擊,馮奉世與呼韓邪單于南北夾擊,以強大的軍力壓制,才把呼留若王逼回了西河郡。
元帝即位當年,上郡屬國歸義降胡,萬餘人反叛,北上投奔北匈奴,這次漢朝來不及應對。
北匈奴這邊,雖然南邊時有匈奴前來歸附,但叛逃的也不少,兩下人數幾乎相當。如果南下打呼韓邪單于,對方有光祿塞的漢軍加持,註定輸多贏少。然而匈奴這種遊牧民族,是要靠打劫來補充力量,否則哪年冬季稍微冷一點,牛羊凍死一多,來年不能獲取補充,就會逐漸衰落。而且北匈奴東有鮮卑和烏桓,北有丁零,南有南匈奴,西有新立的伊利目單于,戰略形勢不太樂觀。
南北單于對峙,匈奴右地則另有其主。右賢王銖婁渠堂兵敗投奔父親呼韓邪單于後,屠耆單于(已故)的小弟,收兩兄餘兵得數千騎,自立為伊利目單于,平定右地後,控弦五萬餘騎。
伊利目單于是從南匈奴手中奪取的右地,自然要和北匈奴聯合。北匈奴的郅支單于以討伐南匈奴為由,率六萬騎兵南下,並邀伊利目單于一道出兵。結果郅支單于在燕然山南麓突襲右部,殺伊利目單于,迅速西進控制右地,並其兵五萬餘人,兵力達到十一萬餘騎。
此時郅支單于還是想統一匈奴,但他仍無力兼併有漢軍庇護的南匈奴。郅支想到了烏孫,其小昆彌烏就屠有一半匈奴血統,控弦有七八萬騎。要是與烏孫小昆彌聯手,重新控制西域,擊敗南匈奴和漢軍的把握便大增。
然而烏就屠的想法截然不同,雖然他只是烏孫小昆彌,主要勢力範圍在伊犁河下游,地盤沒有大昆彌廣闊,但好歹有四萬多戶,控弦七八萬騎。南匈奴所處的陰山以北,也就是漠南地區,沒有一塊地能和伊犁河谷相比,就算滅了南匈奴,烏孫人也沒什麼好處,他們不願把牧場搬遷到陰山以北。
小昆彌烏就屠認為這是郅支單于給自己挖的一個坑,相反郅支單于並右地後,對自己的領地形成了直接威脅。烏就屠同樣畏懼西域都護府,因此斬首北匈奴使者,將人頭送到西域都護所。
郅支單于勃然大怒,兵進博格達山北麓,烏就屠毫不示弱,率八千騎迎擊。這次烏就屠肯定是低估了郅支單于,因此兵敗逃回。
郅支單于也沒有追擊,他知道烏孫實力強勁,把對方逼急了絕沒好處。
郅支單于兵鋒一轉,對西北方的呼揭用兵。呼揭人遊牧於額爾齊斯河上游,控弦萬餘騎。呼揭王是冒頓單于之後,算是匈奴宗親,五單于爭立時,就有呼揭單于。
呼揭部在五單于爭立的混戰中損失不小,而且瓦解成了數股勢力,郅支單于很快就重新統一呼揭部,實力進一步增長。
呼揭所在的額爾齊斯河上游,在匈奴看來也是邊緣之地。但漢朝控制西域後,呼揭成為匈奴去往中亞的跳板。
過去匈奴西擊烏孫,由於準格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阻隔,只能從博格達山-博羅科努山北麓通行,只要天氣稍有不測,非戰鬥性減員就很大。而且西域都護府就在天山山脈南麓,匈奴有被切斷歸路的可能。北匈奴沿著額爾齊斯河征服呼揭後,就可以繞過準格爾盆地南下攻擊烏孫,也不用擔心西域都護府幹預。
呼揭的東北方向,在鄂畢河與葉尼塞河上游,還有個部落叫堅昆。狐鹿姑單于封李陵為右校王,其勢力範圍內就是堅昆,控弦三萬騎。李陵雖然去世了,但李陵的後人仍控制這股強大的力量,在五單于爭立時扶立烏藉單于。
郅支單于率軍沿著額爾齊斯河西進,又折向東,來到堅昆屬地。堅昆地方廣大,氣候比呼揭還要寒冷,再加上李陵後人的控制,郅支單于可說步履維艱。
隨後幾年,郅支單于一度把單于庭設在堅昆地界上,東距龍城有七千裡,南距車師五千裡。經過數年不懈努力,郅支單于不斷蠶食兼併堅昆各部,再次控制堅昆地,兵力達到十五萬騎。
堅昆東南方向的丁零,自冒頓單于以來臣服了一百年,但二十幾年前的壺衍鞮單于時期,丁零人與漢軍合擊匈奴,搶走了不少牛羊駿馬。
郅支單于早在平右地的伊利目單于前,就想北上兼併丁零,但那時候實力不足。丁零人控弦三萬騎,大部分兵力在貝加爾湖東南岸,對南邊的匈奴嚴加防範。郅支單于繞行一大圈,先後兼併伊利目單于、呼揭、堅昆,率軍從丁零的西部發起攻擊,很快就再次征服丁零,總兵力控弦十八萬騎。
這幾年北匈奴不斷派兵騷擾烏孫小昆彌,常取得小勝。郅支單于覬覦烏孫人的伊犁河谷,反而是漠南這邊,形同雞肋。
在與烏孫交戰過程中,郅支單于得知烏孫西邊的康居,常年與烏孫爭奪牧場,互相攻殺。郅支單于便與康居王結盟,互相娶對方女兒,互為翁婿。
康居國定都康國(卑闐城,今撒馬爾罕),距長安一萬二千三百里,不屬於都護府管轄。康居有12萬戶,60萬人,控弦12萬騎。
郅支單于知道南邊是無解之局,便決定放棄龍城,不再與南匈奴和漢朝糾纏漠南,率部西遷,戰略中心轉移到西域。
公元前45年,郅支單于遣使到長安,請求送還其子右大將駒於利受。
元帝遣衛司馬谷吉送右大將駒於利受回去,谷吉怎麼也沒想到,郅支看到兒子後非但不感激,還把自己綁起來虐待,以洩其憤,最後怒將谷吉等隨從一併砍頭。
當然谷吉也沒有白死,他的兒子谷永因此舉孝廉為官,後來出任安定郡太守、北地郡太守,最終官至大司農(九卿之一,官職二品)。
郅支單于並不怕漢朝報復,因為他以決心率軍遷居到西域,在康居與烏孫之間的山麓和綠洲遊牧,並在都賴水上修建都城,名為郅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