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位於魔都市中心、90多歲的現代風格公寓,每個角落都保留著上海老洋房的迷人細節,屋子四面環窗,日出日落都能等到,現實版的浪漫滿屋。家中擺滿了王宸從全世界精挑細選的徒有其表的“無用”之物,他說,“裝飾性”是每件物品最好的實用價值。而家於王宸而言,也不僅僅只是居住場所,更是他個人品位的展示空間。

有句話說,“穿著像一個人的外在,家則像一個人的內在”,剛開始工作時,因為職業原因,我會把更多開銷花在買衣服上,但慢慢的,當自己成熟以後,我開始從“Style”漸進到“Lifestyle”——會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內在”,把更多的個人風格和審美喜好在家中去做呈現。
加上很多我關注的時裝設計師,像是Yves Saint Laurent先生,Giorgio Armani先生,再到現在的Christophe Lemaire 、Dries Van Noten,他們都是把“家”作為個人風格和品位的衍生,受他們影響,我開始研究起家裝來。

我選擇房子的第一標準是歷史保護建築,因為這樣的房子本身會留下很多迷人的結構與細節。我的新家就在著名的湖南別墅一旁,我們這棟是沿街的現代風格五層樓公寓住宅, 90多年的老屋狀態依然很好。
更難能可貴的是房子內部也保留著很多原始的細節,像是人字紋地板、銅把手、老木門、弧形門洞和老鋼窗等。整個房子是兩室一廳的格局,四面環窗,日出日落都能等到。

最令人驚喜的是樓頂還有個露臺和陽光房,可以看到這片老城區的全景。

很多朋友來我家,都覺得這個家更像一個家居店,甚至他們不知道進來之後該坐在哪裡。但對於我來說,家裡的某把椅子,它坐著舒不舒服對我而言沒有那麼重要,我更多的訴求是,家裡這個角落就應該放著一把這樣造型的椅子。慢慢地,這個家就不僅是我的生活場所,它同時還是我向別人展示個人風格的一個空間。
自己喜歡、獨一無二、經典永存,是我選擇家居物品的三個標準。Brancusi的Muse雕塑是最初的起點,然後是Jean Arp的抽象人體雕塑,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風格抽象,但又帶著溫潤的人情味;造型和顏色沒有那麼強烈,都又給人一點點肅然起敬的感覺。正是這兩件物品,奠定了我選擇家居物品的美學基礎。

最近收藏的一件器物是前段時間在巴黎工作時買的Niccolò Pasqualetti的木勺子項鍊,被sales一句“這都是手工的,唯一一個”而打動。

這個小房間是整個家裡我最喜歡的角落,我把收藏到的Charlotte Perriand 萊薩爾克(Les Arcs)滑雪場系列的中古傢俱都放在房間靠窗的位置,木桌、木凳、木書架,拉上紗簾,開個檯燈,這裡儼然是最好的充電區。

雖然都是不同設計師、不同風格的作品,但搭配起來並不難,因為我在選擇每一樣單品時,對色系和材質上都會有一定的篩選,在造型和細節上互相會有所呼應,比如,整個房間材質以溫潤的木頭為主,沙發、座椅也採用比較溫柔的絨面材質,牆面則會用冷峻的金屬材質去作對比,這樣放在一起很難沒有化學反應。

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我還做了一個叫“dontouch”的社交平臺賬號,會定期分享我喜歡的時裝、電影、音樂以及中古家居擺件雕塑。

在我看來,物品的“情感價值”是最重要的,第一眼喜歡上了就會沒有理由地想要擁有,所以我收藏了太多所謂徒有其表的無用之物。但我認為,“裝飾性”就是它們最好的實用價值,而且美好的東西,對一個人和一個家整體氣質的提升也是單純的實用價值無法比擬的。
當然,也有一些物品是情感價值和實用價值兼具的,比如這個transparent speaker的音響,外觀看起來又像是個雕塑,我覺得像這樣兩者兼具的物件也是好的產品設計的一個大勢所趨。

雖然現在很流行“少即是多”,但我覺得大多數的心愛之物無法用多或者少去衡量,只有千篇一律的東西才會用數量去統計。只要蒐藏的物件具有唯一性,就能擊敗時間和潮流,這樣也就不存在某一天要去考慮是否需要“斷舍離”的問題了。

搜狐時尚最新時尚單品免費試用平臺——PickPick 上線啦~
搜狐時尚最新時尚單品免費試用平臺——PickPick 上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