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氣散——感傷嵐瘴俱能除

藿香正氣散——

感傷嵐瘴俱能除

河南/毛德西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針對醫學觀察期人員出現的乏力伴胃腸不適,推薦的中成藥為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藿香正氣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功效為解表化溼,理氣和中。主治外感風邪,或內傷溼滯所致的發熱惡寒、頭痛、胸隔滿悶、脘腹脹痛、霍亂、吐瀉、舌苔白膩、脈象浮緩等症。還有預防感冒和胃腸炎的作用。

主治暑月感冒

     暑月是指農曆夏至以後,歷經小暑、大暑、立秋四個節氣。《素問·熱論篇》雲:“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這是說,夏至以前的外感為溫病,夏至以後的外感為暑病。溫病與暑病的主要區別在於暑病夾溼。藿香正氣散所治之範圍,主要是指夏末秋初的感冒。這個時期所感受的外邪多挾有溼邪,藿香正氣散對於四季挾有溼邪的胃腸型感冒,亦有較好的療效。

     還有一種病症是藿香正氣散所能治療的,那就是民間所說的“水土不服”。一個人到了異地,飲水吃飯感到都不舒服,嚴重的會出現嘔吐、腹瀉、胃痛、腹脹等,藿香正氣散可以化濁氣、和胃氣,所以用之有效。自然界還有一種“山嵐瘴氣”,乃南方山林中令人致病的毒氣,多為潮溼穢濁之氣燻蒸而成。藿香正氣散裡的芳香藥物可以強脾和胃、鼓舞正氣,預防這種毒氣的侵害,所以外出旅遊,藿香正氣散是必備的良藥。

醫家經驗

     謝海洲教授認為,藿香正氣散不僅對暑溼感冒有很好效果,並對四時感冒凡有胃腸症狀,偏於溼而不屬於熱者,均可應用,特別是中暑。

     蘇君美大夫以藿香正氣散隨證加減,治療大棚綜合徵(此病是在塑料薄膜大棚內操作所致的一組症狀,臨床表現為頭痛、頭暈、呼吸窘迫等)114例,全部治癒。

     中醫專家姜光華用藿香正氣散治療各種疾病所引起的白苔、膩苔,且對各種疾病引起的黃苔、膩苔、焦黃苔的消退,均取得滿意效果。這些舌苔多見於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肝病、腎病、心血管病、內分泌病、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腸炎等疾病。

     王綿之(公元1923—2009年)教授在分析藿香正氣散方義時指出,藿香可以解表、行氣、化溼,主治內外之溼。蘇葉、白芷都是辛溫入肺的,主要用來助藿香解表祛溼,而且都是芳香的藥。同時蘇葉入脾經,白芷入胃經,一個行氣寬中,一個行陽明之氣而通九竅,再加上桔梗宣肺,這樣更有利於調整氣機。此方還用了半夏、白朮、厚朴、陳皮,都是宣化中溼的。特別是大腹皮,是下氣行水的,就是在燥溼、化溼、行氣的前提下,通過它來利水。但大腹皮的利水主要是從大便出,茯苓健脾利溼從小便出,通過前後二陰來利溼。

品嚐藿香

     藿香為草本植物藿香的莖與葉,於夏秋兩季枝葉茂盛時採割。採割以後,日曬夜悶,反覆至幹,切段供藥用。

     藿香因產地不同,質量有優次之分。產於蘇州的名蘇藿香,產於四川的名川藿香,產於浙江的名杜藿香。還有野藿香,品質較次。產於廣東、海南的廣藿香,有濃郁的香氣,品質最佳。

     藿香是將莖葉一併加工後入藥,但亦有用藿香葉的。其葉善治外感風寒、內傷食滯之證。藿香梗,乃指其老莖,入藥長於和胃止嘔。藿香全草善於清暑解表,為夏季暑病之良藥。

     藿香辛溫芳香,偏走中上焦,能外散表邪而闢穢氣,內化溼濁而醒脾胃。有散而不峻、溫而不燥之特點,故為芳香化濁、健脾和胃之要藥。張山雷雲:“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溫徐而不偏於燥熱,能祛除陰霾溼邪而助脾胃之氣,為溼困脾陽、怠倦無力、飲食不節、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但是,藿香雖不燥烈,終是以“氣”用事,唯舌苔濁垢,且漾漾欲泛者,最為貼切。若舌燥無津,絕非所宜。

     藿香主要成分為揮發油與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明顯的抑菌、抗病毒作用,還能抑制小腸的推動功能,抑制胃排空,從而調整紊亂的消化系統功能。常用於急慢性胃腸炎、痢疾、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病毒性肝炎等。

1.藿香粥:藿香10克,大米60克,白糖適量。先將藿香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浸泡5~10分鐘,水煮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加入白糖調味,再煮一二沸即成。此粥有芳香開胃、解暑祛風之效,可作為暑月養生保健食品。亦可治療暑溼傷胃證,如嘔吐、腹脹等。每日1劑,分2次溫食,可連食3天。

2.藿香佩蘭茶:取藿香10克,佩蘭10克,蘇葉5克。將三物同放入茶壺中,加沸水沖泡,加蓋燜10~15分鐘即可。此茶具有解暑祛溼、醒脾開胃、降逆止瀉之功,可作為夏月旅行中的保健食品。亦適用於中暑所致的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每日1劑,代茶頻飲,可連飲3~5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