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爐集》遊學總結(下)福建巖前鎮上墩村曾氏家廟與十方鎮高梧村||學堂日報05.20

《金爐集》遊學總結(下)福建巖前鎮上墩村曾氏家廟與十方鎮高梧村||學堂日報05.20

中醫堂堂課《金爐集》春分001之遊學總結(下)||學堂日報05.20

我們在曾氏家廟前面拍照,那裡叫巖前鎮上墩村,家廟前面有個池塘,叫七星伴月池,旁邊有一個曾氏學校,一百多年了,專門培養曾家子弟,學校前面是一個一字文星案,很漂亮!祠堂朝面就是群山疊嶂,如屏似嶂,一層比一層高,很雄偉!那山很秀麗壯觀,去那裡我第一感覺就是‘我好想在這裡定居!’就是這種感覺,怎麼會有這麼好的地方?一下子就被鎮住了!
周圍那些老宗祠裡,有好多進士、舉人等等,所以這個地方,真的是靈山聖水出英才!無論是門樓、後枕還是周圍,全部聳尖峰,尖峰還很端正,後面還一層接一層!不是一座山,是一片不斷的綿延!所以武平這個地方,巖前鎮的上墩村,真是一個讓我回憶的地方!我說如果讓我在那裡白手創業,我都願意,而且覺得是榮幸!山川毓秀,地靈人傑!
那祠堂就是七星伴月池,主出文貴,席哥一去到,就給當地的百姓分哪些煙等等,很熱情,百姓全部聚過來,和我們一起拍了照片,一聽到我們是曾姓的,又是來尋根,都是微笑、感動。帶我們去遊了曾子紀念館,再去遊了巖前的獅巖,那獅巖感觸最深!它的入口就是一首聯,供奉定光古佛,定光古佛在南方是很出名的,就是說心定下來,一定會發光,定法!信心很足,這件事情鐵定能成,鐵定能光芒萬丈,這是定光古佛。兩遍的聯,分別是:
點亮心燈,且借靈光趨善境;
掃除眼障,莫因幻影入歧途。
我覺得就算一百個人,去遊定光古佛寺廟道場,九十九個人都不知道這聯,回來也背不出這聯!我背得出,我當下就在那前面駐足就拜,背不下就抄,抄一次不會,就抄兩次,因為這聯太好了!讓我背下來了,現在我走到哪裡,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文人遊山玩水,別看在遊玩上面,它裡面有一些要記錄的,記下來的、抄下來的、學下來的,背下來,你將來才能吐出來。蠶吃下桑葉,才可以吐出絲來,人背下經典,才有文章!腹有詩書,氣才能自華!不能遊了這些山水勝景,卻沒有詩書。從定光古佛到賞獅巖,那平地裡一個天然的石筍,那石筍差不多有七八層樓高啊!周圍很圓滿,裡面是天然的溶洞,像獅子張開一個口,溶洞可以通到頂上,周圍有一個叫七丘田的盛景,那裡據說天干旱的時候,會冒出泉水,讓當地百姓不會餓到,都有糧食吃。朱熹曾經在那裡題過詩,大概意思是風調雨順,大家有田水就去插秧,最後豐收。山下有一座觀音殿,有一首聯也讓我背了,這首聯太妙了,我背會以後,我覺得靈感很多、自信也很多!
一瓶已足垂甘露,
萬里何須問普陀。
‘一瓶已足’就是你真的拜一個老師,得到他的精神;或者讀一部經典,得到它的真義;或練一種功法,像《水滸傳》那些好漢,有一個好漢是輕功很好,沒有人能夠追得上他,牆一躍就過去了。原來他當時上山拜師學藝的時候,師父叫他挑水,挑到山頂上後,手要用力拍一下鍾,師父聽不到都不算數!
長此以往,他以為師父沒有教他功夫,就是這樣反覆,日練夜練,把懶根都練斷了,有朝一日出師,遇到一些危難,沒有人追得上他!一溜煙就不見了!沒有人能近他的身,因為他的腳一跺下去,就是一個坑!掌一拍出去,這個人就倒下了,功夫就在於一心一意!
‘一瓶已足’觀世音菩薩的一心一意,一瓶以足垂甘露!我們別談多。‘萬里何須問普陀’好多人說‘我要去求神問卦’,不用問!要問心,不是問普陀!
後來我們很有幸,佳俊找到當地,一個旅遊景區,叫泉源山寺,在隔壁十方鎮高梧鄉,我說這個名字好,身在高梧心繫十方啊!這個太好了,又是屬於泉源,我們順道去到廟宇裡,剛好一去,廟宇師父來汕頭了。那整個廟宇在深山老林裡,沒有一個人,那怎麼辦呢?我說那就住下來,我們買了面,寺廟有油,但是我們不用寺廟的,十方常住物的我不動,我們連續吃了三天沒有油的面。
雖然打地鋪睡地板,但是看到靈山勝水很歡喜,就作了《泉源山百頌》,我還寫成一張黃紙,大家也看到了。心很清淨,詩很靈!因為我覺得,到寺廟裡,用老師這種寫文章回報寺廟的,應該舉世罕有稀少,起碼是鳳毛麟角。從寺廟的點點滴滴,大廈、灶爐、水池、拜臺、山泉、雲霧、棟樑、功德碑等等,所見皆頌!
我寫了有什麼好處?其實我就是在傳一種法門,佛門裡叫‘僧贊僧’模式,僧贊僧模式只要在堂口、在道場裡,一出現,此場裡的人一心!此團隊必旺!沒有人能夠阻擋,一個有僧贊僧團隊的興旺,絕對阻擋不了!所以,如果條件允許,我想帶大家全部人去泉源山修行!
我跟佳俊到泉源山,天天晚上走下山,去吃一盤炒飯,一盤八塊錢,早餐跟中餐,都是開水面,幸好還有令祥哥送的兩包榨菜,好珍惜啊!我們是打地鋪睡地板,我跟大家講過,潮汕人是寧願睡地板,也要當老闆,潮汕人有種骨,一定要做主,不輕易入打工這條路,除非為了學東西,學成以後,就一定要自立!
自立後又要幫到一批人,你光自立不幫到一批人,也不會讓別人記住!所以大家來這裡,我最喜歡看到你們學成了,回家能夠揚名立萬!或者將所學的東西,在堂口裡開創,兩方面都好!就是帶人,所以我將睡地板的精神,在泉源山裡體現了。整個山裡,十里烏漆墨黑,不見一個人,我說:佳俊不要怕,以前王冕小時候,還古佛剎裡,坐在古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本,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從小膽子就很大!然後佳俊起航拍,就順利的將泉源寺拍好,也堅持每天必作,這次出去,我相信眼界功夫,提高不少!
我們要走下山來,有些施主邀請我們坐他的車下來,我說不用,走下來就行,他又請,我們還說不用走就行三番四次請,還叫兒子下來請,我們才坐他的車下來,而且還給他們各兩盒茶葉。我們寧願徒步,也不輕易勞他人、不輕易受他人便利的品質,有這種不貪便宜、不貪捷徑的品德,這些都是家庭裡,很好的素質,所以他們對我們很敬,想請我們去吃飯,我們沒去,不輕受他人恩!
我在泉源山裡,看到很好的,就是那個碑文,我相信舒佳、家林也打了,建山碑記,林國維文字般若文字供養。我在想,現在好多鄉野的亭臺、村道、祠堂、廟宇,建完以後,都沒有碑記記錄,很為可惜!文人要有這個使命,肩挑這個為古建築樹碑立傳,那碑記做得很好!
裡面有可圈可點的起名文化,有些生孩子以後,拿上紅包抱到寺廟裡,請師父起名,師父就起這個佛健生、佛康生、佛裕生等等,這些很好聽的,然後就在佛前點燈,把這個新生名,起好了就貼在牆上,這是一種很好的文化!叫‘新丁啟’。
欲得人間福祿壽,
須點佛前長明燈。
我在想,有一些還可以再延伸,有一些祝壽、集福、消災、金榜題名等等,都可以這樣做,這是寺廟一些功德,勸人為善嘛!我寫那泉源山百頌,就是我的境界,大家可以去仔細看,有的時候跟師,不是跟師父的身體,而是跟師父的精神、心!他流露出的泉源般的文字,所以這次我最滿意!
在那邊我們待了三天,還意猶未盡,那裡最讓我感動的,一路上都栽了橘子樹,橘子開花好香,我說佳俊啊,都不想停下來,想聞著花香一直走路。好,這是出行十天的前面五天,後面的五天,我們明天給大家分享。
以前餘師講:忙種藥材閒讀書,鬧裡看病靜修身。佳俊這種隨記要繼續深入,因為清明還有一次朝祖,還要再出動一次,因為這次是全國曾姓的宗親,邀請去江西樂安,廬陵歐陽修的地方,我們的三十四世祖,還有三十五世、三十六世,曾家都出了大夫、太守、進士、北伐將軍等等,很重要!
從來沒有拜過上面的祖,三年疫情下來,這次要邀請全國的宗親,這次再次出行,那腳步,會遍佈周圍的名人故居,再看情況一路南下,江西龍虎山在那邊、井岡山也在那邊,廬山、潘陽湖、雲居山,全是大型歷史文化承載的名勝啊!家林你在家裡對接得好!跟佳俊聯手得好,未來全國各方面,走訪記錄,全在掌中!
那個道長,講課講了一二十年,沒有一個學生為他做筆記、整理書籍,他說:我學生要是有你學生一半的水平,我現在不知道快樂到什麼程度!整個贊化宮,都沒有一個學生拿起筆,在那裡記的。弟子不敬,師道不起!聽課不記,不是真敬師!整個梅州最大的道觀,寫的文章,直接到道家雜誌去,還有一些最重要的東西,我要明天好好靜下心來講,因為還有兩三篇沒發出去,佳俊還有七八個視頻要做的,我們究竟遊了哪些,我要慢慢把它捋順,最多明天要把它講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