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報刊中的精神印記

紅色報刊中的精神印記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13個“中國旅遊日”。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宣傳中國共產黨政策路線的思想陣地,紅色報刊是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見證了“美好中國 幸福旅程”的來之不易。本版選取北京《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京報館舊址、重慶《新華日報》總館舊址、武漢龍源紅色報刊博物館4個較具代表性的紅色報刊舊址、博物館,報道近年來其開展紅色文旅的成果與經驗,以饗讀者。

北京《新青年》編輯部舊址

現場聽《國際歌》

深受中小學生喜歡

本報記者 劉源隆 文/圖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北池子大街箭桿衚衕,是一座面積不大的四合院,有北房三間、南房三間、靠街門倒座小房一間。1917年,陳獨秀受聘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後便租住在此,《新青年》編輯部也從上海隨遷此地。雖然面積不大,但這裡卻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之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重要場所。

2001年,陳獨秀舊居被公佈為北京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3月,北京市將《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列為“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之一,進行保護修繕。2021年,電視劇《覺醒年代》的熱播,讓《新青年》編輯部舊址成了北京市的“紅色網紅打卡地”。如今,《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中設有“歷史上的《新青年》專題展”和“陳獨秀在北京專題展”。

“歷史上的《新青年》專題展”

“歷史上的《新青年》專題展”分為“前言”“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進步報刊的旗幟”“分化與抉擇”“革命思想的先驅”“中共中央的機關刊物”“結束語”7個部分,集中展示《新青年》的歷史地位和重要作用,體現《新青年》在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以及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陳獨秀在北京專題展”分為“任職北大”“戰鬥在新文化運動前沿”“在五四運動中”“南下建黨”4個部分,簡要展示了陳獨秀的基本生平及在京期間的主要活動與歷史作用。展覽突出小而全、專而精的特色,彙集展出了陳獨秀、李大釗編輯《新青年》時往來書信及編者、作者之間的通信手札,讓觀眾瞭解和感受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救國救民的初心和使命。

“在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中,《新青年》的存在時間雖短,但它忠實地記錄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它的名字將永載史冊。”《新青年》編輯部舊址講解員介紹,青少年是舊址參觀者的主體,尤其是週末和節假日,學生能佔到半數以上。對此,展館講解員針對青少年觀眾專門開發編寫了一套講解詞,通過增強故事性,讓小朋友能聽得懂、記得住。現場戴耳機收聽《國際歌》也是深受中小學生喜歡的項目,展覽現場,講解員還會對學生進行指導和教唱。

為增強展館的活性和黏性,更有效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近年來,《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充分挖掘紅色教育資源,切實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

今年2月,新學期伊始,《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推出了“開學第一課”主題教育,勉勵青少年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4月,《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又聯合北大二院舊址(原北大數學系樓)於“世界讀書日”當天開展了“品讀紅色經典 書寫青春樂章”系列活動,帶領青年進一步築牢歷史記憶、堅定文化自信。

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慶祝教育活動自然少不了《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國際勞動節”被正式引入中國,正是源自1920年《新青年》出版的“勞動節紀念號”。

今年“五一”期間,《新青年》編輯部舊址聯合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北大二院舊址(原北大數學系樓)、中法大學舊址,共同推出以“覺醒新青年 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紅色之旅系列活動。活動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片區舊址群紅色資源優勢,通過專場講解、趣味答題、集章打卡等方式,讓廣大遊客進一步瞭解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歷史,感受偉大建黨精神,汲取奮進力量。據瞭解,“五一”假期,《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共計接待遊客2000餘人次。

京報館舊址

“聆聽四點鐘”

本報記者 劉源隆 文/圖

北京市西城區騾馬市大街魏染衚衕裡,有一座中西合璧的獨立二層小樓——京報館舊址(邵飄萍故居)。這裡是中國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前哨,是傳奇報人、革命志士邵飄萍創辦的進步報紙《京報》的辦公地舊址,是邵飄萍1916年後在北京的住所,也是31處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之一。

北京市西城區政府於2018年啟動京報館舊址文物騰退工作,2020年完成文物修繕工作,並於2021年6月1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京報館由一幢坐東朝西的近代磚砌二層辦公樓和一座坐北朝南的四合院組成。樓後是四合院,正房、兩側廂房和倒座房均為三間,是京報館編輯部的一部分;東側為邵飄萍故居,是一個坐北朝南的兩進四合院。

走進京報館舊址大門,“鐵肩辣手”4個醒目的大字隨即映入眼簾。展館圍繞“一代傳奇報人”“一份傳奇報紙”“一部黨報黨刊史”展開,設有“《京報》與京報館專題展”“百年紅色報刊專題展”“邵飄萍生平事蹟專題展”3個專題展以及展現“報紙上的百年風雲”報刊長廊。展覽採用圖文展板、多媒體、互動觸摸設備等形式,介紹了一個傳奇報人的短暫一生、一份進步報紙的坎坷命運,以及一段黨領導下紅色報刊的奮鬥發展史。

為了講好“新聞全才”邵飄萍的革命故事,重溫紅色黨報黨刊的百年曆程,京報館舊址和“北京之聲·博物館”項目組合作,於今年3月20日正式上線了沉浸式語音導覽服務。

京報館舊址

走進京報館,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收聽由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帶來的沉浸式語音講解服務。導覽內容涵蓋“京報沉浮”“黨報的誕生”“長征中《紅星》報隨軍出版”“《人民日報》的創刊”“邵飄萍生平事蹟”等,清晰展現了黨的新聞事業發展歷史和北京地區報業發展的源流脈絡。

3月29日,經過近3年的培育運營,京報館舊址正式被北京市文物局掛牌“北京地區類博物館”。京報館舊址負責人王鑫介紹,該館將充分發揮“類博物館”作用,圍繞“一人一報一館”主題內容,開展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

近年來,京報館舊址也不斷創新基層黨組織學習教育形式,傳承紅色報業文化精神。

1926年4月26日凌晨4點,傳奇報人邵飄萍英勇就義。2021年,京報館舊址與所在西城區椿樹街道合作發起了“聆聽四點鐘”紅色初心課堂,通過開展紅色故事分享、為民解憂破難題技能大比拼等活動,創新基層黨組織學習教育形式,傳承紅色報業文化精神。

截至目前,“聆聽四點鐘”紅色初心課堂已組織轄區黨員群眾開展特色文明實踐教育活動百餘場,激勵來訪者堅定理想信念,傳承好紅色報業文化精神,做勇於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現有和椿樹街道聯合舉辦的‘聆聽四點鐘’紅色初心課堂基礎上,我們將持續升級活動內容,聯合區內各級資源走出去,將京報館的紅色歷史介紹給廣大群眾。”王鑫表示。

今年5月4日青年節當天,京報館舊址與北京印刷學院“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正式揭牌,並開展了以“五四運動中的邵飄萍”為主題的思政課現場教學。北京印刷學院的青年學子通過走進百年前的《京報》編輯部,接受了一次邵飄萍“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新聞職業精神的洗禮。

“在這樣一個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歷史時刻,在這樣一個與五四運動密切相關的重要場所開展‘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凸顯了‘大思政課’鮮明的思想導向。”北京印刷學院副院長劉益表示,學校將與京報館通力合作,努力打造北京高校“大思政課”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樣板,為北京市持續推進“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貢獻力量。

武漢龍源紅色報刊博物館

歷史風雲鮮活起來

本報駐湖北記者 瞿祥濤 文/圖

“這次參觀對我來說是一次思想上的昇華。當我看到那些泛黃的、寫滿歷史的報刊原件時,深深體會到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的艱辛和偉大,也激勵著我們青年人努力學習,將來回報社會。”5月9日,在參觀完武漢龍源紅色報刊博物館後,來自湖北大學通識教育學院的學生錢威發出這樣的慨嘆。

武漢龍源紅色報刊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歷經3年籌劃建設,於2021年6月30日開館,獻禮建黨百年。展廳面積達2600餘方平米,分為“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報刊”“大革命時期報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報刊”“抗日戰爭時期報刊”“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報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報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報刊”“新時代報刊”8個單元,以1000餘件報刊為載體,運用全息投影、場景復原、體驗互動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發展壯大的歷史畫卷。

該博物館負責人介紹,武漢龍源紅色報刊博物館由民營企業家何正亮創辦,其曾祖父何羽道烈士先後投身於護法運動與五四運動,大革命失敗後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掩護共產黨人安全轉移之後不幸被捕,慘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座博物館,既源於何正亮的紅色情懷,也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該博物館負責人表示。

進入展館,猶如穿越一條百年的時空長廊。序廳的毛澤東等歷史人物的雕像映入眼簾,其背後是《新青年》《紅色中華》等幾個巨型雜誌報紙的模型。雕像斜前方不遠處還設置了互動體驗,觀眾可與身後的雕像合照,體驗登上報紙頭版頭條的感覺。

“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報刊”展廳內,陳列著五四運動時期的重要雜誌《新青年》,還有通過蠟像重現毛澤東主辦《湘江評論》的歷史場景,生動再現了五四運動前後中國先進青年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恢弘曆史。

據瞭解,1919年的五四運動極大地促進了以反對封建思想、宣傳新思潮為中心內容的報刊的湧現,併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至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全國各地創辦的此類報刊約有500種。

“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報刊”展廳內,有這樣一份重要報刊——1949年4月25日《進步日報》刊登的“南京解放”的消息,宣告國民黨政權覆滅。“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報刊”展廳內,一份泛黃的1949年10月2日的《人民日報》,刊載著開國大典的盛況,令人心潮澎湃。

1915年出版的《青年雜誌》、1916年出版的《新青年》創刊號原件、1923年出版的《中國青年》、1925年出版的《熱血日報》第1期原件……從激情燃燒的建黨初期,再到如今的奮進新時代,武漢龍源紅色報刊博物館內一件件報刊藏品述說著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

在各個單元之間,博物館通過蠟像重現毛澤東主辦《湘江評論》、瞿秋白主編《新青年》以及鄧小平主編《紅星畫報》等歷史情景,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還原歷史的場景設置,讓歷史鮮活起來。

館內設置的互動體驗裝置,使觀展更添趣味。在可觸摸式的閱報機上,輕點選擇,一張張泛黃的報紙即躍然屏上。站在不同的紅色圓點,即可觀看不同歷史事件的視頻,LED屏聯動人體動態識別,增強觀眾的體驗感。

武漢商學院師生在武漢龍源紅色報刊博物館參觀學習

依託豐富的藏品資源,博物館還打造“大思政課堂”,並開展多樣的社教活動。該博物館負責人介紹,武漢龍源紅色報刊博物館已被列為湖北省委黨校共建教學實踐點、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實踐教學基地。目前,日均接待團體觀眾五六批,今年已接待觀眾近萬名。

“圍繞打造武漢紅色文化新地標、愛國主義教育新基地、中小學生研學新課堂、報刊黨史研究新陣地的目標,我們將不斷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向擴大志願講解隊伍和打造報刊黨史研究新陣地兩個方向發力,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志願講解活動,在實踐中學史增信,做新時代的中國紅色故事傳播者,並緊密聯繫高校,豐富黨史研究成果。

重慶《新華日報》總館舊址

奮戰在國統區的

“新華方面軍”

侯文斌   熊  帥

重慶《新華日報》總館舊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虎頭巖村,是一座依山而建的5棟竹木、土木結構小樓。這裡,曾會聚著一群“筆尖戰士”,他們紮根這片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重要新聞輿論陣地,以紙為槍、以筆為彈,宣傳著中國共產黨抗日主張,傳播先進思想文化,動員全民族抗戰……

《新華日報》於1938年1月11日在武漢創刊,後因武漢淪陷,遷往重慶。《新華日報》遷到重慶後,館舍曾位於重慶城區的蒼坪街和西三街,1939年,因日軍大轟炸,館舍被毀,遷至渝中區化龍橋虎頭巖,與《群眾》週刊合署辦公。在這裡,“新華方面軍”寫稿、編輯、排字、印刷、裝訂,共出版發行了2700餘期,用一張張報紙吹響抗戰的號角、替人民發聲,深受國統區人民歡迎。

抗戰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下的《新華日報》是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唯一公開出版發行的機關報,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發行時間最長、發行量最大、影響最廣的報紙。

據瞭解,由於國民黨新聞檢查機關經常無故刪改和檢扣《新華日報》送審的稿件,報社人員採用了一種特別的編輯方式——開天窗。

每當稿件被檢查機關從版面上強令抽去或刪改,甚至禁止發表時,編輯部不用其他稿件去補充版面,而是在報紙上留下空白,或配上富有一定內涵的文字或標題,以此揭露和抗議國民黨政府壓制新聞出版自由的行徑,強化傳播效果。

同時,《新華日報》還要躲避日軍轟炸。為了確保報紙按時出版,報社人員將印刷機搬進自己挖建的防空洞中。1941年,刊登周恩來題詞“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新華日報》正是在防空洞內印刷而成,將“皖南事變”的真相告知於天下。

《新華日報》總館舊址也曾是新華社重慶分社辦公地。1946年5月,由10名同志組成的新華社重慶分社遷往《新華日報》總館。分社同志利用僅有的一部電臺,每天抄收延安新華總社發來的電訊,除供《新華日報》刊用之外,還提供給重慶其他媒體。1947年2月28日,《新華日報》被國民黨查封。

《新華日報》總館舊址

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供圖

《新華日報》總館舊址所在地虎頭巖與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軍重慶辦事處駐地紅巖村、周公館所在地曾家巖50號一起,被合稱為“紅色三巖”,成為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部分淪陷區的一盞明燈和開展統戰工作的主陣地,1983年被列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日報》總館舊址是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所轄的一處紅色景區,2021年,《新華日報》總館舊址和《新華日報》營業部舊址完成提檔升級,復原了10餘間房屋舊址陳列,製作了“新華之光耀華夏——《新華日報》《群眾》週刊”專題陳列展,展出了30餘件實物和180餘張珍貴歷史照片,設置了印刷互動區,並正式面向公眾投入開放,頗受群眾歡迎。

來到舊址,總館門上“新華日報”4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小樓建築群沿山勢自下而上,依次為醫務室、職工服務區、排字房、記者辦公室、鑄字房、印刷編排室,最高處是社長室和總編室。穿過幾棟樓房,便可以看到一個防空洞。上方掛著“機印房”的標識,兩側分別寫著“遵守勞動紀律提高工作質量”和“編得好印得清出得早銷得多”。站立在此,彷彿可以看到當時的報人進進出出,為傳播先進思想文化、動員全民族抗戰奔走忙碌……

如今,舊址附近山坡栽滿紅梅和灌木,一條嶄新的公路蜿蜒通往舊址門口,展廳窗明几淨,展覽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收穫觀眾好評。“路修好了,花兒開了,遊客越來越多了。”景區相關人員介紹,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學習黨史、開展研學活動。

近年來,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以及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前往《新華日報》總館舊址參觀學習,重溫紅色記憶,傳承紅巖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據瞭解,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將努力打造“紅色三巖”(即以紅巖村、曾家巖周公館、虎頭巖重慶《新華日報》總館舊址為主的革命遺址群),後續增設《新華日報》總館舊址陳列館,將有助於進一步推進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不斷豐富重慶紅色旅遊內涵,擴大重慶紅色旅遊品牌的影響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