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堂堂課——《金爐集》011《謝禮文》與信達雅(附孫思邈《藥王寶誥》解)
首先,是做好事,要行時時之方便,就是最大的做好事。比如說,到黃龍寺碰到有好事做,掄胳膊挽袖口就幹,不用刻意而為之。有些人說:我要做好事,我要去普陀山裡頭朝聖,家裡一地雞毛而不管不顧,這不是做好事!就是眼前、身邊、周圍,修己達人嘛!
《文昌化書》背會了,就是做好事。背書、背經典善書,乃人身最切要做的好事。因為一好百好!一旦種下好事的因,後面一生都結善果啊!讀書乃天下第一件好事!
有些人專門過來,要到名山大川去做好事,其實你眼前的碎紙一堆、落葉一片、公園雜草這些,都可以做好事,‘眼內有活,為第一大好事!’要看到這點。
第二個就是赤腳的精神,別忘了。《赤腳功》受益的,可不是大塊一個人!梅州飯館一個老闆,聽了我們去千佛塔寺講的課,打赤腳,鼻炎、頸椎病全好了,就赤腳半年。他說:不敢想象,一開始以為只好一陣子,結果半年下來,都沒有發作過,才宣佈好了。
大法常在平常。我們現在來求診的,大病的好幾例,癌症之類的,創濤也說可不可以引過來?也有人要進來。我沒有答應,早上百草園的謝師傅,過去說請老師找個地方看,現在有很多人請師開診。重開義診,乃大眾願望。
大家有沒有發現,人口老齡化、疾病年輕化、痛苦複雜化?這都是當今現代。所以,未來醫生還是奇缺的行業,而保健師更是重要的環節!
像這個梅州的患者,以前找老是咳血咳血,找到少年宮問怎麼辦?我說新鮮的旱蓮草知道吧?榨出汁拌點紅糖就可以喝,喝完就止住了。所以,他對我們特別恭敬,就是草藥幫他止住了咳血。
小小草藥,不能小瞧啊!新冠來的時候,有一個人頭痛欲裂、渾身發燒,怎麼辦?他家有一個老人識草藥的,他也不管這個叫什麼新不新冠,他只知道以前碰到這種發燒、頭痛欲裂,就上山採草,採什麼草呢?
半邊旗,我們客家話叫單片芽,它單邊長的,像紅旗、也像牙齒。用它的根部,一兩到二兩,新鮮的效果好,第一次吃頭就不痛了,第二次吃燒就退了。別人新冠都沒這麼快好,藥對症一碗湯嘛,這草藥的功效,真的值得稱道。
要樂於幫人,以前老師就是這樣,那麼多年放出去,但是老師現在疫情以後,看病跟以前有點不一樣,好多老先生、老中醫,都在拼命用草藥、辯證去幫人,老師認為我們應該在源頭上面,不能老在救,而是在預防!救的醫生很多,預防的醫生很少。
大家防病保健,都得有一套體系啊,出版社叫我們出一本《保養手冊》,正是應時之作。就是接下來,人來以後,就是靠帶練,治病人如同帶小孩,如果不是親自入局、全力以赴,就不會有重大的成果,我可以這樣講。因為,從這裡面的‘變形記’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大家想要圖安逸、圖省事?沒有這件事!你們有些老生,以前也經歷過老師的‘三幹精神’,早上旭日東昇幹,中午頭頂烈日干,晚上披星戴月幹!這些東西有沒有在大家身上體現呢?有沒有負責去擔啊?如果沒有的話,真的是沒有學到啊!
有許多身體問題,換個環境、換個人帶、改變一下就好了,沒你們想象那麼複雜!雖然,老師說是息診,但病人真誠心來的,老師何曾拒絕?一直都沒有。今天你們去黃龍寺,故地重遊、禮敬聖地、觀光錦繡的同時,別忘了我們的老本行‘記錄’,而不是拍幾張照片,那叫原材料、叫花粉,在老師看來,最好的文案就是‘莊嚴’兩個字!
有些境界,就是你不斷耕耘、耕耘…突然就突破了,但你一段時間不耕耘,就沒有突破。像煮水不斷火,突然某個時間點,它就沸騰開了。帶金寶遊寺,大年歡樂,固然是盡地主之誼,而尋思好文案、拍好短視頻,更是時代之需,人價值體現之處!昔日蓮池年青,入京訪遍融,禪師訓,無貪利,無術名,無攀緣貴要之門,唯一心辦道!從此一身守之,而成祖師!
大家今年要統一的找到自己本地分,不要攀緣!勿攀緣,貴之門!有些人碰到顯貴的,認為你是緊要人物,我就去攀緣,沒有必要!要花開蜂蝶至,所有好的緣分,都想蜂蝶一樣,要自己的那朵花會開、要真的綻放!手法、技藝跟誠心!
我認為這個氣場,已經足以讓來的人,都可以弄好。像百草園的,小梅已經講好了,那麼就要問‘你女兒什麼時候過來?我們要約定好時間,沒有提前預約怕做不到。’他就是尿血,小便帶血老不好,王偉說:你這個有堵啊,肯定是辣的、腥的吃多了,又一直在熬。好多人尿血就是這樣弄出來的,吃煎炸、燒烤,又一直在熬夜,水又喝得少,裡面就結石、血尿。
簡單啊,王偉幫他找到膀胱反射區,幫他搓、按,那些泥沙跑掉了,第一次就減輕一半,第二次就全好了,只用了兩次。所以,他自己好了說:要帶女兒來,女兒是鼻炎。鼻炎我們也可以讓她一來就減輕,就是小腿上,鼻子反射區,特管用!
這些都是一些短期有效的緣,可以拿來練手;長期的緣,就是要設身處地的帶!今天我收到耕讀幼兒園,阿姨給我們送來,他們親手種的大米,很感動!還有金寶帶來的,廣西沃柑。她講到一條讓我很感觸,她說:果農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往往在這個道理裡栽跟頭!為什麼呢?她說:沃柑結滿樹身,本來要剪掉三成,品質就很高,甜又飽滿還不容易壞,色彩也好,但是今年很多果農,一成都捨不得剪掉,結了滿樹,色彩就黯淡了很多,品相也沒有以前那麼好。
大家聽明白了沒有呢?人的成功,如同沃柑一樣,在於放下!如果放下一個不夠,那就放下十個;放下十個不夠,那就放下一百個。只留下二十個成功的就好,不要一百個都半成品!大家要明白,老師教你多方面發展能力時,是因為在你一心專注的基礎上。
像航拍、對聯、寫字等等,最後都還是要專做一兩樣。像老盧,東莞園藝師,他學成了中醫,就專做頸肩腰腿痛,其他大病他不動,他說沒把握。頸肩腰腿痛的,就很有把握。他說這問題的人又多,一去了就弄好轉,然後就排隊。
要真是吃這口飯的人啊!有一個看相先生,好準,他在揭西都是名聞一地的,整個春節,他家裡排隊看相。他有個徒弟,跟他三年,出來也沒什麼生意。他說:不知道為什麼?師父也是完全沒保留的在旁邊教,為什麼自己就學不到?
有的時候,就是考驗到人的綜合素質了,不是光教一個技術!古代有一種帶藝投師的說法、還有程門立雪的精神。他們沒立雪前就已經是學問家了,然後就有那種覺悟、精神!所以,有些東西你們不要著急,路選對了,就是一直做下去!
‘澤以長流乃稱遠,山因直上而位高’水沒有斷流,所以它可以源遠流長。你們想象不到,舒佳今天再一聽打完,就差不多要八萬字了,到正月十五,這一本在大寒節氣寫的書就完成了,十五以後就是立春了。正月十五前,在農曆裡還是虎年,虎還沒走,我們完成了對聯、謝禮文,還有晚上針對問題的一些講解。
昨天中正轉發了一箇中醫格言,這個可以發到公眾號上,註明是誰總結的,她是一個熱心的讀者是吧?中正你講一下。
答:她就是之前寫過信,是海南那邊的,她女兒是崩漏,好幾年到月經血就不止。後來,老師給她建議,多曬太陽、打赤腳,後來她就照做了。有效果血止了,但是要反覆,她對我們學堂這份心,是鐵桿粉絲,她看到我們公眾號上有一篇說有記錄的,她就把她這幾天記錄的格言的,就發過來又叫我轉發。
師:這種用筆記做的,特別有誠意,明天打開來我改一下,到時候佳俊還是舒佳打。像這種是很有代表的,學子誠懇的讀書,做出讀書期間感觸最大的筆記,那都是金子般的言語。有些是老師領悟到的,用自己的話講,有些是名言金句,很寶貴。
我要跟大家講,書非筆錄不能深刻啟發!如果那個人懶筆,他的前途就很值得懷疑。因為,我到今天還發現,拿起筆來寫,是一個享受、重要的過程,就是抄寫。古人會發明筆、紙給他記錄,它就是人智慧的一種的提升,現在的網絡工具微信、口頭說還有聽,取代不了你自己寫!入心的寫,取代不了!
這就是我們堂口要設同春文房的道理!今年你們都要多寫,今年的主基調就是寫,是真的拿起筆來寫,而不是在手機上寫!驚天事業書中書,舉世文章筆下修。像這樣的學子,也算是一個好的案例,她如果能夠不斷的,每一個季度出個百句就好,我真的希望,她能這樣延續下去!感觸特深的提出來,這本身就是一種溫故知新。
某些東西,它要我們自己去找高度。像家林他知道凡經歷的卷軸,他都會拍了留底,現在家林不在,不知道中正有沒有做?如果沒有,那送出去二三十副卷軸,它就到別人家去了,我們沒留底。
還有去黃龍寺,有沒有三十秒視頻等等的,這些東西並不是做給黃龍寺看、也不是給誰的,就是你這個記錄不間斷。到一個名景點,你用你的視角,把它做成功。其中也可以用一兩句話,但有很多經典的話,都是要在書中找,金句讀稿。
所以,我喜歡做事中去讀書,就碰到做這些事,去讀這類書。你的羽翼會漸漸的豐滿,將來才可以飛翔九霄上。好,今天就到這裡。
《文昌化書》文昌帝君陰騭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
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
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
於是訓於人曰:
昔於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
救蟻中狀元之選,埋蛇享宰相之榮。欲廣福田,須憑心地。
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為國救民。忠主孝親,敬兄信友。
或奉真朝鬥,或拜佛唸經。報答四恩,廣行三教。
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
矜孤恤寡,敬老憐貧。
措衣食周道路之飢寒,施棺槨免屍骸之暴露。
家富提攜親戚,歲飢賑濟鄰朋。
鬥秤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
奴婢待之寬恕,豈宜備責苛求。
印造經文,創修寺院。
舍藥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煩。
或買物而放生,或持齋而戒殺。
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
點夜燈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濟人渡。
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
勿宰耕牛,勿棄字紙。
勿謀人之財產,勿妒人之技能。
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爭訟。
勿壞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
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勿倚權勢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窮困。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
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睫。
常須隱惡揚善,不可口是心非。
翦礙道之荊榛,除當途之瓦石。
修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
垂訓以格人非,捐貲以成人美。
作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
見先哲於羹牆,慎獨知於衾影。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
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
百福駢臻,千祥雲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
注:經內‘吾’字、‘我’字,敬讀‘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