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如何發展新中國成為了各位領導人需要思考的問題。與蘇聯國家有所不同的是,當時的中國非常貧窮落後,一度要靠蘇聯的支援才能順利進行國防建設,在後來的近三十年的歲月中,中國走了一段漫長而又複雜的路,尤其在十年特殊時期,人人自危的情況下,平時說話都要謹小慎微。有一次李先念上廁所,就讓跟進去的陳錫聯“不要再說了”,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事呢?
1976年,一代偉人毛主席逝世,在舉國哀慟之時中南海里面並不平靜。華國鋒頂著壓力擔任主席一職,雖然位高權重,但在特殊時期他深知自己的重要職責,他與葉帥、鄧公、李先念、汪東興等人商討悼詞文稿的意見,最後經過慎重選擇決定了悼詞內容。當政治局成員都懷著悲痛之情處理國家大事時,陰謀集團的人卻在打著自己的算盤。
他們想趁機佔有毛主席留下的重要文件,並在會議上提出各種刁難性的問題,其居心眾人皆知。他們的陰謀由暗處逐漸轉向明處,很多領導人敢怒不敢言,為了保證毛主席的追悼會能夠順利進行,他們只能選擇隱忍,確切地說是在等待機會。陰謀集團想趁機作亂、妄圖奪權的野心必須要制止,政治局的重要成員大多都站在正義的一面,他們在與時間賽跑。
毛主席的追悼會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在這一天李先念與陳錫聯同時守靈,兩人都沉默不語,想當年毛主席帶領他們鬧革命,在戰場上表現出的才智令人折服,如今永遠離開了人世,難免會讓人痛心,再加上陰謀集團蠢蠢欲動的模樣,每個人心中都很焦急,可是四周又有陰謀集團的人監視,他們只能選擇默默為毛主席守靈。
李先念想要去廁所,陳錫聯看到後便跟了過去,在監視他們的人眼裡這是一個很正常的舉動,而到了洗手間後,陳錫聯就焦急地問李先念,現在形勢這麼嚴峻,陰謀集團的人隨時都有可能會動手,難道真的要坐以待斃嗎?陳錫聯也擔心別人聽到,他的聲音很小,但李先念聽後襬了擺手,示意陳錫聯不要再說了。
洗手間裡沒有其他人,但李先念還是慎重地制止了陳錫聯繼續要說的內容,誰也不知道會不會隔牆有耳的事情發生,為了安慰陳錫聯的情緒,他還是說了一句“總是有辦法的”,之後走出了洗手間,陳錫聯也跟著走了出去。這段簡短的對話無人知道,李先念在此時是極少知道事情發展狀況的人之一,因為之前華國鋒曾單獨找他談過話。
當時華國鋒知道形勢危急,以看病為由轉路去找李先念,和他說明了情況,讓他聯繫葉帥商討對策,之後匆匆離去。之後李先念又以散心為由來到葉帥家的附近,在確定沒有人跟蹤的情況下來到葉帥家中,為了慎重起見,他們的交談都是用字條交流,葉帥寫上了陳錫聯的名字,言外之意是在詢問此人是否可靠,李先念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李先念與陳錫聯兩人是革命時期一起走過來的老鄉,都是湖北黃安縣人,李先念參加革命要早於陳錫聯,因此李先念還是陳錫聯的上級領導。在革命時期李先念以政治工作為主,陳錫聯則是軍政雙全,兩人在抗日戰場上分別奔赴不同的戰場建功立業,在解放戰爭中再次相遇,一起在劉鄧大軍中效力。建國後李先念到地方擔任要職,陳錫聯一直在軍隊發展,他們可以說是相互見證成長的老鄉、老戰友了。
因此葉帥在提出陳錫聯時,李先念肯定陳錫聯是信得過的人。接下來在政治局重要成員的謀劃和配合下,陰謀集團被粉碎,當這個消息被正式公開後,舉國歡慶,代表著特殊年代徹底過去。這個歷史性的勝利是眾多老革命將領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們在特殊時期力挽狂瀾,使政權牢牢地掌握在人民的手裡。
像李先念、陳錫聯等這樣從革命時期走過來的將領,他們的心中始終有黨和人民,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在關鍵時期他們沉著冷靜,頂著壓力和風險與陰謀集團作鬥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鬥爭中、在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