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印度洋出海口,中國的嘗試為何失敗了?

打通印度洋出海口,中國的嘗試為何失敗了?

在全球國土面積前四的國家中,美國是瀕臨太平洋、大西洋的“兩洋國家”。加拿大、俄羅斯的國土更是聯通了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北冰洋。中國陸地面積全球第三,但國土位於太平洋西岸,出海方向過於單一。

中國歷史上有多個強盛的大一統王朝,但受地形和經濟模式制約,從秦漢到唐宋,中國封建王朝的控制區集中在太平洋一側。

▲盛唐亦是如此

外加古代雲貴高原存在獨立政權,中原封建王朝西南邊境到印度洋的距離,始終在1000公里以上。

元朝建立後,在蒙古鐵騎強大戰鬥力和商品經濟、對外貿易不斷發展的推動下,元帝國開始不斷向外擴張,在雲貴高原和緬甸周邊進行地緣佈局,一度將實控區推進到距離印度洋海岸不足200公里的地區。

▲緬甸通向印度洋

1286年,元朝政府在緬甸設立緬中行省,第一次將控制力輻射到緬甸。但僅過了四年,緬中行省就被裁撤。

緬中行省真的讓中國獲得了印度洋出海口嗎?緬中行省裁撤後,中國封建王朝真的放棄了對緬甸的控制嗎?

▲14世紀初,蒙古人控制的土地



滇緬之路

經由雲貴高原進入緬甸,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向印度洋沿岸擴張影響的最佳路徑。

先秦時期,雲貴高原存在著一些地方政權,阻隔了中原王朝與緬甸的直接聯繫。秦朝建立後,夜郎、滇國等政權先後臣服,中國在雲貴高原的地緣拓展,為中緬交流奠定了基礎。

▲秦朝地圖

《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中緬在公元前2世紀產生了陸路貿易聯繫。隨著發端於四川,並最終進入緬甸境內的“蜀身毒道”不斷完善,中緬的政治、經貿交流日益密切。

公元69年,東漢軍隊攻滅衰牢政權,將滇西和緬北納入勢力範圍。同年東漢在今雲南保山設立永昌郡,彼時緬甸境內有大量割據小政權,東漢以永昌郡為窗口,接受一些緬甸政權的朝貢,建立了中緬之間最早的宗藩關係。

▲東漢控制了緬北

公元220年,緬甸境內的驃人建立了驃國政權,中國則三國分立,之後的南北朝亂世更是影響到了中緬的交流,驃國則不斷發展壯大,控制了今緬甸的大部分地區。直到公元7世紀唐朝建立後,中緬的宗藩關係再度恢復。

仰慕於唐朝的強盛,驃國多次遣使入貢。但對於唐朝來說,中緬宗藩關係面臨一個巨大威脅,那就是控制雲南的南詔。

▲驃國

對於古代封建王朝來說,雲南距離中原太遠。當地的高原山地地形也限制了交通發展,使中原王朝很難將控制力輻射到整個雲南。數量眾多的少數民族也讓雲南的漢化進程舉步維艱,極容易形成反抗中央政權的割據勢力。

公元738年,曾臣服於唐朝的烏蠻在雲南北部割據自立,實力最強的南詔統一相鄰的五大部落(並稱“六詔”)。唐朝則在不久後爆發安史之亂,南詔乘勢做大。唐朝與南詔為爭奪雲貴高原,乃至老撾、越南北部的控制權而不斷爆發戰爭。

▲南詔

10世紀初,南詔和唐朝相繼滅亡,中原進入五代時期,白族建立的大理國則取代了南詔,成為雲貴高原的新霸主。

此時緬甸內部也在發生劇變,8世紀初從青藏高原南下進入緬甸的白狼羌(古羌人的一支),於10世紀征服了伊洛瓦底江流域的驃人、孟人等民族,通過融合當地土著民族形成了如今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

▲緬族是緬甸主體民族

公元1044年,緬族建立蒲甘王朝。中國正值北宋,宋朝無力在雲貴高原取得突破,對緬甸的影響也十分有限。

13世紀初蒙古人崛起,先後消滅了西夏、金國、西遼等政權,控制了華北、新疆和青藏高原,為南下華南和雲貴高原做好了準備。

▲蒙古崛起

自1244年起,蒙古對大理國發動了試探性進攻。1251年,大理皇帝段祥興去世,大理的政權更迭讓蒙古人看到了機會。

1252年,忽必烈奉大汗蒙哥之命,率十萬大軍攻打大理。大理相國高泰祥將勸降的蒙古使者處死並將其懸屍於樹上,以示抗爭到底,大理軍與蒙軍隔金沙江對峙。

1253年,蒙軍乘坐革囊和皮筏渡過金沙江,一路南進並攻破大理國都。次年,蒙將兀良哈臺俘獲大理皇帝段興智。

▲忽必烈滅大理

大理國的滅亡,就此終結了雲南地區500我年獨立政權的歷史,蒙古勢力向西南延伸,不僅從西南包抄南宋,也為日後進軍緬甸奠定基礎。

平定大理初期,忽必烈為穩定當地局勢,沿用了大理國的行政架構,任命大理末代皇帝段興智為大理總管,子孫世襲罔替。

1260年,忽必烈在汗位爭奪戰中勝出,成為蒙古帝國第5代大汗。長年負責漢地事務的忽必烈決定借鑑漢人的行政經驗,將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事務統歸於中書省。在地方上設置行中書省作為行政機構,簡稱行省。行省制度的開創,豐富了中國行政管理體系。

▲元朝行政體系

1271年元朝建立,忽必烈接連兩次遣使緬甸要求其歸順。緬甸無視了元朝的要求,甚至派兵入侵滇西,擄掠當地土司。當時元朝急於吞併南宋,無心對付緬甸。

元朝建立後,在中國境內先後設置十餘個行省,其中就包括1275年在大理故地設置的雲南行省。

雲南行省設立後,考慮到雲南此前500餘年作為獨立政權的歷史,外加當地複雜的地形和民族現狀,忽必烈任命五子忽哥赤為雲南王,在雲南採用藩王出鎮-行省統轄的格局,這種雙保險制度在內地行省並不多見。

▲雲南行省

元朝不斷完善行政區劃架構,強化對雲貴地區的實際控制。滇西大量少數民族,或是畏懼或是仰慕,紛紛臣服於雲南行省的管理。

元朝的行為惹惱了統治緬甸的蒲甘王朝,在蒙古崛起之前,緬甸與大理之間曾長期爭奪緬北和滇西的勢力範圍,兩國體量大致相同,互有勝負。

▲緬甸(蒲甘王朝)和大理體量相同

蒙古吞併大理後,緬甸的鄰居從實力相近的大理,突然變成了巨無霸一般的蒙古帝國,緬甸蒲甘王朝感受到巨大的威脅。

元朝加強了對滇西的實控,打亂了蒲甘王朝向北擴張的地緣佈局。緬甸開始頻繁侵擾雲南邊境,元緬戰火就此點燃。

▲蒙古吞併大理,打破了地緣均勢



征伐緬甸

1276年,元軍攻破南宋都城臨安,南宋對華南地區的統治宣告瓦解,殘存的南宋小朝廷只得在東南沿海不斷躲避元軍追擊。忽必烈準備騰出手來,對屢次騷擾雲南邊境的緬甸蒲甘王朝施以顏色。

1276年,忽必烈下令在雲南行省境內設立徵緬行省(又稱:雲南徵緬分省)。徵緬行省沒有直接管轄的土地,僅作為征伐緬甸的軍事準備機構,由雲南王以及雲南行省長官全權管理。

▲行省主要負責地方行政,徵緬行省卻是軍事機構

沒等元朝出手,緬甸人倒迫不及待地打上門來。1277年4月,緬軍4萬餘人侵入滇西。駐防元軍以少勝多擊退緬軍。至當年10月,緬軍潰退出境,元軍因天氣炎熱外加主力正在江南滅宋,因而放棄追擊。

1279年,元軍在廣東崖山消滅了南宋最後的抵抗力量。一統華夏的元世祖忽必烈有了更大的野心,意圖繼續擴大元帝國疆域。

▲滅宋之戰

1280年,元朝在屬國高麗境內設立徵東行省,負責遠征日本。徵東行省長官由高麗國王兼任,自闢官署,屬於一個特殊的行省架構。但元朝征伐日本的船隊遭遇颱風,登陸日本的少量元軍被日軍打敗。

“徵東”受挫,忽必烈決定調整戰略,對元朝來說,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打消了蒙古鐵騎進軍印度的想法,周邊未征服的地區大都位於今天的東南亞。

▲徵東行省

兩宋之後隨著海上貿易的不斷擴展,商船帶來的可觀利潤成為元朝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從泉州、廣州等港口出發的商船在進入西亞等地前,必須經過東南亞。

向東南亞擴張,符合元朝地緣利益。而緬甸作為元朝的陸路鄰國,境內有玉石、木材等產出,征伐緬甸不僅可以緩解雲南的邊境壓力、強化地區霸權,還能夠獲得經濟利益,可謂一石三鳥。

▲中南半島地形圖

1282年,忽必烈任命宗王相吾答兒、右丞太卜、參知政事也罕的斤分道徵緬,統歸雲南王也先帖木兒(忽必烈之孫)節制。

1283年冬,元軍攻陷緬甸北方重鎮江頭城,擊殺緬軍萬餘人。緬王那臘底哈勃德聞報大驚,可他仍然拒絕投降。緬王命人拆除了大量佛塔,將磚石用於構建首都蒲甘的防禦設施,意圖抵抗元軍。

▲蒲甘古城

見緬甸毫無降意,元軍繼續南下,於1284年初佔領緬甸太公城。太公城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游,距離緬甸當時的首都蒲甘僅百餘公里。

自太公城向南地勢平坦,元軍還可以藉助船隻沿伊洛瓦底江南下,不日便可到達蒲甘城下。聞聽太公城陷落,緬王那臘底哈勃德慌忙逃往達拉(今緬甸德拉)。

▲元軍向緬甸進軍(圖片@無骨者伊瓦爾)

國土淪喪,國王出逃,緬甸國內亂成了一鍋粥。特別是緬甸南方的白古(今緬甸勃固)長官阿哈摩曼割據自立,控制了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阿拉幹人也脫離蒲甘王朝統治,控制了緬甸西部沿海。

緬王那臘底哈勃德因為怯戰,被冠以稱號德由披敏,意為“對蒙古軍怯戰逃跑的王”。

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正式下令,曾經作為軍事準備機構的徵緬行省,在緬甸就地改組為緬中行省,負責管理緬國。

▲緬中行省上線

元朝向緬中行省派出平章政事、達魯花赤等官員,儼然將其看做元朝領土的一部分,與元朝設置在朝鮮半島的徵東行省並不相同。

緬中行省設置當年,逃亡在外的緬王遣使元軍,同意納款乞和。元軍准許其返回都城蒲甘,可緬王在半道被兒子底哈都毒殺,忽必烈擔心有變,元軍隨即攻破蒲甘城,徹底掌控了緬甸局勢,元緬戰爭結束,元軍大部撤退回國。

▲元軍不太適應緬甸溼熱的氣候

戰後,元朝的緬中行省負責管轄蒲甘王朝的全部領地,老緬王的兒子㤭苴被扶持成傀儡。元朝撤回了緬中行省的外派官員,模仿徵東行省的模式,由蒲甘王朝負責緬中行省的運營。

元緬戰爭後,統一的蒲甘王朝已經消失。緬甸沿海地區,自西向東被阿拉幹(今緬甸若開邦)、白古(今緬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八都馬(今緬甸孟邦、克倫邦)控制,緬中行省(蒲甘王朝)的實際管轄範圍僅限於緬甸中部。

但元朝通過控制緬甸中部,其勢力範圍的西南邊緣貼近若開山脈,距離印度洋沿岸不足100公里。

▲蒲甘淪為元朝傀儡(圖片@無骨者伊瓦爾)



帝國迴響—印度洋布局

緬中行省最初是為征服緬甸做準備,元緬戰爭後蒲甘王朝臣服於元朝,緬甸各政權紛爭不斷,元朝不願在此繼續投入人力物力,緬中行省失去了存續的意義。1290年6月,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裁撤緬中行省。

緬中行省作為地方行政機構,僅存在了4年。但行省裁撤後,元朝繼續在緬甸保留強大影響力,蒲甘王朝仍是元朝的傀儡。

▲異地復原的元朝皇宮正殿——大明殿

根據元緬宗藩關係,緬國必須遵循蒙古傳統,滿足成吉思汗以來定製的“六事”要求,即“凡內屬之國,納質、駐軍、輸糧、設驛、編戶籍,置長官”。

從1286年蒲甘王朝乞降,緬甸開始按時派遣王世子到大都(今北京)朝見元朝皇帝。1297年,緬王更是親到北京,朝拜當時在位的元成宗鐵穆爾。

▲元成宗

雖然《元史》中沒有關於緬甸王子來北京當人質的記載,但卻留下了“留質雲南”的記錄。考慮到雲南行省直接負責對緬甸的管控,這種安排也算合理。

緬甸作為藩屬國,還需要按時向元朝進貢馴象、珠寶、舍利、糧食,並服從元朝的軍役安排。

▲緬軍要受元朝調遣

《元史·怯烈傳》記載“總兵三千屯驃國”,說明為防止緬甸脫離控制,元朝在緬甸境內保有一定數量的駐軍。

雲南到緬甸首都蒲甘之間,元朝設立了15處驛站,強化了緬甸與雲南的聯通。元初使用的中統鈔也在緬甸流通,緬甸境內還設有多處兌換中統鈔和緬甸地方貨幣的機構。

▲元朝驛站系統

中國的封建帝王缺乏海權意識,但隨著造船技術的提升和國際貿易的發展,許多華南出發前往西亞、南亞的商船,會選擇停靠在緬甸沿岸。

元朝航海家汪大淵就曾在遠航中到過緬甸南部,並在其著作《島夷志略》中留下大量記述。

▲汪大淵兩次遠航

緬中行省和日後被元朝控制的蒲甘王朝,沒能直接管控緬甸沿海地區。但元朝通過地區影響力,大力發展了緬甸南部的海上航路。以針路(今緬甸丹老)、八都馬(今緬甸馬達班)、淡邈(今緬甸土瓦)三港為代表。

馬達班產象牙,土瓦產草藥,丹老產布。馬達班、土瓦是僅次於闍婆(爪哇)的胡椒產地,三地輸出商品種類繁多,價值不菲。緬甸南部進口總量也很大,對元朝的海外貿易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三處港口位於緬甸南部

14世紀上半葉,蒲甘王朝在戰亂中滅亡,元朝通過扶持緬甸其他勢力,維持在緬甸中北部的影響。

元朝在緬北、緬中建立宣慰司、軍民府等機構,這些機構大都由兵部管轄,元朝藉此將緬甸中北部儘可能保留在元朝的宗藩行政體系內。

▲裁撤緬中行省,元朝仍控制緬甸中北部

例如元朝於1339年設立邦牙宣慰司,加強對緬甸中部的控制,可此時元朝已近末年,國力衰退的元朝在1342年裁撤了該宣慰司。

14世紀中葉,持續的天災外加元朝貴族的盤剝,最終引發了規模龐大的農民起義。朱元璋在起義者中脫穎而出,建立明朝。

1368年,明軍攻入大都,元順帝逃亡漠北,元朝滅亡。蒙古人的主要勢力雖然了退回塞外,但仍控制遼東、西藏、雲南等地。

▲明朝統一戰爭

1382年,明軍進入雲南,元緬宗藩關係被明朝繼承。

14世紀末,控制緬北滇西的是麓川政權,而緬甸中部是撣族人建立的阿瓦王朝、南部則是勃固王朝等割據政權。

日益強大的明朝成為諸多緬甸割據政權眼中的“靠山”。1389年,麓川遣使入貢,被明朝納入勢力範圍。1394年,阿瓦嚮明朝稱臣,明朝在其境內設立緬中宣慰司。

▲明朝在東南亞設置一堆宣慰司

到永樂初年,緬甸及中南半島許多國家選擇依附於明朝,明朝乘勢在緬甸等地設置大量宣慰司,特別是1406年,統治伊洛瓦底江口的勃固王朝向明臣服,明朝在其境內設立大古剌宣慰司,名義上獲得印度洋出海口。

鄭和下西洋時曾經過緬甸,《鄭和航海圖》記錄了答那思裡、北暹、打歪、八都馬等16處緬甸港口。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海外探索的絕唱

受到元末戰爭等因素影響,明初全國白銀存量僅1億多兩,無法支撐商品經濟和紙鈔制度,明初索性恢復到以物易物的傳統經濟,完全失去了發展海外貿易的積極性。

15世紀中葉後,明朝因實力衰減,開始收縮勢力範圍,外加明朝的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緬甸的重要性大幅下降,多處的宣慰司名存實亡。

▲緬甸恢復統一

與此同時,緬族建立的東籲王朝因地處緬甸南部,躲過了大量戰亂,16世紀後強盛起來。

明朝的撤出給緬甸留下了一定的勢力真空,東籲王朝趁機填空,於1555年再度統一緬甸,明朝勢力徹底退出緬甸。

明清易代後,南明的永曆帝在被清軍擊敗後退入緬甸,被東籲王朝俘獲並交給清朝。緬甸人的舉動並不代表他們臣服了清朝。相反,清朝時期,中緬在緬北滇西的地緣角力愈發激烈。

▲18世紀中葉的遠東

18世紀中葉緬甸東籲王朝滅亡,短暫的內戰後,緬族又建立了更為強大的貢榜王朝。中緬在緬北的地緣爭奪最終引發了1762-1769年的清緬戰爭。

清朝在付出巨大傷亡後擊敗緬甸,將其納入朝貢體系,但無法對緬甸施加實際影響。

19世紀末,英國通過三次英緬戰爭,將緬甸完全納入殖民體系。緬北也徹底劃入緬甸,中緬邊界基本定型,中國離印度洋漸行漸遠。

▲20世紀初,緬甸被劃入英屬印度

19世紀末,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崛起成東亞霸主。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戰爭爆發後,日本憑藉優勢陸海軍,很快佔領了中國東部沿海各大主要港口。

當時的國民政府急需外部援助以對抗日本,面臨海路被掐斷的狀況,由雲南聯通法屬印度支那和英屬緬甸的滇越鐵路、滇緬公路成為給中國輸血的大動脈。

▲滇越鐵路

1940年,納粹德國擊敗法國,日本趁機要挾法國,獲得了越南北部的駐軍權,滇越鐵路被切斷,滇緬公路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滇緬公路耗時1年有餘,於1938年底修成,前後動用數十萬民工。公路從昆明出發,一路向西延伸1453公里,抵達緬甸臘戌,接通緬甸境內原用聯通網絡,直達緬甸第一大港口——印度洋岸邊的仰光。

▲修築滇緬公路

日本出動轟炸機轟炸滇緬公路,造成沿線數萬中國軍民傷亡。面對日本航空部隊的威脅,滇緬公路的貨運總量從1939年的2.7萬噸提升到1941年的13.2萬噸。從印度洋而來的戰鬥物資,為中國抗擊日軍侵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滇緬公路為中國聯通了印度洋

歷史大勢浩浩湯湯,元朝設立緬中行省,是中國封建王朝在西南方向的一次創舉,元緬戰爭也讓元朝獲得了地緣突破。

緬中行省裁撤後,元朝仍與緬甸保持了密切的宗藩關係。雖然無法直接控制緬甸沿海,但能保持足夠的影響力,不失為一次有益的嘗試。

▲元朝雖短,仍留下了不少遺產

隨著海權思想的發展,如今印度洋對於中國的重要性愈發重要,特別是中國大量的能源進口都來自印度洋地區。

為確保能源、貿易等利益,中國加強與巴基斯坦、緬甸等印度洋國家的合作,通過建設中巴經濟走廊,開發皎漂港,增強中國在印度洋沿岸的影響。

從富饒的波斯灣到忙碌的馬六甲,今日的印度洋依然是充滿生機與活力。在這裡,仍少不了中國人的角色。

▲中巴經濟走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