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影傳神”:傾聽50位藝術大師的心靈獨白

“心影傳神”:傾聽50位藝術大師的心靈獨白

自畫像是肖像畫的特殊類別,不僅記錄了畫家的容貌形象,也為研究其時代風格、社會文化提供了珍貴資料,更是畫家精神世界的自我呈現與表達。近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意大利駐華大使館、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攜手推出的“心影傳神——烏菲齊美術館藏大師自畫像展”,為首都市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 展廳現場,圖為《伊麗莎白·維熱-勒布倫自畫像》。中國文化報記者 盧旭 攝

揭示“自我”與“現實”的主題

烏菲齊美術館位於文藝復興的搖籃、歐洲著名藝術中心佛羅倫薩,素以收藏諸多繪畫巨匠之作聞名於世,蔚為大觀的藏品使其在西方藝術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自畫像系列藏品是烏菲齊美術館核心館藏之一。烏菲齊美術館館長史艾克直言:“烏菲齊美術館收藏了1800多幅自畫像作品,在國際藝術界舉世無雙。”“心影傳神——烏菲齊美術館藏大師自畫像展”正是從烏菲齊美術館的館藏中精選出文藝復興至當代的50幅畫作,包括拉斐爾、提香、魯本斯、倫勃朗、安格爾、莫蘭迪、夏加爾、草間彌生、蔡國強等50位藝術大師的自畫像,向中國觀眾展現藝術史上眾星璀璨的光輝。

“直面藝術家們的面孔是一個機會,能讓參觀者停下來,思考這些畫像的質量和內在的力量,由此與過去和現在的大師進行一次直接的對話。”史艾克說,通過這樣的“對話”,觀眾不僅得以瞥見藝術家自身容貌形象的再現、精神世界的表達,而且得以探尋畫家所處時代與社會文化的珍貴線索, 揭示有關“自我”與“現實”的永恆主題。

▲ 展廳現場,圖為《拉斐爾自畫像》。中國文化報記者 盧旭 攝

本次展覽按照時間順序為線索,展覽開場即直奔“高潮”——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的自畫像領銜出場。中國國家博物館國際與藝術展覽總監潘晴介紹:“這張《拉斐爾自畫像》是拉斐爾最著名的畫作之一,創作於1504年前後,是拉斐爾在佛羅倫薩生活時所繪製。畫家當時二十出頭,風華正茂,披著栗色的長髮,面龐俊美而憂鬱,幾乎是拉斐爾的‘標準照’。”經科學研究證實,拉斐爾創作這幅畫時未打草稿,一氣呵成。“這幅畫之所以意義重大,也在於它的流傳有序,烏菲齊美術館對於自畫像的收藏更是起始於以這幅畫為代表的那一批畫作。” 潘晴說。

展覽中同樣極負盛名的畫作還有《詹洛倫佐·貝尼尼自畫像》。作為才華出眾的雕塑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舞美設計師,詹洛倫佐·貝尼尼是歐洲17世紀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大多與顯貴或教皇宮廷委託有關,塑造出羅馬巴洛克風格的雛形。貝尼尼的這幅自畫像生機勃勃、情感豐沛,畫中人目光深邃,嘴巴微張,似乎在與觀者對話。

藝術家的“視覺自傳”

在本次展覽中,《彼得·保羅·魯本斯自畫像》是46歲的畫家處於事業巔峰時期的創作。畫中魯本斯呈3/4側身角度,絡腮鬍勾勒出面部輪廓,頭戴寬簷帽遮蓋脫髮,頸上戴一條金項鍊,彰顯其尊崇的社會地位,這是奧地利統治者和丹麥國王授予他的榮譽。

同樣創作於功成名就之時的是《迭戈·委拉斯凱茲自畫像》。對於這幅畫,委拉斯凱茲採用了一種類似攝影的表現技巧,從非正面仰角描繪,使人物似乎傲慢逼視著觀眾從而體現其威嚴。畫作昏暗的色調中有銀光閃現,那是貴族騎士的寶劍和一把能打開皇室大門的鑰匙,暗示了1652年國王授予藝術家尊貴無比的“皇宮高級內侍”頭銜。

走入展覽的後半段,觀眾不難發現,近現代的藝術家不再追求具象寫實。與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時期相比,喬治·莫蘭迪、馬克·夏加爾、草間彌生和蔡國強等藝術家的自畫像作品在自我表達的方式上更加多樣化。

在《喬治·莫蘭迪自畫像》中,35歲的莫蘭迪身穿襯衫和馬甲,目光專注,彷彿全神貫注於用平淡柔和的色調將自己的形象轉化到畫布上。他的手中拿著繪畫工具,分別是標有日期、簽名的調色板和一些畫筆。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策展人亞歷桑德拉·格里福表示,在莫蘭迪的畫作中,水瓶、花瓶和杯子等日常物品構成了一個寧靜安逸的家庭空間,它們通過多種形式的變化反覆出現,在不明顯卻可以察覺的光線籠罩下,營造出靜謐安逸的氛圍。

草間彌生則通過自畫像將自己展現為超越俗世教條、永不屈服的形象。她通過極具特色的“波點”構建自己的臉龐和上半身,並搭配畫作背景裡的網格狀圖形。草間彌生曾說:“我從小時候就開始喜歡用錘子打碎玻璃、鏡子和盤子。”支離破碎的內心世界被黏合在一起,在畫框裡重新組合。

展覽中的《蔡國強自畫像》則是用藝術家的標誌火藥在紙面左下角炸出了一幅肖像,畫面中他的眼睛望向右上方——天空中綻放的煙花。現實中,蔡國強正是憑藉瑰麗壯觀的煙火藝術表演而蜚聲海內外。

藝術家們通過這些親手繪製的“永恆”與觀眾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他們的凝視穿越畫框,訴說著歷史與自我。

360度全方位藝術體驗

為了豐富觀眾的觀展體驗,本次展覽還特別搭建了沉浸式光影體驗部分,為觀眾提供了夢幻般的藝術光影場景。此部分以“14世紀到17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為主題,用數字技術展示烏菲齊美術館收藏的數十件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雕塑等藝術珍品,包括波提切利、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提香等文藝復興大師的傑作。

“觀眾走進這裡,就彷彿走進了烏菲齊美術館。高分辨率的投影和為展覽專門譜寫的音樂帶給觀眾走入文藝復興時期畫中世界的感官體驗。”潘晴介紹,該部分通過360度全息投影融合技術,打破傳統的靜態“畫框式”觀看方式,將這些經典作品進行“解構再創造”數字化高清重現,使名作栩栩如生,以光影流動的形式重新演繹大師作品。

展廳現場還提供觸摸互動裝置讓觀眾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成就進行深度探索,通過這種富有表現力的寓教於樂的交互形式,使得整體展示更具科技感。在亞歷桑德拉·格里福看來,實物展示和沉浸式體驗相結合的展示方式,使中國觀眾不出國門就能欣賞烏菲齊美術館的館藏精華,在近距離欣賞藝術家“不朽的面容”後,“身臨其境”與他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上線的國博虛擬數智人“艾雯雯”成了本次展覽的數字講解員,數智人帶來的交互體驗讓大眾得以用更年輕、更時尚、更科技的方式瞭解歷史文化。潘晴坦言,未來,中國國家博物館將不斷創新展覽展示,開發更多的體驗形式,為觀眾帶來更多、更豐富的觀展體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