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23年會在京舉行

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23年會在京舉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主持開幕式。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朱高磊/攝


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高翔致辭。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朱高磊/攝

高翔指出,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引擎。中國作為文明古國,不僅是世界上城市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而且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城市文明,曾經引領人類城市文明發展數千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一大批城市迅速崛起,創造了現代城市發展的世界奇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的城鎮化和城市發展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呈現出新形態。中國城市正逐漸從就業之所轉變為生活之地,不斷從追求大規模、高速度發展轉向追求高質量、高品質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美好城市,宜居是核心定位,韌性是基本要求,智慧是重要手段。三者相互聯繫、相互促進,構成了現代城市的基本特徵,也是美好城市的核心要件。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轉變城市發展方式,補齊公共產品短板,傳承城市歷史文脈,努力使人民群眾在城市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致辭。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朱高磊/攝

侯建國指出,宜居、韌性、智慧集中體現了城市現代化的重要特徵,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體現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科技是城市現代化的引擎,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城市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使城市建設質量更高、效率更高。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科技不僅賦能傳統服務,讓城市管理和諧高效,也在重塑現代化城市的文化和環境,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在未來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中,科技還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塑造城市新的繁榮和精彩。中國科學院擁有開展城市研究的機構和隊伍,期待與全國相關領域的機構和學者一起,持續加強城市環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資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促進科技與人文協同,為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建設和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曼青致辭。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朱高磊/攝

吳曼青表示,中國城市百人論壇自創辦以來一直緊密圍繞我國城鎮化相關重大問題開展研討,已經成為我國城市領域引領理論創新、服務政府部門決策,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最具權威性的智庫平臺之一。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開啟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關鍵一年。本次論壇聚焦“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的宜居、韌性與智慧”這一主題開展研討,十分必要也十分及時,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行動。中國工程院歷來高度關注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圍繞國家重點區域發展和重大戰略部署開展戰略諮詢研究,為中國城市現代化建設提供智能而高效的技術智力支撐。今後中國工程院將充分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強化科技戰略諮詢,發揮多學科、跨部門、跨行業的綜合優勢,不斷探索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城市路徑及方案,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順利推進持續注入動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秦海翔作主旨演講。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朱高磊/攝

秦海翔表示,當前,我國城鎮化發展步入中後期,城市建設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城市更新行動是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美好生活空間的民生工程,也是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的發展工程。下一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加大工作力度,持續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在宜居城市建設方面,將聚焦居住品質提升,提高住房建設標準,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在韌性城市建設方面,將以新時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實現城市安全風險防控;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將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大力推進基於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城市百人論壇成員、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城市發展領域專家學者約100人參加論壇,圍繞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城市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城市規劃與城市治理、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議題展開研討。與會者認為,作為聚集人口、資源、產業的重要平臺,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城市發展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當前,中國城市發展既面臨一定挑戰,也迎來了歷史機遇。一方面,伴隨前期大規模、快速度粗放式城市建設和人口集聚,不少城市出現了交通擁擠、環境汙染、生態脆弱、住房緊張、災害頻發等“城市病”。另一方面,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城市治理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強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的融合與對話,通過多學科交叉和跨學科合作,助推新時代城市發展,不斷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努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承辦。

編輯:水 壽
校審:子 玪
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訂閱號
歷史中國微信訂閱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