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積極防治老年慢性病
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會加劇耳鳴、耳聾發展。平時不要用堅硬工具挖耳朵,感冒時不要用力擤鼻涕,患中耳炎要徹底根治。
2 注意飲食和鍛鍊
儘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戒菸酒,避免接觸環境噪聲。經常按摩耳部及鼓膜可改善耳部血液供應。
3 加強心理治療與心理諮詢
耳鳴會使患者發生心理障礙,而心理障礙又可加重耳鳴症狀。因此,老年耳鳴患者應主動向耳鼻喉科專家諮詢,如耳鳴以後是否會聾,是否會引起嚴重的腦神經疾病等。一方面能對自身症狀有正確認識,擺脫沉重的心理負擔;另一方面穩定情緒、面對現實,對耳鳴採取包容的態度,做好與耳鳴長期共存的思想準備。
4 生物反饋療法
生物反饋療法的主要作用是緩解患者的緊張狀態和應激狀態,使耳鳴患者能夠有意識地調整自身的功能狀態,有效地保持放鬆,包括精神和體力的鬆弛。該療法對耳鳴的響度本身並無直接影響。
5 掩蔽療法
即用一定頻率和強度的噪聲來掩蔽耳鳴,臨床上有一定療效。也可以採用聽音樂進行掩蔽,選患者最愛聽的音樂,把音量控制在剛可掩蔽住耳鳴時的最低強度,亦有一定效果。
另外,對於老年耳鳴的防治有幾點還需要特別強調👇
首先應去醫院檢查,儘可能明確病因,並進行病因治療。
病程不到3個月,可採用藥物治療,爭取使耳鳴消失。病程4個月~1年,可採取上述方法治療。病程1年以上的耳鳴,要使耳鳴消失比較困難,則可採用心理治療和習服療法使患者儘快對耳鳴產生適應。
患者應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對耳鳴有充分的包容,在排除重大疾病隱患的前提下,放下心來,放鬆情緒。
耳鳴較重時應主動轉移注意力,做一些有聲響的活動,如聽音樂、看電視、聊天、甚至打牌等,千萬不要一個人呆在安靜的房間裡。
切忌病急亂投醫、輕信廣告宣傳,這不僅費錢費力,而且一無所獲。
通過上述努力,多數人可在半年左右達到對耳鳴的適應,即雖仍有耳鳴,但已產生適應,耳鳴對患者已不構成影響或威脅。如果達到這種效果,就可以稱作治癒。
圖片來自網絡,用於非盈利目的,
如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未能及時訂閱2023年1、2、3期的讀者,可關注健康指南微信公眾號後點擊“健康服務”-“雜誌訂閱”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