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時尚:本次來參加Fendi藝術展覽的感受?曾黎:我覺得這次的展覽讓我耳目一新,覺得有一種傳統與時尚的這種碰撞的火花,特別是彝族的那些算是匠人的那種手藝,他們對待工藝的那種精湛以及細膩的針法,是讓我非常的佩服的,而且這次主題hand in hand,就是想讓大家去感受到那種傳統的藝術,以及傳統的工匠藝術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那種美。
2023年5月16日,永遠鍾情於意大利手工藝的FENDI宣佈在北京Temple東景緣舉辦FENDI Baguette ‘hand in hand’匠心藝術展。此次展覽是繼羅馬意大利文化宮、東京原宿表參道後的第三場‘hand in hand’主題紀念展,由FENDI聯合彝族策展人、歌手吉克雋逸,策展人、收藏家、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JINGART 藝覽北京和DnA SHENZHEN聯合創始人Kylie Ying女士共同呈現,為手工藝者、藝術家們搭建了表達的舞臺,使得FENDI的各類創意交流與藝術合作的結晶得以宣揚。
作為一項於2020年在意大利啟動並逐漸擴展至全球的手工藝夥伴合作項目,面向草根的‘hand in hand’ 集結了眾多頂尖手工匠人與手工藝工坊,運用各地本土特色手工技藝從藝術品(objet d’art)高度重新詮釋1997年由FENDI男裝創意總監Silvia Venturini Fendi設計的標誌性Baguette手袋。‘hand in hand’代表地方手工藝人與FENDI工匠的邂逅,雙方在這場獨特的合作中通過多種極為寶貴的古老手工技藝打造別具一格的珍品。在製作FENDI工藝品的同時,“手牽手”構建起更為重要的強大人際關係網,為保護和傳承意大利各地手工藝者的珍貴技藝、創造力與才思做出關鍵貢獻。
為慶祝FENDI Baguette ‘hand in hand’在中國開展,FENDI與中國西南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合作,邀請兩位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阿西巫之莫和勒古沙日合作開展該項目。阿西巫之莫自10歲起學習傳統彝族刺繡,現在是 "彝針彝線 "專業刺繡合作社的負責人。而勒古沙日,勒古在彝語中是 "工匠 "的意思,他的家族以銀飾製作技術聞名,至今已傳承至第14代。兩位匠人將藍色、綠色和水綠色的絲線繡在天鵝絨般的黑色面料之上,使用綠色的絲緞作為內襯,製作了一款Baguette手袋。在彝族文化中,黑色是大地的象徵,而綠色則代表著生長在山川江河周圍的茂盛草木。包身刺繡從自然中汲取圖樣,以象徵一切美好事物的索瑪花(杜鵑花)為主要刺繡圖案,結合多種繁複巧妙的針法,以獲得栩栩如生的觸覺效果。925純銀紋飾FF搭扣是由熔鍊過的白銀經多重複雜工序製成薄片或精緻的絲線,然後經由匠人巧妙的手工技藝被加工成精美立體的裝飾部件。最後,手袋點綴以垂吊筒穗、銀鈴等靈感源於彝族傳統華美銀飾的元素。
這款彝族特色手袋將在Baguette專屬沉浸式空間中與其他23款精選意大利版‘hand in hand’ Baguette手袋一同展出。這些手袋均來自意大利國內各大區–包括首期項目中的Abruzzo, Basilicata, Calabria, Emilia-Romagna, Friuli-Venezia Giulia, Lazio, Marche, Molise, Piemonte, Sardegna, Toscana, Umbria and Valle D'Aosta,和二期項目中的Abruzzo, Basilicata, Calabria, Campania, Emilia-Romagna, Liguria, Marche, Puglia, Piemonte, Toscana and Valle D'Aosta–由FENDI與本地手工藝者合作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