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到來,大部分人待在有空調的環境中很容易導致溼氣對人體的傷害,而且溼氣重有內溼和外溼之分,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趕走體內溼氣!
如廁時看大便
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衝好久才能衝乾淨。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溼了。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
洗漱時看舌苔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刷牙的時候
刷牙的時候有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這是有溼氣的症狀。
另外,常常感覺小腿肚子發酸、發沉等症狀也是有溼氣的症狀;吃飯的時候流鼻涕也是有溼氣的症狀。
避免呆在潮溼環境下
造成身體溼氣重,除了與身體調節有關,還和環境有關,長時間呆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下,容易造成溼氣進入到身體。
夏天因為炎熱,不少人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選擇睡在地板上,當然也會鋪著涼蓆或者是墊子,看起來能夠很好的降溫、去熱,卻不想,這樣做容易造成溼氣進入到身體中。
地板連接著地面,其中的溼氣非常重,容易進入到身體中,要是夏天長時間的在地板上睡覺,常常會有四肢痠痛的感覺。
調整睡眠
影響到身體溼氣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睡眠。
溼氣重,往往體現出脾虛,脾部運行失調會導致溼氣過重,常常會讓人感覺到頭重如裹、睏意重重。
千萬不要以為夏天睡覺很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有些時候,造成睡意重往往是因為溼氣重的原因。
調節飲食
當然,夏天祛溼最好的方式,無疑就是飲食了,合理的飲食,對於祛溼有非常好的幫助,但是,不合理的飲食,則會影響到身體的調節,造成溼氣過重。
小米
小米不含麩質,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於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適合排毒,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於美白。
吃法:小米海參粥
食材:海參兩個,小米半小碗,雞湯味濃湯寶半塊,小蔥兩根,姜,胡椒粉,鹽。
做法:
1、海參提前泡發,清洗乾淨。
2、鍋中放水,水開後放入洗好的小米,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煮到稍微粘稠。
3、放入海參,放入鹽和薑絲,再煮15分鐘。
4、最後放胡椒粉和蔥花調味即可。
黑芝麻
黑芝麻性味甘平,能補肝腎、潤五臟、潤燥滑腸。適合肝腎不足、頭髮早白、病後體虛等人士,亦治津液不足、腸道燥結等症。建議用作煲湯或煮成芝麻糊,煮時宜少下糖。
吃法:芝麻丸
配料:核桃仁、黑芝麻、枸杞子、五味子、杭菊花各等分,蜂蜜適量。制用法:共搗爛,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5g。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服。功效:滋陰,清熱。治療頭暈、眼花、失眠。
冬瓜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冬瓜除了是我們夏日常食用的蔬菜外,冬瓜皮、冬瓜子還是一種中藥,具有利水化溼的功效。歷代本草記載,冬瓜皮能治腫脹、消熱毒、利小便。冬瓜利水作用較強,容易水腫的人應該常吃。煮湯效果好,需少加鹽,淡食為佳。
吃法:冬瓜海帶湯
材料:冬瓜1塊,鮮海帶結100克,鹽適量。
做法:海帶結用水浸泡4小時,冬瓜去皮切塊。鍋中放油,倒入冬瓜翻炒2分鐘,加入適量的水,把海帶結放入同煮,小火燉至海帶結熟爛,出鍋前加鹽即可。
(2)冬瓜炒木耳
材料:冬瓜200克,木耳50克,蔥花、薑末、蝦皮、鹽適量。
做法:木耳洗淨,放入熱鍋中焯水後撈出瀝乾水,撕成小朵。冬瓜去皮後洗淨切片。鍋中放油,加入蔥花、薑末後煸香,放入蝦皮炒一下,把冬瓜倒入鍋中,炒至冬瓜變軟。最後把木耳倒入鍋中,加鹽,翻炒均勻,出鍋即可。
1、溼氣重的人不要吃太涼的事物。總體來說,寒涼、粘膩、不好消化的都要小心些,但具體食物要看做法和季節,比方植物中的瓜類,夏季適當吃無妨,入秋後其寒涼性比較突出;又比如雞平和微溫(而鴨相對來說認為偏陰偏溼),不過做得油膩的話,溼氣重的吃了雞一樣有一定的反應。
2、諸如此類例子很多很多,雖然食物的確有種種偏性,但是機械地說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並不妥,食物最好保持一定多樣性,不要過於偏食,只要注意其性質有所側重就行。所以正確的辦法是多去理解中醫說的“溼”是怎麼一個原理(從中醫原理的角度),然後再去研究你常吃得到的食物會是怎麼回事,這樣更有利於養生健康。
3、溼氣重的人不能吃甜食太多(甜少吃益脾、多吃駐溼),包括零食中都會含有甜的所以零食得少吃。可適量吃些辣椒發汗,脾最忌溼,所以可選擇薏米,茯苓,澤瀉,冬瓜,芡實祛溼健脾。另外,溼氣重的人要少思慮,思則傷脾。平常少食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