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柯大夫
食慾反映一個人對食物的需求情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健康狀況。食慾不好固然不妙,而食慾太好,有時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中醫認為,胃是腐熟水谷的臟器。所謂的腐熟,其實指的就是消化。在中醫理論看來,胃之所以能消化食物,與胃中的“火”有很大的相關性。
打個比方說,胃就相當於煮飯的鍋,胃中的“火”就相當於煤氣爐的火苗。如果胃中的“火”太厲害,鍋裡的飯就會加速煮熟,就會出現消化過度、要不停加水加米的情況,病人就會覺得餓,想吃東西。
這種情況,中醫稱之為“消谷善飢”。
造成胃火的原因有很多,總的來說,胃火分為實火和虛火兩個方面。
該怎麼治療呢?
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如果是實火,首先要減少熱氣、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攝入,並且調整情緒到比較平和的狀態,這時大多數病人的症狀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
此外,還可以用一些清胃火的食材調理。比如喝一些綠豆湯、荷葉湯、金銀花水,或是吃降胃火的蓮藕等食物,又或者喝一些胡蘿蔔甘蔗茅根水,這對胃火亢盛也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至於那些因為情緒不佳、肝火旺盛引起的胃火,則可以選擇喝菊花雪梨水來調理。
如果胃火屬於虛火,其調理的時間相對要比較長,因為要給胃補充一些津液。這些人平時可以用石斛、麥冬、玉竹等養陰的食材煲湯喝,以達到調補降火的作用。
如果很明確是因為勞累或熬夜所致的胃火亢盛,病人也可以選擇使用西洋參來養陰、清退虛火。
總之,如果有食慾過盛的情況,建議先去醫院請醫生辯證,再有針對性進行調理。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願你天天睡得香、身體棒!
編輯:欲覃故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