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陰火是指病性為陰寒而部分病證為火熱的病理概念。
多由飲食不節、勞倦過度,令元氣大傷,或寒溼陰邪外鬱,或生冷飲食內遏,令陽氣不得宣發透達所致。
萬友生教授是全國著名中醫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其對陰火理論有不俗創新和發展。
那麼臨床中哪些症狀屬於陰火表現呢?治療中又應該堅持什麼樣的治療原則呢?
下面,讓我們花上3分鐘,一起來看一下萬友生老先生對陰火理論的總結與發揮。
01
陰火的概念
陰火是相對於陽火提岀的病理概念。
此“火”指熱的現象,表現為發熱(高熱或低熱,多間隙性)、胃中灼熱、口乾口苦、舌糜、口瘡、牙齦腫痛、咽痛、便秘、尿灼、脈數等。
自覺煩熱、潮熱、面赤、皮膚紅斑癢痛、丘疹、衄血、咯血、紫癜、血壓升高等,也可以是陰火之象。
“陰”是指該熱象的病機本質,為脾氣、脾陽、腎陽不足,或溼邪壅中,或外寒束表。
即陰火指病性為陰寒而部分病證為火熱的病理概念。
即陽火的病性與症象均為熱,屬標本俱熱證;陰火則病性為寒而部分病症為熱,屬標熱本寒證。
李杲創立的陰火說,雖然肯定了脾胃元氣虛弱是陰火產生的根源,卻未能確立陰火相對獨立於陽火的概念。
02
陰火的病因病機及證治
陰火為病多由飲食不節、勞倦過度、七情鬱結、起居不慎等因,令元氣大傷;
或寒溼陰邪外鬱,或生冷飲食內遏,令陽氣不得宣發透達所致。
元陽不足何以會誘生陰火?
此因虛陽、虛氣、陰虛內鬱,兼受到生活不節、外邪侵擾等因素,虛性亢進、上浮外張,顯現出某些火象。
《內經•調經論》載有:“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燻胸中,故內熱”的陰虛生內熱機制,也是元陽、元氣不足產生陰火病機的一種闡析。
寒鬱於表、溼遏於中為何也可滋生陰火?
系由陰邪閉滯,導致肺氣或脾陽內鬱,亢而為火。
前者發為陰火虛證,後者發為陰火實證。
由此可見,無論陰火虛證或實證,裡陽被鬱是一個共同的重要病機環節。
李杲雖對脾胃陰火虛證作了深入探討和理論闡述,但對於腎虛陰火及陰火實證未能揭示昭然。
萬教授認為,臨床上常見陰火為病,在陽氣亢奮的表現之下其實質各有虛實的區別。
01
陰火虛證
《內經)雲:“陽氣者,煩勞則張。”是說煩勞即會引動陽氣亢奮的病理表現。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但若煩勞過度,元氣受損,則虛陽亢奮,向上、向外升浮,呈現低熱、口苦幹渴、不喜飲或喜熱飲等在表之虛性亢奮之象;
陽氣有損且其勢外張,則在內陰勝於陽,必伴有寒象,如身寒或惡風寒、乏力氣短、納少或納後腹脹、大便清洩或雖秘而質軟等;
舌胖嫩淡紅有齒痕、苔白,為脾胃氣虛,運化失職,溼濁內生,脈虛弱或遲,即或數大,亦必不耐重按。
此證病機多在脾胃,因脾胃為後天之本,無論飲食、勞倦、七情,皆首傷脾胃。
而脾胃虛弱日久,又可導致他髒不足而兼見多髒虛證,萬教授統稱為“脾虛陰火證”。
治宜補中昇陽為主,佐以寒降陰火。
此外,若腎陽虧損,龍火不能潛藏而向上、向外浮越,則統稱為“腎虛陰火證”。
其急危者如《傷寒論》之少陰格陽證、藏陽證,用通脈四逆湯重劑,回陽救逆兼通陽和陰、潛納陰火。
其緩者如腎陰陽兩虧、浮火上炎、口糜舌爛反覆難愈者,當予桂附八味丸溫陽益陰、補火歸元,緩緩圖之。
02
陰火實證
陽氣為陰邪所鬱,不得宣發而為火。
既包括內傷飲食生冷所致的陽鬱裡證,
表現為胱腹痞滿,隱痛、刺痛,噁心或嘔,大便溏洩,舌苔白膩或薄白,而見身熱、口乾苦、口瘡等症。
也包括外感寒溼陰邪所致的陽鬱表證,
除畏寒、體困、流清涕、痰液清稀、舌苔薄白或薄白膩、脈緊弦細等,又見咽痛、久咳、氣嗆,或咽喉乾澀有異物感,經久不愈,或鼻塞不通等症。
萬教授指出,臨床習用抗病毒之板藍根、牛黃治感冒發熱,造成表寒(溼)閉遏者不少,低熱久則不退,且無因可査。
若不知用昇陽散火、宣開肺衛法治之,終難向愈。
昇陽散火即昇陽醒脾散火法,主治陰邪所致陽鬱裡證,方如李東垣昇陽散火湯。
如溼滯食積明顯者,用溫燥除溼疏導法,如已故重慶名醫龔志賢之柴胡消食湯(由柴胡、黃苓、法半夏、蒼朮、茯苓、妙枳實、羌活、白芷、木香、山楂炭、瓜蔞仁、生薑組成);
宣開肺衛法主治寒溼外閉所致陽鬱表證,方如麻黃湯、三拗湯加桔梗;
寒溼重者可選用柴胡、黃苓、紫蘇葉、羌活、白芷等。
03
陰火陽火相兼證
陰火虛證日久氣損及血,陽損及陰,可兼見陽火虛證(即陰虛之火)。
陰火實證日久陽鬱化火,常可兼見陽火實證(即陽盛之火)。
更有陰火虛實相兼之證日久,陰血與陽氣俱虧,氣鬱與化火併存,形成陰陽虛實錯雜證。
如李東垣在《脾胃論》確立了甘溫除熱法以治脾虛陰火之後,又多處岀現合用甘寒或苦寒之法。
萬教授強調,兼氣鬱陰火實證時,可加辛溫藥以升散鬱火;
兼陰血虛之陽火虛證時,可加甘寒藥以養陰降火;
兼氣鬱化火之陽火實證時,可加苦寒藥以直折之。
務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03
病案舉例
彭某,女,77歲
2006年12月18日初診。
口腔潰瘍反覆發作,服新癀片後出現嘔吐、頭暈半月,伴牙痛,心慌,嘈雜,口乾,納差,二便尚可,舌淡、少苔,脈沉細弦。
中醫診斷:陰火,證屬脾胃氣陰不足。
治以清瀉脾陰之火,予參苓白朮散加減。
處方:
黨參、荷葉、竹茹、麥冬、石斛、姜半夏、茯苓、扁豆各15g,山藥、薏苡仁、谷芽各30g,木瓜、枇杷葉、炒白朮各10g
6劑,每天1劑,水煎服。
二診:服藥後症狀大為好轉,唯口乾,舌痛,舌淡尖紅、少苔,脈緩略弦。
治以健脾益氣養陰。
處方:
太子參、北沙參、茯苓、扁豆、石斛、麥冬、竹茹、蘆根各15g,烏梅、荷葉、枇杷葉各10g,慈茵仁30g,白朮12g
續服6劑,未再來診。後隨訪諸症已愈。
本文轉自:華醫世界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