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王阿姨患銀屑病(俗稱牛皮癬)後,最羨慕的狀態是可以在夏天穿上漂亮的裙子。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願望,卻成了奢望。
王阿姨患銀屑病已40載,從正規的皮膚病醫院,到電線杆上的“牛皮癬”小廣告,這些年她嘗試了各種治療方案,病情未見好轉,高血壓、糖尿病、哮喘又紛紛找來。因為哮喘的頻繁發作,有時合併感染讓她成為醫院急診科的“常客”。從2009年4月起,她幾乎每月都要“到訪”急診3-6次。
心理作用下的“不死癌症”
銀屑病被戲稱為“不死癌症”,是皮膚科常見的一種慢性複發性炎症性皮膚病,主要病理表現為表皮角質化過度及角化不全、棘層細胞肥厚、淋巴細胞浸潤及血管擴張等。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約有1.25億人受到銀屑病的困擾,而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有超過650萬的銀屑病患者。他們大多不能得到符合自身的治療,反而會出現如王阿姨一樣的併發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該疾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病因可由遺傳、免疫、感染及多種精神、環境因素共同導致。銀屑病患者病情反覆,治療效果差,病症終身跟隨,難以治癒,不僅在身體皮膚上折磨患者,由此帶來的精神狀態、自尊心受挫會成為壓倒銀屑病患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銀屑病主要是免疫功能紊亂失調引起的,如果治療不及時、不恰當會引發心血管疾病、‘三高’、關節炎、嚴重感染等繼發性疾病,也可能會影響其它臟器功能,導致肝解毒功能低下、損害胃腸功能,或引起眼部病變,增加糖尿病的併發症和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幾率等。”王阿姨的病歷也印證了這一點。混亂的治療導致她出現了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等併發性症狀,並在2016年還做了雙眼人工晶體植入術。
目前針對銀屑病的多種新藥正在招募臨床試驗患者,入組可免費用藥,獲得公立三甲醫院綠通和交通補貼。
如果你有用藥需求,請掃碼下方二維碼,添加綠色通道小助手諮詢報名:
銀屑病患者要忌口,但別盲目!
不管得了什麼病,除了吃藥打針接受必要的治療,很多人最關心的就是多吃點什麼好,又有哪些絕對不能碰,比如銀屑病患者群裡就經常流傳一句忠告:千萬不能吃發物!
注意日常飲食對於銀屑病患者也至關重要,不過同濟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史玉玲,曾經強調目前沒有任何循證醫學證據證明,吃了某種食物就會誘發銀屑病。患者平時可以觀察記錄自己的飲食,如果發現吃了某種食物後容易發病,就可以不吃或少吃,但不建議盲目忌口!
至於魚、蝦、蟹、雞蛋、肉等“發物”,不建議銀屑病患者一刀切地放棄這些食物,否則很容易導致營養失衡,身體免疫力一旦下降,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銀屑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通常認為是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還沒有徹底治癒的方法,所以患者往往面臨反反覆覆發作的困擾。
疾病發作往往伴隨一定的誘因,如果銀屑病患者在日常生儘可能儘量消除銀屑病的誘因,就可以有效減少或避免發作。感冒、壓力過大、吸菸、飲酒等都可能誘發銀屑病,患者平時要儘量避免這些不良生活習慣。
目前針對銀屑病的多種新藥正在招募臨床試驗患者,入組可免費用藥,獲得公立三甲醫院綠通和交通補貼。
如果你有用藥需求,請掃碼下方二維碼,添加綠色通道小助手諮詢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