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是學習中醫的必讀書之一。
本書選取最能體現《黃帝內經》理論體系的100個問題進行闡釋,每一個問題基本上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對該問題的闡釋,二是闡釋所依據的相關經典。內容上分為概念正名、陰陽之道、氣血陰陽、法於陰陽、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溼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百病生於氣10個部分。實為學習中醫、學習《黃帝內經》不可或缺的案頭書籍。
六氣按時序變化為常氣,太過與不及是淫氣。天氣感地氣,則五行有盛衰,人有虛實之病。六氣造成疾病,大多因為非其時序而有其氣,風攜其氣而動,外入六腑三陽經,內入五臟三陰經六腑。《說文解字•疒部》:“痺,溼病也。”張志聰:“痺,閉也。”受寒溼等陰邪造成的機體氣不通暢,閉阻甚至不仁麻痺等症狀叫痺。在六氣之中,又以厥陰風氣,少陰寒氣、太陰溼氣這三陰氣造成的閉阻不仁最多。風、寒、溼可以各自造成痺證,也可以合而造成痺證。《素問•痺論》以黃帝與岐伯的問答形式,討論了痺的病因是外感邪氣,造成疾病的機制是人的氣血不通,閉阻而為病。中醫對疾病的命名是“以處為名”,就是以邪犯的部位給疾病命名,或者以疾病的特徵命名。黃帝問:痺是如何產生的?風、寒、溼三氣雜合產生痺病。春風的功用是動,其性溫,溫是空氣不再凍手了。風邪偏勝為行痺;寒傷則痛,寒邪偏勝為痛痺;溼性濡,溼邪滯留不行為著痺。冬合水主腎,腎主骨,冬遇之為骨痺;春合木主於肝,肝主筋,春天被風、寒、溼傷於三氣所傷為筋痺;夏合火主心,心藏脈,夏天傷於此三氣為脈痺;至陰就是太陰,脾足太陰土溼是暑夏之後立秋至秋分的四之氣,其表胃足陽明,脾藏肉,故長夏傷於此三氣為肌痺;秋合金主肺,肺主皮毛,秋天傷於此三氣為皮痺。
風、寒、溼三氣非其時而至造成痺病,有筋痺、脈痺、肌痺、皮痺、骨痺,那麼,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五臟六腑痺呢?髒者,藏也,髒是藏於胸腔的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腎,五臟為裡與六腑以經絡相連絡,六腑之氣走三陽經,外通於天之六氣。膽應風風、小腸應熱、三焦應暑、胃應熱、大腸應燥、膀胱應寒。暑熱之氣能使血液流通加速,不會造成痺阻之病,風、寒、溼三氣淫勝而犯人,如果疾病久留而不能祛除,牽連日久就會內犯與經絡相連的五相合的內臟。所以骨痺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腎;筋痺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肝;脈痺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心;肌痺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脾;皮痺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肺。所謂五臟痺,就是在五臟所主的氣候裡再感染風、寒、溼三氣造成髒氣痺阻不通的。
風、寒、溼三邪犯五臟而為痺,其症狀各有不同:肺主氣司呼吸,肺痺則煩悶脹滿,喘逆嘔吐;心主脈,心痺則脈流瘀滯不暢,煩躁悸動,突然氣逆上衝而喘息,咽乾,噯氣,厥逆氣上引起恐懼;肝藏血主驚駭,肝痺則夜晚睡眠多驚,飲水多,小便頻數,在上表現為肝脅疼痛不舒而斂懷;腎藏精主骨,為胃之關,門關不利則胃氣不運出現腹部脹滿,骨痿而足不能行,行走的時候臀部著地,脊骨凸起超過頭部;脾藏營,脾痺則不能為胃行津液,出現四肢倦怠無力,咳嗽,嘔吐清水,在上表現為痞塞不通。肺與大腸相表裡,主於通調水道,大腸痺出現飲水頻繁而小便困難,肺氣上逆喘促,有時候出現完谷不化的洩瀉。膀胱居於胞中與腎相表裡,主行津液,胞痺則小腹按之疼痛,如同熱水澆灌,小便滯塞不利,在上表現為鼻流清涕。
特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