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朝陽】6.16-18 | 探千年遼塔的營造美學(小團)

【錦州-朝陽】6.16-18 | 探千年遼塔的營造美學(小團)

守護國保 / 傳承文化


遼代篤信佛教

後期更是達到無以附加的地步

修建了為數眾多的寺院和佛塔

到今天木構寺院多已不存

卻留下了很多的佛塔

現存遼代佛塔除應縣木塔外

基本都為磚塔

且具有相對比較統一的形制


遼代磚塔不僅體量巨大
結構嚴謹
歷經千年而巍然屹立
而且各部分區分明確
砌築嚴絲合縫
大都具有較為統一的形制
呈現出美輪美奐的整體形態
除此之外
遼塔上還有很多精美的
磚雕紋飾及磚雕佛像
都體現出極高的雕刻水準

遼寧省所處地區為
遼中京、東京所轄部分地域
省內保存較好、有遺蹟、有記載
確實存在過的遼代佛塔
就有一百五十多座
以其高超的營造技術水平
在中國佛塔營造史中獨樹一幟
達到了中國磚石密簷塔營造的頂峰

歷史講壇精選
錦州至朝陽遼塔密集區域
代表性遼塔
探秘千年遼塔的營造美學!

///

1

行程亮點

我國現存遼塔約有90座,為歷史上所建遼塔的四分之一。這其中,遼寧境內就有約40座佔現存遼塔的一半,為中國古塔第一省。遼塔多為密簷式磚塔,也有少量樓閣式塔、花塔。遼寧遼塔大部分都集中在遼西走廊一帶,遼西為什麼是遼塔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一起探訪錦州-朝陽,深度考察9座遼塔,瞭解佛塔的形制和演變,瞭解遼塔的功能和宗教意涵從建制、造型、流變感受遼塔高超的營造技術水平!

2

文化講師

未央老師

文化旅行設計師

深度文化藝術愛好者

從事文化藝術旅行推廣十餘年

行走五大洲三十餘國家

3

行程詳情

4

活動報名

2480 元/位

識別二維碼報名

費用包含:

  1. 講師:文化專家全程深度講解

  2. 門票:行程內所有景點門票

  3. 交通:全程舒適巴士

  4. 住宿:兩晚三星標準酒店

  5. 餐食:兩頓自助早餐、三頓正餐

  6. 設備:無線講解器

  7. 保險:旅行意外險

費用不含:

  1. 往返的大交通費用

  2. 未提及的其他費用


報名後有事退出怎麼辦?

1.出發前3天及以上取消,可退實際未產生費用(有可能包含門票、餐費、住宿等);

2.出發前3天以內,所有費用將無法退款。

5

行前預習

廣濟寺塔(國5)

廣濟寺塔建於遼道宗清寧三年(1057),為實心密簷式磚塔,現高71.25米,塔簷共十三層。塔座在1933年曾用青磚維修。古塔體量宏偉,是遼西最高的古代建築,是京沈途中唯一能從列車上望到的遼代高塔,被認為是錦州古城的標誌。 

廣濟寺、廣濟寺塔均建於遼代清寧年間,寺內除大殿基座部分構件為遼代原物外,餘者均為清道光時期所建。廣濟寺塔屬典型的遼代佛塔,塔身八面,每面雕有一佛脅侍,三個寶蓋和兩位飛天。飛天翱翔於上,大佛端坐龕中,脅待肅立龕旁。

塔簷共十三層,每層各角原來都有楠木挑梁,上託簷角,下綴銅鈴,現多已脫落,僅西北角還剩11根。塔頂早在永樂年間被明軍用炮打落,塔上磚雕的梁、柱、斗拱和花飾等也多半脫落。



班吉塔(國7)

班吉塔位於凌海市班吉塔鎮盤古山腳下,南距小淩河0.5公里。班吉塔始建於遼道宗四年(1058),為青磚砌築八角七級實心花塔,通高11.25米。它造型古樸秀麗,具有典型的遼代建築風格,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的遼代花塔之一。


塔身分為八面,由底向上漸收,每面底座寬1.44米。轉角設八面形倚柱,各面下部各置磚雕直欞窗一樘,之上為磚枋倚柱,至此收分加大。在磚枋之上正中部位嵌有陰刻雕磚一塊,圖案有葵花、仰蓮、佛像、海雲紋等。雕刻技藝精湛,圖案栩栩如生。其上為磚砌闌額,普佰枋上每面出二跳五鋪作偷心造斗拱三朵。

撩沿上出塔簷,其上置平座,再上每面製出單抄四鋪作斗拱三朵,上飾仰蓮三層。由此向塔身呈圓臺形,上面佈滿磚雕佛龕,龕前鑲嵌有仰蓮花瓣,上面端坐一尊漢白玉佛造像,塔身頂部出現明顯束腰,再上恢復八角形承託塔剎,用疊砌法制出塔剎,塔剎為二層仰蓮,上託磚砌圓形寶珠。




青峰塔(國7)

青峰塔又名五十家子塔,屬遼代興中府安德州境內佛塔,位於朝陽縣西營子鄉五十家子村西,山勢較緩的柏山頂上,山下現存遼代安德州城址,東有小淩河支流雙龍河由北向南流過。青峰塔是遼寧僅存的五座方形遼塔之一,始建於遼聖宗統和八年(990),為遼代密宗金剛界佛塔。

該塔為方形磚築、空心十三級密簷式塔,塔身南面砌有抱廈。維修前殘高25米,由塔臺、基座、塔身、塔簷、塔頂幾部分組成。基座長方形,殘損嚴重。基座南面開卷門,有門樓式抱廈,磚雕斗拱承挑瓦簷,是此塔造型特殊之處。通過劵門進入塔心室,已遭破壞。北壁立一座石經幢,殘存五層幢座,浮雕佛像,伎樂人等。幢身和幢頂已不存。劵門兩側浮雕力士像,煞是威武。



雲接寺塔(大寶塔、國7)

雲接寺塔又名摩雲塔,位於朝陽市城區東南15裡的鳳凰山雲接寺內,始建於遼代,早年稱麾雲塔,清雍正十三年(1735)僧人海滄、海明募建華雲寺守塔,後因塔寺上空嵐氣蒸騰,常有云霧繚繞,遂改名雲接寺,塔也隨之改為雲接寺塔。又因鳳凰山有上寺(華嚴寺)、中寺(雲接寺)、下寺(延壽寺)之俗稱,雲接寺塔亦稱中寺塔。

該塔為方形十三層密簷式實心磚塔,下至上逐層收斂。分為塔座、塔身、塔簷、塔頂四個部分。塔座為須彌式,四面各有一假門,兩側各雕有三個壺門,壺門內雕有佛和菩薩,兩側配有伎樂人,四角有力士,其上有仰覆蓮承託塔身。塔身四角為圓形倚柱,塔身四面正中各雕一尊坐佛,端坐於蓮花寶座之上,坐佛兩側各有一尊脅侍,頭戴冠,身披絡,神態恭敬,脅侍兩側各有一座小靈塔,似是大塔的縮影。每層塔簷之間均鑲嵌銅鏡,四角掛風鈴,塔頂仰蓮覆缽,串四顆寶珠為塔剎。




黃花灘塔(國7)

黃花灘塔位於朝陽市龍城區大平房鎮黃花灘村,為大平房三塔之一。該塔為遼代磚塔,為八角實心十三級密簷式,屬遼代興中府建州境內佛塔,塔山下現存遼代建州城址。
塔基上有束腰兩層,第一層束腰內每面各有一個壼門,門內磚雕一隻臥蟾,如今已無。束腰上為須彌座。第二層束腰每面各有佛龕兩個,內磚雕坐佛一尊,束腰上為磚雕須彌座。塔身八面,其中七面浮雕站立佛像,佛像雙手置於胸前,或合十,或抱拳,手勢不一,赤腳踏蓮珠,頭頂部浮雕華蓋,每一尊佛像旁邊均刻有磚雕人名。塔身東南面設券門,內置木門(今不存),門洞內彩繪佛像和羅漢像,門頂部磚雕華蓋及飛天。塔身頂部砌斗栱兩層,承託塔簷,簷逐層內收。塔身各角原有風鐸,塔頂原有剎杆與火珠,皆不存。



八稜觀塔(國7)

八稜觀塔位於朝陽市龍城區大平房鎮,為遼中京道興中府建州境內佛塔,建於遼代早期,與遼代建州城址隔河相望,為大平房三塔之一。因山下清代建有八稜觀而得名。為磚築八角十三級密簷式,高34.4米。塔座分上、中、下三節,上、下兩節每面設三龕,浮雕蟠龍、力士、小塔和神仙人物,姿態各異,中節為素面。
塔身各層密簷均有磚雕斗拱,風格獨具,形式特異。塔身佛像為半圓雕,以塔基仰蓮層為依託,砌出遠遠探出塔面之外的須彌座蓮臺及佛身。八稜觀塔塔身八面的佈局一致。中間為一尊高大的坐佛貫穿整層塔面。塔身上水平砌磚隔成上下兩部分。下部分左右兩側各立有一名協侍菩薩。上部分兩側分別為靈塔和飛天。


東平房塔(國7)

東平房塔位於朝陽市龍城區大平房鎮東平房村東北約1公里,小塔溝的山坡上,為大平房三塔之一,屬遼代興中府建州境內佛塔。
該塔為密簷式六角九級磚塔,高20米。據考證,在我國現存的遼塔中,六角形佛塔僅有1/5。而且該塔的磚雕極為精美。以高2.1米的須彌座為例,其束腰下梟雕刻有蓮瓣蝴蝶紋。束腰內每面砌有三個壺門,門內雕刻有佛像、羅漢、伎樂人物等圖案,束腰各角還雕刻一角神。這些磚雕造型優美,逼真大氣,通靈端莊,其形制與塔身浮雕有很高的藝術性。


朝陽南北塔(國3、國8)

朝陽雙塔,又名南北塔,即朝陽北塔與朝陽南塔。朝陽雙塔分別位於朝陽市雙塔區慕容街的南北兩端,相距300米。北塔是東北地區最古老的佛塔,從初建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南塔是遼代興中府城遺存建築,建於遼大康二年,距今已有900多年曆史。

朝陽北塔的前身是北魏思燕佛圖,這座佛塔的舊址就在北塔。北塔下面8米多高的夯土臺基和東晉風格的龍鳳紋方形大礎石就是它的遺蹟。隋代奉文帝之命營造的舍利塔也在北塔,馮太后的思燕佛圖和隋代重修的塔均為木塔。唐朝初年,在木塔的基礎上建起一座磚塔,經過後世的幾次整修,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北塔。唐代的北塔是十三層密簷空心磚塔,塔體呈正方形,造型與西安小雁塔相似。塔身有券門,可以進入塔內。各層密簷的束腰白灰壁上,繪有色彩鮮豔的花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朝陽南塔為一座方形空心十三層密簷式磚塔,建在一個寬大的方形磚座之上。塔身的南面闢有一券門,可直通塔心,其它三面設假門,門楣飾有捲雲紋,門兩側上部各鑲有一塊石碑,刻有八大靈塔的名稱在第一層塔簷的拱眼壁上原供有一尊禪定初祖菩提達摩的石坐像,坐像的造型為普通僧人形象,身披袈裟,手捧經卷,盤膝打坐,現珍藏於朝陽市博物館。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更多線路詳情點擊查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