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
肚子脹,怎麼辦?
首先說為什麼脹,氣機不暢,通俗地說,肚子裡有很多氣,這團氣堵住了,肚子就鼓起來了。
再說解決辦法,從古醫書中找找思路,這讓我想到了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傷寒論》裡的方子,名字有點長,其實就是把各個中藥羅列了一下。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厚朴15克、生薑9克、姜半夏9克、炙甘草6克、黨參4.5克
看似簡單的羅列,實際上暗藏玄機,就是說啊這裡頭最重要的是厚朴,生薑和半夏次之。
厚朴是一種樹皮,我們看同樣是樹皮,肉桂溫腎陽,杜仲治腰痛,而厚朴則可以行氣。同時我們還發現,以樹皮入藥,這些藥物去到體內以後普遍是往下走的,厚朴也一樣。
我們說氣機不暢主要指的是脾氣不升,胃氣不降,形成堵塞,厚朴讓胃氣下行,把淤堵的部分排出去,脾氣自然就升上去了,脾升胃降,符合氣機運行的規律,如此氣就順了,肚子就不脹了。
厚朴降胃氣也降腸氣,有一種情況用厚朴效果非常好,當我們感到肚臍周圍脹得厲害,厚朴可以作用於大腸,推動腸氣往下走。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在仲景時代便得到充分認可。
半夏降逆,和厚朴一起促進胃氣下降,我們大家都知道半夏化痰的作用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實際上半夏不但化痰,它還可以降逆,比如嘔吐,嘔吐也跟胃氣不降有關,這時候通常會用半夏,當胃氣開始往下走,嘔吐就止住了。
半夏一方面降逆,一方面將化痰的作用進行到底,半夏這味藥是能夠讓人拍手稱妙的。
脾胃不能正常升降,也就意味著脾胃轉不動了,運化能力隨之減弱,那些吃下去的食物有一部分就會變成痰溼,給氣機升降帶來新的阻力。如何把痰溼化掉?半夏又能派上用場了,半夏可以燥溼,可以化痰,藉助半夏的力量剛剛好。
生薑的作用也可以用降逆來形容。我們前面提到嘔吐的時候通常會用到半夏,如果加上生薑,生薑在中藥裡頭有個稱號“嘔家聖藥”,能夠稱之為聖藥說明效果很好。半夏加上生薑,把降逆的功效發揮到極致。比如有個方子叫小半夏湯,就這兩味藥,書中記載,“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除了降逆,生薑兼能散寒,寒氣也會阻礙氣機升降。
生薑、半夏、厚朴三味藥把胃腸之氣往下降,黨參和炙甘草主要用於補氣。
這個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在劑量上頗有些講究,厚朴、半夏、生薑多一些,黨參、炙甘草少一些,如果劑量反了,黨參、炙甘草放多了,整個方子的走向就變了,就從以行氣為主,變成了以補氣為主,會導致什麼後果?越吃越脹,越吃脹得越厲害。因為補進去的氣又停在那裡了,如此反而添亂。
我們的工作重心是推動胃氣下行,量小,起不到效果,量大,降得過於厲害,降得厲害就會耗氣,脾胃會更加虛弱,所以在祛邪的過程中也需要正氣參與進來,考慮到這種情況,又加了黨參和炙甘草,靠它們兩個益氣健脾,這叫扶正,一邊扶正一邊祛邪。
這樣我們也看到中藥配伍的重要性,一個方子裡有發揮主要作用的,有起到輔助作用的,也有起到制衡作用的,查漏補缺,揚長避短,最終使整個方子協調起來,才能更好地應用到實際中。
我們之前也分享過類似的經驗,是從肝氣入手,側重於調肝,沒有考慮痰溼的問題,現在有痰溼的人很多,這個方子就更適合脾胃虛弱,痰阻氣滯之人,從舌象上來看,舌苔偏白偏厚膩,舌體胖大,舌質淡。
中成藥可以準備香砂養胃丸。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溫暖中醫,原創文章,版權歸溫暖中醫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