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越大越要管住嘴,少吃2樣,多吃2樣,別不當回事,要懂得忌口

年齡越大越要管住嘴,少吃2樣,多吃2樣,別不當回事,要懂得忌口
老齡化背景下,我國老年健康問題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生命應該既有長度,又有質量。人若是被病痛所折磨,需要隔三差五跑醫院,靠藥物甚至靠各種導管來維持生命,這樣的長壽就不值得羨慕。
有一種“老年健康困境”的說法,這種說法是指,人一旦步入老年,雖然很想要保持健康,但是身體器官都已經開始老化,人體機能不斷下降,即使付出很多努力,可能也無法避免身體發生病變,所以不管預防還是不預防,結果不會有很大的區別。這個困境被很多人認為是我國的老年共性問題。

研究報告中顯示,雖然近年來我國人均壽命有顯著的增長趨勢,但是非致死性的疾病患病率卻並沒有太大變化,於是與死亡率之間的距離越來越明顯,我國居民處於帶病生存狀態的時間就更長了。

調查研究發現,我國超六成老年人口患有慢性病,老年人健康保障水平有待提高。我國老年人口確診慢性病患病率為 57.4%,報告有病未確診比例為 6.1%。
其中,高血壓的患病率達51.9%,超過調查對象的一半;關節炎的患病率為31.5%心臟病和椎間盤的患病率超過20%,分別為28.3%和23.2%;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疾病和膽結石/膽囊炎的患病率較低,均未超過 10%。其中又以惡性腫瘤的患病率最低,為 1.7%,這也反映出我國老年人口中有著較為嚴重的共病現象,即需要提高對老年人慢性病的關注與治療。

研究也發現,在調查對象中,有 53.4%的人認為自己的慢性病不嚴重,基本不影響生活;37.9%的人認為自己的慢性病較嚴重,對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響;有8.7%的人認為慢性病嚴重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
這也反映出有近半數的老年人口調查對象認為慢性病對自身的日常生活有影響,即慢性病已經對我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有著較為顯著的影響,需要加強對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療。
所以,“長壽不健康”確實已經是我國不容忽視的一個情況,我們應該十分重視老年健康問題。這樣,如何打破“老年健康困境”就成了一個新的難題。

如何打破“老年健康困境”?
1
要進行定期體檢
通常情況下,老年健康體檢會比中青年健康體檢檢查的更為細緻,不僅會關注老年受檢者的疾病風險、已患疾病,還會關注老年受檢者的功能狀態。老年人保持定期體檢的好習慣,能夠有效的預防疾病的發生,達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降低醫療成本,同時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質量。

2
夏季、冬季等極端天氣的防護
夏季和冬季都是極端天氣高發的季節,有暴雨、酷熱、嚴寒等自然氣象,在極端天氣裡,哪怕是年輕人都有些吃不消,更不用說是老年人。
老年群體是風溼性關節炎的高發群體,遇到雨天極易發病,要注意關節部位防雨防潮和保暖問題;酷熱天氣容易中暑、脫水,需要經常性補水,減少外出,適當使用空調降溫;寒冬天氣最為重要,要避免在雪地行走,防止摔倒引起骨折,也要注意保暖,防止寒氣侵體引起病痛。
3
要注意運動鍛鍊
老年人想要進行科學有效的鍛鍊,要根據體質選擇合適的運動方法,對於不常運動的人來說,可以從簡單、基礎的運動開始,這樣一步步規範運動量,如果貿然進行高強度運動,可能會給身體造成傷害;同時運動的時間要適中。老年人適度運動可以增加心臟的耗氧量和對鈣的吸收程度,從而保護心血管系統,預防骨質疏鬆等疾病。

俗話說的好, “民以食為天”,除了要牢記上述注意事項,更重要的是飲食健康,那麼,關於飲食方面應該如何進行調整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