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4年我國建立了第一個血庫,到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頒佈,再到2016年國家標準委員會將輸血醫學學科增列為臨床醫學下的二級學科,我國輸血事業經歷了“積累”和“平臺構建”歷程。目前我國一些地區的輸血技術和輸血治療水平已經和世界接軌,同時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整體發展,輸血醫學也迎來了更多發展機遇和挑戰。
信息技術
驅動輸血醫學發展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技術的出現對社會各個行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些行業的傳統工作模式甚至被顛覆。在輸血醫學領域,人工智能可幫助我們預測擇期手術患者用血需求量,再加上血液庫存智能化管理、血液預警系統等,實現了用血的合理規劃。
隨著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輸血實現了全流程跟蹤與閉環管理,並依據知識庫實現全流程實時數據核查與管控。隨著臨床輸血軟件系統不斷更新,信息的貯備和積累越來越多,為血液需求和預測分析奠定了基礎,血液的精準庫存管理和需求預測分析指日可待。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採供血和臨床輸血軟件系統中會有預測和預警模塊,我們的人工分析和庫存管理能逐漸由信息系統來助力和取代,人工智能在採供血中能體現得淋漓盡致。
輸血信息技術在輸血醫學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自動識別、電子配血和電子發血系統應運而生。
電子交叉配型技術在提高輸血安全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與傳統的血清學交叉配型技術相比,該技術具有處理時間快、成本低、操作簡單等優點。電子交叉配血比傳統的抗球蛋白方法更安全;通過計算機進行信息核實和放血,不僅降低了輸血成本,而且大大簡化了手工操作流程。隨著我國獻血者和受血者血型檢測和抗體篩查的普及,電子交叉配型技術普及指日可待。
然而,目前人工智能與輸血工作結合的應用還僅限於通過從統計數據中歸納出模型,專注於完成某方面的任務,真正實現人工智能輔助輸血醫師進行疾病預測、診斷、治療,尚需要很長的一段歷程,這也是領域內研究者的共同奮鬥目標。
自體輸血
提升學科發展水平
1818年,英國學者收集產後出血患者的帶血紗布,用生理鹽水洗滌後將血液進行回輸,這是有記載以來第1次術中回收式自體輸血。20世紀70年代之後,自體血回輸相關技術和安全性不斷提高,在移植外科、心臟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婦科等手術中的應用也趨於成熟。
自體輸血方式主要有回收式自體輸血、稀釋性自體輸血和貯存式自體輸血三種。它已在一些發達國家被廣泛使用,並經臨床驗證,具有安全、無須檢測血型和交叉配合試驗、可節約血源和經費等優點。因此自體輸血是異體血液輸注的理想補充方法。
自體輸血工作在我國開展以來,已逐漸成為解決血源不足或創傷出血患者救治的重要措施,是有效減少輸血相關併發症的方式。對於臨床輸血學科來說,自體輸血促使更多輸血醫學工作者走進手術室、搶救室,走進臨床,它的發展提升了整個學科的發展。
輸血治療
從實驗室走向臨床
近30年來,輸血醫學已經不再侷限於採供血和狹義的臨床輸血,細胞治療、組織及器官庫等均已被涵蓋其中。我國輸血醫學作為二級學科,下設6個三級學科,其中臨床輸血學三級學科的職能範疇包括輸血相關細胞治療、血漿置換與單採治療、胎兒/新生兒溶血病診療和自體輸血等。開展好輸血治療項目可以使患者直接受益,充分展現輸血醫學的學科價值。廣義的輸血治療還包括圍術期患者血液管理、特殊用血患者的輸血管理、血液成分去除、成分血拓展治療等。
比如,富血小板血漿(PRP)是全血經密度梯度離心、分離得到的血小板濃縮物,為組織修復提供了“濃縮的營養”。PRP最早開發於20世紀70年代早期,因為它含有多種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可以加速傷口癒合和組織修復,已被用於美容醫學和脫髮治療中。此外,PRP由於可增強身體天然的修復和再生能力,在關節疾病治療、創傷修復、疼痛治療等領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科技創新
未來發展的挑戰
輸血醫學研究近年來不斷有創新性成果,如輸血逆轉小鼠的衰老、肺臟造血功能的發現、血小板4攝氏度保存研究的結果、血小板微粒功能延伸的發現等,顛覆了我們以前的認知,也讓我們看到輸血醫學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我國輸血醫學的科研成果不斷在國際權威雜誌發表並獲得認可,但我國輸血相關科研創新水平與臨床其他學科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構建臨床輸血高效科研創新體系,提升科技創新力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高學歷人才是科研的主力軍,臨床輸血高學歷人才短缺是臨床輸血科研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目前輸血行業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學歷人員比例不高,並且主要集中於大中城市,直接導致了輸血科研能力分佈不均。
高水平科研基金的申請能力較弱是臨床輸血科研創新水平不足的真實寫照。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例,輸血從業人員申請到的科研課題近幾年雖然數量有了飛躍,但是與其他學科比較仍存在數量不多和質量不高的短板,且在臨床輸血方面的課題更是少之又少。未來,要想讓輸血醫學加速發展,這些必然是我們要著力改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