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打了,我不買了”,6歲女孩痛哭求饒:失控家長有多可怕

“媽媽別打了,我不買了”,6歲女孩痛哭求饒:失控家長有多可怕

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教育孩子也是一樣,不要讓壞情緒參與到育兒當中來,把陽光帶給你最親的人。

——派媽


作者|首都教育
來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1

大家應該都有這種經歷,在商場上隨處可見小孩子為了爭取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採取各種各樣的“小手段”,一些家長心軟,禁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最終答應給孩子買東西。

然而一些家長“鐵了心”就是不願意給孩子買他們想要的東西,一氣之下甚至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毆打孩子,讓孩子長教訓。

之前,就有網友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這位網友在逛超市,在玩具貨架前幫自己的小侄女挑生日禮物。一個五六歲左右的小女孩久久徘徊在貨架前不肯離去,對著一個玩具熊愛不釋手,一直央求媽媽給她買。

剛開始她的媽媽還很有耐性的勸她打消買玩具的念頭,可是小女孩子的“堅持”,消磨掉了這位媽媽的全部耐心,這位媽媽的火爆脾氣立刻被“點燃”了。

這位媽媽不顧周圍人的看法,對著小女孩拳打腳踢,小女孩疼得直哭,坐在地上一邊哭一邊央求媽媽不要再打她了,她不買了,再也不敢了。

網友和身邊的人趕緊拉開了孩子和媽媽,女孩的媽媽怒氣衝衝地帶著孩子離開現場,周圍人也議論紛紛。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調皮搗蛋、不聽話的情況,一些家長採取溺愛的方式來放縱孩子,而一些嚴格的家長就會採取“一言不合就開打”的方式,當然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是非常不正確的。

但是“一言不合就開打”的方式屬於家長情緒控制管理的範疇,對孩子日後的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2

其實,容易情緒失控的家長並不在少數。

之前,網上就流傳過這樣一段小視頻:

小女孩正在安靜的坐在凳子上寫作業,突然媽媽就開始暴打女孩,直接將女孩扔倒在地。

女孩起來後,媽媽又拿起笤帚抽打女孩,左右開弓打女孩耳光,拎著女孩頭髮來回搖晃,隨後拳打腳踢。

在過程中女孩不哭不鬧彷彿捱打的不是自己一樣,但她的懂事並沒有什麼用。

爸爸回來後又對女孩實施了同樣的暴行,女孩也是沒有乞求,連最基本的哭泣都沒有,顯然已經麻木了,真不知道是經歷了多少次才能讓女孩有這樣的反應。

每一個事件的家長,往往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們任由情緒從身體裡逃逸而出,然後不加以掩飾和控制地將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直到對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3

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父母的肆意發火,對孩子來說就是天塌地陷的感覺,父母帶著情緒的那張臉,是孩子內心最深的恐懼。

在父母情緒暴力下長大的孩子,終其一生,都不一定能擺脫內心的陰影。

1.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採取暴力的方式,並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反而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從而導致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養成自卑、孤僻、暴躁的性格。

2.激化親子之間的矛盾

家長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溫暖的港灣,是一個心靈的棲息地,和家長在一起是開心的,幸福的。

但是家長很難控制情緒,今天是“陽光燦爛的晴天”,明天是“暴風驟雨”的雨天,導致孩子和家長之間的親密關係出現裂縫,從而出現孩子有想法不願意和家長分享,一出現問題就用吵架的方式來解決。

3.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三個叛逆期,處於在叛逆期的孩子管起來非常困難,於是家長很容易情緒失控的現象,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教訓孩子。

殊不知家長這樣的行為,不僅不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還會導致孩子出現叛逆的行為。

4

情緒是一把“刀”能夠戳到孩子的痛處,給孩子留下一道難以復原的傷疤,情緒又是一劑“良藥”,讓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長。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在孩子哭鬧,已然情緒崩潰的時候,家長更應該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頂住強大的心理壓力。

如果只是孩子出現了問題,家長只要嘗試著解開這個結就可以了;如果雙方情緒都失控,就會升級為一場親子大矛盾。

尤其在公共場合,更需要家長穩住情緒,避免暴怒,不關心陌生路人的眼光和想法,就會冷靜得多。

我們不是完美的大人,也要允許孩子的成長出現錯誤。

孩子會犯錯,我們大人不是也一樣嗎?誰又能保證自己不做錯事呢?所以,不完美的我們,也應該用正常的心態來看待孩子的問題。

我們可以對孩子提出比較高的標準,但是也應該對孩子達不到要求有心理準備。

所以,不要總是用別人家的孩子,作為要求自己孩子的標準,別人家的孩子的問題,只不過是你看不見罷了。

當你覺得自己的情緒已經快要爆發時,不妨冷靜下來,喝杯水,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當情緒安定下來時,再去想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要做的又是什麼,那麼負面情緒也就很難影響到我們。

只有當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們才有機會和孩子“和平共處”。

只有當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孩子的錯誤,才能夠更理智的面對孩子的每一個成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