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更乏了?躺一躺,睡一睡,坐一坐……

入夏,更乏了?躺一躺,睡一睡,坐一坐……

▲艾絨枕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一到春夏,身體就感覺到重

特別是夏天吹完風扇或空調

睡再久都覺得累

這時,有經驗的人會說“夏季艾養好”

古人艾絨入枕,睡中扶陽

還有艾灸,都是此道理

艾有平安之意

史記》中便把太平無事寫作“艾安”

多多睡艾,也算幸運加成

▲艾絨床墊

小抱抱這次推薦的

有艾絨床墊、枕頭、坐墊

床墊養身,枕頭養頭頸

為什麼選平直堂?

採用伏牛山5年陳艾,床墊6斤,艾絨足足用了4.5斤,至少用掉了200斤艾葉。

1、艾絨床墊:

市場價399元,福利價只要189元,並送艾草養身枕*2個,買1發3

要知道,艾草枕原價69元/只,這次直接送一對,贈品總價值就高達138元,相當於床墊幾乎免費送。

2、艾絨枕:

市場價129元/個,現在下單隻要79元/個,兩個只要148元。

3、艾絨坐墊:

有分加熱和不加熱款,福利價38元起

▲戳圖可購買

一打開包裝袋,就有明顯的艾草味道撲面而來。沒看到標籤的時候,我還以為這是一床空調被呢。

鋪在床上,房間裡開著空調。過了十幾分鍾進房間,整個房間都飄著一股艾草香,太好聞了。

因為是艾絨的夾心,可能會有一些毛刺,夏天用的話,上面鋪涼蓆也不會有影響。

長邊向內對摺2次,再兩頭往裡對摺2次,這樣子加起來有16層的厚度也只有7釐米左右,真的薄。

夏天其實套個被套也可以當空調被來用了,毫無違和感。

贈送的艾草枕,小巧玲瓏,剛好適合一個人睡。裡面的填充物比較緊實,沉甸甸的,有淡淡的艾草香

枕頭外面套的織物是棉麻的,比較透氣,而且這個深藍色也比較耐髒,如果擔心臟的話可以在上面蓋一層枕巾使用。

有這個淡淡的艾草香味,入睡也比較愜意。

南陽伏牛山被譽為“草本之都”

自古山清水秀,生在那裡的艾草

葉片肥寬、氣味濃郁

天生就比普通艾草含更多揮發芳香油

為什麼值得買?

平直堂制艾絨也有一套:

在端午時節,採下艾草,再陳放5年,才用於做床品,久用也不易上火。

50斤艾草提取1斤艾絨,做成“黃金艾絨”

01

艾絨床墊

為什麼值得買?

1、一開始,平直堂的艾絨床墊都會加棉花配比。但這次,直接4.5斤純艾絨填充。躺在上面,相當於給全身在做艾灸

2、外層面料是植物羊絨棉,摸上去細膩順滑。夏天空調房、或冬天睡它,微溫不冰又透氣,特別舒服。既呵護肌膚,也不需要水洗(含艾絨,不可水洗,定期曬曬太陽即可)。

3、採用特殊的絎縫技術,不跑絨,一床能睡上很多年。

5年陳艾,溫而不燥。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能睡

艾草香十分濃郁。要知道,艾草香可不止香那麼簡單,它的氣味裡含有的樟腦、龍腦等草本素,可以趕走蟎蟲,相當於“自帶潔淨力”

尺寸是1.8*2米,和席子不同,可以像被子一樣隨意摺疊,不怕折壞,常見尺寸的床都能適用,收納方便

即使稍小一點的床,邊緣垂放下來很好看,清爽配色更是加分。孩子單人小床,對摺墊上更柔軟

02

艾絨枕

為什麼值得買?

和市面上其他艾絨枕相比:不僅用料“狠”(足足1000g艾絨填充),枕套還是少有的“消夏草”藺草面,吸汗透氣,夏天睡很清爽。正好可以給爸媽也一人來一個。

1、辦公室放一個當午休枕:聞著熟悉的艾香,入睡快,睡得香。

2、在家當抱枕:看劇和家人聊天的時候抱著它,暖暖肚子也很舒服。

3、平時作為靠墊:能把你的腰背墊得舒舒服服,緩解痠痛感,還能暖背哦。

千年以前,古人就喜歡以艾入枕,來達到養身目的:頸部重要穴位多,手、足三陽經都有經過,枕著就能養生。

夏天到了,有人覺得睡艾絨可能會有點燥熱。平直堂在枕套上可是花了心思,睡在上面,彷彿貼在了綠油油的藺草上一樣,好清爽

作為睡枕,枕下後約6-8CM的適中高度,艾絨軟硬剛好,為頸部提供足夠的支撐力,讓你一夜好眠。

枕套可以拆開來清洗,時常保持乾淨、衛生的睡眠環境。

這個系列還有艾絨枕+藺草坐墊組合可以選擇,很適合夏天哦。

03

艾絨坐墊

為什麼值得買?

燥熱的夏天,久坐都能保持清爽舒適

棉布料採用十九宮格縫線,把艾絨緊密固定住。

不僅可以當坐墊,還可以靠背,或者放在腹部或者腿部

▲青花

▲印花款

面料款式有兩款:青花和印花純棉布料

滿25積分,即可換購

澳洲防蟲凝膠

植物精粹提取

原價50元,換購價45元

滿25積分,即可換購

胡慶餘堂薏仁赤小豆茶

11種中藥材

原價35元,換購價30元

滿25積分,即可換購

新疆酸奶麵包

每一口都很有料

原價58元,換購價53元

滿50積分,即可換購

VAPE金色驅蚊水

孕媽寶寶都能用

原價59.9元,換購價49.9元

滿50積分,即可換購

雷司令白葡萄酒2瓶

花果香味

原價99元,換購價89元

一起發現美好生活,想合作點擊“閱讀原文”(廣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