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0日晚,由魏書鈞執導,朱一龍、曾美慧孜等人主演的華語片《河邊的錯誤》在戛納電影節成功首映。當影片結束,全場的黑暗被燈光重新點亮,緊接著的是全場觀眾站起來發出的熱烈掌聲與歡呼聲。據說,當晚的掌聲足足持續了三分多鐘。
《河邊的錯誤》主創團隊在戛納
圖源getty
一場電影,觀眾鼓掌三分多鐘?一些現實的疑問會馬上出現,比如,觀眾的手拍得疼不疼?沒有人需要溜出去上個廁所嗎?站在那裡鼓掌這麼長時間,不尷尬嗎?
戛納不會給你這些問題的答案。事實上,在這個法國南部的小鎮迎來一年一度的電影盛宴時,所有到達的人,包括導演、演員、影迷,甚至和電影不相干的網絡紅人,都在無意識遵守一條準則,那就是尊重電影,而在他們看來,似乎掌聲便是尊重最好的表現形式。在戛納放映的每一場電影結束後,幾乎都會獲得全場觀眾的起立鼓掌,區別在於,鼓掌的聲量大小與持續的時間長短。不停歇的掌聲就這樣逐漸成為戛納的傳統環節,而在這背後,一些和電影不太相關的事情正在發生。人們開始以計算不同電影收到的掌聲時長為樂,有些導演和演員面對著掌聲尷尬微笑的樣子被放上網絡供人欣賞,更有觀眾跳出來在社交媒體上大喊:我們真的不想再鼓掌了!
戛納尚未閉幕,仍然充斥著走不完的紅毯,排不完的進場隊伍,和停不下來的映後掌聲。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戛納的現場鼓掌這件事。
遇到好的演出作品,觀眾們起立鼓掌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這個行為甚至在劍橋詞典有著專屬自己的一個條目,叫做standing ovation。它指的是當一場表演結束後,人們因為喜歡這場表演,而紛紛站起來鼓掌的場面。
而在戛納電影節,當今世界最具有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上,電影放映後的鼓掌因為時間夠長,逐漸成為戛納自身的特殊標誌。
迄今為止,在戛納電影節獲得過最長鼓掌時間的電影是2006年的《潘神的迷宮》,一部由西班牙和墨西哥聯合制作的戰爭奇幻電影,入圍當屆的主競賽單元。映後觀眾們為它起立鼓掌持續的時間,達到了驚人的22分鐘。這一紀錄,直到今日,也沒有電影打破。
《潘神的迷宮》海報
圖源網絡
但比較尷尬的是,儘管電影獲得了影評人和觀眾的讚譽,在影評網站爛番茄和IMDB上都獲得了不俗的評分,但最後卻沒有在獎項上有任何斬獲。
僅次於22分鐘鼓掌時長的是2004年的一部紀錄片《華氏911》,在收穫長達20分鐘的映後掌聲後,它在最終的頒獎典禮上把最高獎“金棕櫚獎”也抱回了家。但針對它作為紀錄片的藝術性成就是否值得大獎的爭議,在今天的互聯網上仍然沒有停歇。鼓掌時長第三名,則是2012年的美國劇情片《汙泥》,在同樣驚人且緩慢的18分鐘鼓掌聲後,它在頒獎禮上鎩羽而歸。
自從戛納的鼓掌時長邁入兩位數紀元後,各路媒體在電影節期間最喜歡做的事情,又加上了一件——數每部片子收穫了多少分鐘的鼓掌聲。他們樂此不疲地在每一屆玩排行遊戲,甚至有時候把歷史前輩們拉進來,又可以做成一篇“戛納史上鼓掌時長前十名的電影”的專題。但說實在的,鼓掌時間的長短,和影片的質量與評價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它更不可能昭示了影片最後能不能得獎。
前天在戛納首映的《亢奮》導演薩姆·萊文森執導的新作《偶像漩渦》,在爛番茄影評網站收穫了20%的新鮮度,創造了導演職業生涯的最差口碑。而這部劇集,在放映結束時,全場鼓掌長達五分鐘。
或許是包括The Weeknd、莉莉-羅絲·德普、戳爺Troye Sivan和BLACKPINK JENNIE在內的強大明星主創親臨首映現場,讓觀眾們異常興奮,但情緒冷靜下來後的影評文字卻不會說謊,“它挑釁性和顛覆性的東西並沒有留下什麼深刻印象,反而十分乏味,低俗和噁心。”
《偶像漩渦》主創亮相戛納
圖源getty
類似的情況在歷屆戛納還有很多,在映後鼓掌的行為不再是一件為精彩表彰的特殊行徑,而是對傳統的維持,對流行的順從,最終,在媒體的加工下,給電影鼓掌變成了民間輿論比拼的強大噱頭。畢竟,有人在專門為掌聲計時這件事,已經足夠荒謬。
事實上,已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不管電影好壞,在戛納現場都要起立鼓掌,似乎是一件“很傻”的事情。在一些從未去過戛納的人的想象中,連續鼓掌十分鐘不光考驗人手的堅硬程度,也在考驗人精神的無聊程度。而對於一些身處過其中的觀眾來說,他們有時也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站了起來,為什麼手上的動作停不下來。
兩屆託尼獎得主肯·達文波特曾經對100位經常去劇場的戲劇迷做過一次問卷調查,詢問他們在演出結束後站起來鼓掌時到底在想什麼。有將近三成的人,表示即使覺得戲劇質量一般,依然會站起來,這些人中有將近一半是這麼想的:別人都站起來鼓掌了,那我也要站。他們更多是被周圍的人和盛大的氣氛感染,而不是發自內心地覺得戲劇有多精彩。
在戛納的現場鼓掌,也存在相似的跟從行為,更為複雜的是,它還涉及跟從“誰”的權力問題。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一般會在盧米埃爾大廳首映,這個久負盛名的影廳有上下兩層觀眾席,能容納上千名觀眾,電影的主創團隊一般坐在下層的中間位置。當放映結束,主創站起來接受大家的致敬時,從上層投過來的目光,與下層來自四周的注視,會讓位於中心地帶的主創們,感受到一種被包裹的感覺。而他們接受的鼓掌的聲音,也是如此。
本屆參展影片《花月殺手》映後
盧米埃爾大廳全場起立鼓掌
圖源戛納官方視頻
站起來鼓掌最熱烈的,往往是那些坐在下層中間,和主創團隊離得足夠近的觀眾們。這很好理解,試想一下,如果你坐在萊昂納多的正後方,剛剛看完由他主演的一部影片,結束的時候你會馬上溜走,還是站起來為他鼓掌?相信大多數人的選擇是後者。這不僅關乎氛圍,更是一種潛意識裡,作為影迷與觀眾,對於重量級電影創作者的崇拜。
一位曾參加過多次戛納電影節的影迷在社交網絡袒露,有一次他在看一部日本電影的時候睡著了,幾乎不知道電影講了什麼,但由於自己就坐在主創團隊的前兩排,電影結束後,他仍然站了起來,跟著全場觀眾一起為導演和演員們鼓掌,時長超過五分鐘。
來自影廳中心地帶的半自願、半強迫的致敬激情,會不斷輻射到影廳更遠的邊角與二層,然後在整個偌大的影廳內,營造出亢奮的新世界。但除了極少數能夠引起全場觀眾心靈震撼的電影,會帶動人們自發捧場外,很多電影接受的鼓掌讚譽,某種程度上也摻雜了“看眼色”之後的結果。這樣的“看眼色”,最終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才能停下來,也和場內那些關鍵人物何時放下雙手有關。
掌聲漸漸平息,在場的每個人都成為了表演中的一員,伴隨著一些莫名其妙的集體情緒。等人們陸續走出影廳,有些人才會在回酒店的路上突然醒過神來:啊電影的節奏實在太沉悶!那位演員是不是撐不起角色?這些切實的想法會如實地體現在電影打分和評價中。但是,等到下一次進入觀影大廳,他們還是會“重蹈覆轍”,繼續在電影結束後站立起來鼓掌。
當你全身心投入電影,享受電影時,世界上沒有爛電影。在戛納看電影的體驗可能是這句話的最佳解釋,也足以說明為什麼觀眾們即使覺得鼓掌有些問題,但並沒有對這件事感到厭倦。因為影片值不值得人們的鼓掌,並不是完全由視聽質量、剪輯水準、故事飽滿程度、演員的表演層次這些專業的東西決定的,它還關乎你我的“感受”。
去過戛納的人是少數,但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學校舉辦的歌唱比賽。說實在的,有些表演根本沒那麼精彩,但當每個表演結束,表演的同學手拉手向臺下鞠躬,向觀眾們招手,然後離開時,你總是很想鼓掌的,甚至會熱淚盈眶。原來,是因為大家深愛著那些人,深愛著這個地方。
戛納的確是個名利場,明星大牌輪番上陣,紅毯上爭奇鬥豔,但本質上,它仍是這個世界最好的電影聖地,是無數電影人夢中曾出現過的地方。大家為愛電影而來,為尊重電影而來。在影片最後一條字幕滾動結束時,電影主創們被全場轟烈的掌聲圍繞,看到周圍人亮起來的笑臉,內心大概會覺得:原來這就是命運的饋贈。作為給出饋贈的觀眾一員,將掌聲視作一種尊重,一種鼓勵,毫不吝嗇地拋出去,表達他們對電影得以呈現與電影人所有付出的敬意。一來一回,他們共同組成了電影節放映中最為珍貴的時刻。
《花月殺手》映後
現年82歲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接受觀眾掌聲
圖源戛納官方視頻
此時,比起不合時宜的冷靜的現實,人們更想要的,是摻有泡沫的極樂。於是,鼓掌的聲音越拉越長,好像掌聲不停,電影散場所帶來的悵然若失,就永遠不會到來,電影故事就永遠不會真正地結束。人們樂於去計算每部電影結束後鼓掌的分鐘數,並將其作為談資,似乎也變成了一種另類的慰藉,以抵禦掌聲徹底消失後,帶來的空虛。
在華語片《河邊的錯誤》戛納首映結束之後,現場一些媒體捕捉到了主演朱一龍發紅的眼眶,對包括他在內的一些中國電影人來說,站在異國影院的中央,收穫幾分鐘不停歇的掌聲鼓勵,這種經歷是少見的,但也正是因為不曾經歷,所以顯得更加珍貴。那一刻,所有關於鼓掌是否是“看眼色”,是否是盲從行為的討論,都不復存在,掌聲還是迴歸了它最原始的本質含義,那就是支持、尊重與愛。
撰文:安然
編輯:Sissi Hua
執行:ici
排版:G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