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 | 與自己同課異構: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 儲蓉蓉公開課課例×2®

特別推薦 | 與自己同課異構: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 儲蓉蓉公開課課例×2®
“一堂好課”的標準見仁見智,上好“一堂課”的方式與態度亦各有差別,有人理解成中規中矩“上完一堂課”的基本把握,更多同仁則體現了力爭上出“一堂好課”的探索與不懈追求,從教學設計到課堂實施,教師對教材內容充分挖掘、對史學著作不斷研讀,對不同學情適時調整,在過程中不斷優化、再優化。

安徽省蕪湖市南陵中學儲蓉蓉老師圍繞《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5課《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開設了兩次公開課,教學對象則分別為本校高一學生和安師大歷史系大二學生。兩次公開課,儲老師都以“觀變·思危”為主題,作了大量的設計思考與優化調整,並最終呈現兩種不同的設計,特與大家分享,並籍此探討:如何把握公開課的“界限”!

儲老師備課素材文檔
特別說明:該作品屬於安徽省蕪湖市“素養”培育策略探究項目組的成果之一。

儲蓉蓉老師簡介

儲蓉蓉,安徽省蕪湖市南陵中學教師,碩士,中共黨員,2015年獲得蕪湖市優質課大賽一等獎;2017年獲得蕪湖市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和安徽省優質課大賽二等獎;2018年獲得安徽省“一師一優課”優秀課例;2019年獲得教育部“一師一優課”部級優課;2018年發表論文《論全國卷1開放式試題的解題路徑和策略》於《教學考試》。

▌ 作者往期作品回顧

|- 儲蓉蓉:繁榮·衰落——明清時期(15-18世紀)的經濟【高三二輪專題複習】
|- 儲蓉蓉:開學第一課
|- 儲蓉蓉: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 儲蓉蓉: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

|- 儲蓉蓉: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 儲蓉蓉: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 儲蓉蓉: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 儲蓉蓉: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

教學課例·第一版

這是儲老師最初於2022年10月25日在南陵中學開設的一節校內公開課,教學設計主要關注以下若干方面:

一、圍繞主題,整合教學內容。根據課程標準、教材解讀、學情分析、學術依據確定本課的教學主題為“觀變·思危”兩個篇章。以“觀變”為核心整合教學內容為“經濟之變”和“文化之變”,其中“經濟之變”包括農業新氣象、手工業新現象、商業新景象三個部分;“文化之變”包括承古萌新的思想、雅俗共賞的文藝、中西交流的科技三個方面;第二篇章以“思危”為引領,從中國自身和世界形勢兩個方面分析明清時期中國的危機。
二、創設情境,滲透核心素養。通過清徐揚《盛世滋生圖》這幅長卷繪畫為載體創設歷史情境,引導學生分析圖像史料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通過教材輔助欄目的《明神宗實錄》和《西臺漫記》兩種不同類型(官方和民間)的文獻史料相互印證,從而得出17世紀初江南地區手工業部門出現自由僱傭勞動力現象的真實性,從而學會辨析不同類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價值,滲透史料實證素養。
三、精設問題,發揮學生主體。課前的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內容,課中的問題探究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問題的認知,課後的開放性試題利於歷史方向學生的繼續提升。
反思:本次設計針對本校高一學生的新授課,故在內容的整合、問題的設計、邏輯的層次方面都凸顯得比較簡單明瞭,缺少了思維的深度和高度。此外,教學內容的整合和教學主題的契合度有所脫節。

教學課例·第二版

這是儲老師於2023年5月17日在安師大歷史系進行的一次公開課教學。因教學對象是歷史專業大二本科生,故在教學設計的寬度、深度和廣度上都較前一次有所提升和完善。

一是教學設計寬度的延申,即基於單元主題下的內容整合。在單元主題“觀變·思危”的統攝下整合內容為:政治層面的應變與不變、經濟文化的襲常與新變。在課時主題“觀變·思危”的引領下整合內容為:經濟發展的繁榮與侷限、思想文化的昌盛與遲滯。其中“思危”篇章“危”的表現就是立足於整個明清時期的內部危機和外部挑戰。
二是教學設計深度的拓展,即注重教學內容的邏輯層次。第一篇章“觀變”的講解延續第一次的“變”的表現之後再設計如何“觀”變的環節,引導學生從縱向的通史角度、橫向的全球史角度以及教學內容內部邏輯的角度三個方面“觀”變,從而深化對主題的認知,並與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其中,文化創造新變化的設計更能體現思想、文藝、科技三大領域“變”的過程和實質,即思想的蛻變、文藝的漸變和科技的演變。
三是教學設計廣度的打開,即瞭解初中學情確定教學重點。初高中課程標準都對明清時期經濟、文化的變化和麵臨的危機以及明清之變與世界之變提出了要求。不同的是高中增加了思想領域的重要變化,更注重明清之變的內部聯繫、明清之變與世界之變、變化與危機關係的邏輯思維。
反思:這次的設計邏輯的層次、思維的高度、素養的表達都融合在教學中,可惜的是時間講授過久,內容設計過繁,追求面面俱到,從而重難點不突出,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教學設計與學習任務單

如鏈接失效,請識別上圖二維碼查看

如鏈接失效,請識別上圖二維碼查看

點擊上圖小程序關注更多歷史教輔資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