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一位朋友發來一篇文章,問文中的這種病中醫有沒有辦法治。
瀏覽了下,大致說的是一個花季少女,本來身高體重都很正常,因為她暗戀的一個男生喜歡了一個比她瘦的女生,攀比心理,走上了節食減肥路。不料,由“節食”變成了神經性厭食,繼而重度營養不良,呼吸衰竭,最終沒能挽救,非常可惜!
說到這個病,我很多年前還真遇到過一個類似的病例。女孩走進診室,一看她手臂,有點驚到了我,不是一般的瘦!
詢問她的發病經歷,具體細節我已經記不太清,大致情況是高中時有一次住院經歷,那一週,沒怎麼吃東西,從此就厭食了,繼而眼見著變瘦,後來例假都沒有了。
輾轉看了很多醫生,沒有實質性的改善。找到了我,很遺憾,我也沒能幫到她。
看病要像敲鍵盤這麼簡單就好了。這類問題,大凡有點基礎知識的中醫都能想到健脾,前面醫生就用了很久,無效。
這類消導藥更適用於食積,都瘦成那樣了,還消導?何況這類藥既往也用過。
任何病的走向和預後都不是絕對的,但願她有轉機,一直好好的。
我們見證過很多中醫神奇的療效,但也看到過太多的無奈與無助。
中醫的神奇是建立在造化的基礎上的,生命的頑強有時超乎我們想象;但生命又是極其脆弱的,可能一個念想、一個不經意的舉動,讓人走上不歸路。
昨天一個患者說起她13歲的女兒,突然有很強烈的長高意識,要求去打生長激素。
對生長激素我並不一味排斥,適當的年齡、必要的條件是可以遵醫囑合理使用的。但她女兒我印象中挺精幹,體型適中,不高不矮,有這種想法還是有點意外。
一個健康的人,其生理系統非常複雜且完備,激素的分佈和相互作用機制都在一個穩定狀態,各有分工、共同協作維持生命的平穩進行。最顯而易見的,就女性的月經週期都涉及到雌、孕激素、卵泡生成素、黃體生成素等等的聯合協作。
在這種穩定的協作關係中,人為的想達到某個目的,破壞它的平衡,不擔心後果麼?
每個人的體型胖瘦、高矮更多刻在基因裡,豐滿、纖細、魁梧、精悍都是美,桂花八月吐香不去攀比芍藥三月的嬌豔,正因為不統一,所以世界精彩。
前段時間送了一位體型瘦高的患者朋友四個字:心寬體胖。
這也正是她現在追求的。沒有經歷過一些事情,不到一定年齡,不解其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