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飽受頭痛困擾的唐高宗李治,即將走到生命的終點。
永淳二年(683年),病重的李治在東都洛陽下達了一道改年號的詔書,之後想要登上則天門城樓,宣佈大赦天下,為自己祈福,卻氣喘不能騎馬,只好召集百姓代表到殿前聽宣。
典禮結束後,李治問侍臣:“黎民百姓是否歡喜啊?”
大臣們說:“百姓蒙赦,無不感動喜悅。”
李治感慨道:“蒼生雖喜,我命危篤,若天地神祇能夠延續一兩個月的壽命,讓我回到長安,死亦無恨。”
當晚,李治在洛陽貞觀殿去世。他生前最後的願望是回到長安,那裡是大唐的都城,也是關隴集團的大本營。次年,在新君與太后兩大政治集團的明爭暗鬥中,唐高宗的靈柩最終回到關中,葬於乾陵。
站在咸陽塬上,遠眺乾陵所在的梁山,其北峰高聳,為墓室所在地,南面二峰較矮,頂端各有一個土闕,如陵墓的天然門戶。
乾陵,是關中十八唐陵中目前已知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二聖合葬陵,其墓主為唐高宗李治與一代女皇武則天。不過,嚴格來說,武則天死後是以皇后的身份與唐高宗合葬。
這對夫妻及他們掀起的政治風雲,在此歸於沉寂。
錦繡人文地理新書《中國古都四千年》上市
再現古都繁華盛景,優惠價4折,歡迎入手
👇
愛情與政治
唐高宗與武則天的陵墓被命名為“乾陵”,一說取自高宗的尊號“天皇大帝”,因《易經》的乾卦對應天,故以乾定名。後來,他們陵墓所在的地方也被更名為“乾縣”。
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子,也是唐太宗和髮妻長孫皇后的小兒子,年少時的他並非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太子之位原本屬於他的哥哥李承乾。
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被廢后,以“仁孝”聞名的李治被唐太宗立為太子,並得到舅舅長孫無忌等重臣的支持。隨著一代雄主唐太宗步入晚年,他開始用心培養接班人,每次上朝,都讓李治在旁觀摩,有時命太子一起商議國家大事。史載,李治表現出色,太宗“數稱其善”。
唐太宗去世前一年,親自作《帝範》十二篇賜給李治,其中有唐太宗修身治國的心得體會,用現在話說,書名可以改成《爸爸教我當皇帝》。在書中,唐太宗特別告誡李治:“成遲敗速者,國也;失易得難者,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
從後來李治在位期間的作為來看,他確實從父親身上學到了不少。唐高宗李治上承貞觀,開創永徽之治,完善唐朝律法,派兵平定邊疆,吐谷渾、新羅、百濟、倭國等紛紛遣使入貢。
在乾陵朱雀門外,站立著61尊與真人一樣大小的蕃臣石像。石像頭部早已毀壞,但每一個都身穿緊袖長袍、束腰佩劍、足蹬朝靴,兩手向前拱著筆直的身軀。對於這些無頭石像的來歷,歷來多有爭議,有學者考證,其代表著前來參加唐高宗葬禮的外國使者和少數民族首領,可見當時少數民族對唐高宗的尊敬和仰慕。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圖源:圖蟲創意
由此可見,李治早年在其父親身邊耳濡目染,確實有唐太宗的遺風,而其太子生涯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有他與自己的“小媽”武才人(即後來的武則天)之間的八卦。
武才人為荊州都督武士彠之女,他們一家本來是經營木材生意的商人,屬於“寒族”,但武士彠在唐朝建立時有擁立之功,成了開國功臣,後來還被追贈為周國公。
貞觀年間,14歲的武氏入宮,被封為才人,立馬錶現出潑辣伶俐的性格。當時,唐太宗有一匹烈馬,名叫“獅子驄”,高大威猛,鬈毛似獅子,無人能馴服。武才人挺身而出,對太宗說,陛下,我能馴服它。唐太宗一愣,行,那你說說。
武才人說,我需要三樣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錘,三是匕首。我先用鐵鞭抽它,如果它不服,就用鐵錘錘它的腦袋,還是不服,我就一匕首割了它的喉嚨。
武則天晚年在回憶此事時說,她提出這個方案後,得到了唐太宗的鼓勵( “太宗壯朕之志” )。一說唐太宗還給她賜了一個名號叫“武媚”,也就是“武媚娘”一名的由來。
到了唐太宗晚年,武才人常在其身邊侍藥,儲君李治也經常與唐太宗商議國事,兩個年輕人私底下眉來眼去,就這麼勾搭上了,發展出一段禁忌的“地下情”。
此時,李治與武才人的這段感情更像一段露水情緣。唐太宗駕崩後,26歲的武才人與其他沒有子嗣的嬪妃被送往感業寺,落髮為尼,她與李治的緣分也就告一段落。
後來,唐高宗李治到感業寺進香,與武氏重逢,很快舊情復燃,這才動了納武氏入宮的念頭。
一旁的王皇后看在眼裡,給了武氏逆襲的機會。王皇后出自太原王氏,祖上是西魏重臣,與李唐皇室又是舊親,屬於關隴貴族集團成員。但是,王皇后在後宮失寵無子,最得寵的蕭淑妃恃寵而驕,跟王皇后很不對付。王皇后打算借武氏之手來扳倒蕭淑妃,便極力支持唐高宗接武氏入宮。
於是,武氏再度入宮,成為了唐高宗李治的昭儀,備受寵愛,隨後憑藉狠辣手段,幹掉情敵王皇后和蕭淑妃,坐上了皇后的寶座。
武后之所以能得到唐高宗的寵愛,固然有其魅力的原因。史載,她當初被選入宮,就是因為唐太宗聽說其容貌出眾(“上聞其美,召入後宮”),高宗時期武氏二次入宮後,“有權數,詭變不窮”的她,在宮鬥中游刃有餘。
然而,那場“廢王立武”的後宮爭鬥背後,也有政治的因素。
唐高宗即位後,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權勢強大,對皇權形成掣肘。儘管長孫無忌曾經扶持唐高宗上位,還是皇帝的親舅舅,但他及其所代表的關隴集團,已經成為李治重振皇權的阻礙。與此同時,一些出身地位低的官員也想取代世襲爵位的關隴集團,他們與武氏一同成為了唐高宗的政治盟友。
當唐高宗提出“廢王立武”的想法時,長孫無忌作為關隴集團的一員,當然支持王皇后,堅決地表示反對,說出兩個理由:其一,武氏出身低微,門第不高;其二,她是先帝的才人,如立其為皇后,有損皇室名聲。
長孫無忌一發話,前朝元老舊臣紛紛附和。
正當唐高宗為元老大臣們感到棘手,另一個開國元勳李勣卻送上助攻。當唐高宗詢問其意見時,李勣圓滑地說:“此乃陛下家事,何必要問外人!”
李勣將這場皇帝與關隴貴族的暗中較勁說成是皇室家事,實則更有利於唐高宗下決斷。支持武氏的一派官員更是乘機散播輿論,說:“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尚欲易婦;況天子欲立後,何豫諸人事而妄生異議乎?”
最終,李治成功廢后,打擊了關隴士族集團。自永徽六年(655年)武氏立後之後,長孫無忌等舊臣紛紛被貶,位列凌煙閣功臣第一的長孫無忌,甚至遭到罷官流放,自縊而死。
日後叱吒風雲的武則天,就此登上歷史舞臺。
最愛歷史新書《疑案裡的中國史》1+2全套
抽絲剝繭求真相, 今日特惠4折,歡迎入手
👇
二聖臨朝
唐高宗與武則天這對恩愛夫妻,在打壓關隴舊臣時結成政治同盟,此後,在唐高宗和朝中新貴的支持下,武則天的權力不斷增長。
唐高宗李治患有風疾,到後期病情愈發嚴重,經常頭暈、噁心,視力也急劇下降。他帶病理政之餘,讓武后參與政事,起初武則天只是作為賢內助幫忙整理公文、批閱大臣奏摺,精通文史的她辦事得心應手。後來,隨著唐高宗病情反覆,武則天擔當起了理政重任,乃至“百司奏事,皆委天后詳決”。
從幕後走到臺前,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方面,唐高宗因病難以處理政事,需要一個可信任的人來協助他,而感情親密、才能出眾的武后是不二人選;另一方面,武則天要參與政事,只能在唐高宗的許可下進行,她權力再大,也難以超越皇權。
在輔佐唐高宗的同時,武則天也培植了自己的政治勢力,李義府、許敬宗等庶族地主出身的新貴成為她的心腹。
隨著武后勢力逐漸膨脹,宰相上官儀感到擔憂,他逮著機會,上書請求廢武后。上官儀說:“皇后驕橫,天人共怨,應該將其廢掉,以安人心。”善於玩弄權術的唐高宗看完上官儀的奏疏,便讓他起草廢后的詔書,可這事兒讓武則天知道了。詔書還未發出,她就跑到高宗面前辯解,唐高宗又猶豫了,不忍廢后,只好說:“這都是上官儀教我的。”
不久,上官儀被許敬宗誣告謀反,含冤而死,一家受到株連,就連年幼的孫女上官婉兒也被罰作奴婢。上官婉兒長大後為人聰慧、長於文章,被武則天任命為親信女官,也是一個傳奇人物。
除掉上官儀後,武則天更加權勢滔天。與此同時,唐高宗病情加重,常在後宮靜養,將朝政託付給武后,每次臨朝,武則天“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大唐王朝出現了“二聖臨朝”的局面。
權欲的高漲,伴隨著親情的流逝。
李治與武則天的嫡長子李弘,為人仁孝溫柔,年幼時就被立為儲君,長大後多次受命監國。
但仁慈的李弘,與殘忍的母后截然相反。
當年,王皇后、蕭淑妃被廢后囚禁在別院,唐高宗有一次去探望她們,不免有些心疼,跟王皇后寒暄了幾句。武則天得知此事後大怒,派人將王皇后、蕭淑妃痛打一頓,隨後折斷手腳,投入酒甕裡,說讓這兩個老女人嚐嚐“骨醉”的滋味。
王皇后與蕭淑妃被折磨數日後慘死,之後,蕭淑妃的兩個女兒義陽公主與宣城公主受到牽連,被長期軟禁在宮中,不允許嫁人,多年後,皇帝家的金枝玉葉被迫成了“大齡剩女”。
李弘得知此事後,上書為這兩個姐姐求情,請唐高宗給她們許配個好人家,安度餘生。李弘的仁德之舉惹怒了武則天,隨後各種矛盾激化,母子二人漸行漸遠。
上元二年(675年),年僅23歲的太子李弘神秘去世,成為歷史上的一樁疑案。《新唐書》和《唐會要》中記載了李弘可能遭到武則天鴆殺的傳言,而年代更早的史料則對其死亡原因語焉不詳。按照追悼李弘的制文中提及的“沉瘵嬰身”的說法,李弘應該是患有肺結核之類的疾病,染病而死。李弘去世後,唐高宗破例以皇帝之禮在洛陽郊外為其修建了恭陵。
李弘離世之後,太子之位就順延給了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嫡次子李賢。
然而,李賢與母親的關係更糟糕。後來,李賢捲入謀反案,唐高宗本想保太子,結果武則天連兒子也不放過,說:“為人子懷逆謀,天地所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
調露二年(680年),李賢被廢,太子之位輪到了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第三子李顯。這位被網友調侃為“六位帝皇丸”的老三,見識過母親的霸道,平日裡對武則天唯唯諾諾,他就是後來的唐中宗。
此時,距離唐高宗去世僅剩下三年。
唐高宗在位期間,關中地區多次出現大旱,糧食歉收。受糧食困擾的他,為了更方便獲得隋唐大運河輸送的資源,多次巡幸洛陽,而這也是武則天樂於見到的局面,東都洛陽遠離關隴集團的大本營長安,更有利於她掌控局面。
洛陽,成了唐高宗生命的最後一站。
唐高宗知道,他駕崩之後,武則天恐怕也不會輕易放權。臨終前,唐高宗口述遺詔,在權力分配上進行了耐人尋味的安排:“七天裝在靈柩內,皇太子在靈柩前即皇帝位。園陵制度,務以節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
唐高宗萬萬沒想到,他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即位後不出三月,即因觸怒母親而被廢為廬陵王,謫居房州(今湖北房縣)。隨後,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第四子李旦(即唐睿宗)被扶上皇位,卻只能聽命於武則天,成了一個傀儡皇帝。不久,遠在巴州(今四川巴中)的廢太子李賢被酷吏逼令自殺,死於非命。
此時,唐高宗屍骨未寒,甚至連陵墓都還未建成。
▲唐高宗劇照。圖源:影視劇照
營建乾陵
《唐會要》記載,唐高宗駕崩後,乾陵的營建剛剛開始。臨朝聽制的武則天命令吏部尚書韋待價為山陵使,按照“依山為陵”葬制,修建乾陵工程。史書記載,負責修建乾陵的隊伍中,有戴罪的犯人、京城附近的百姓以及數萬名士兵。
當時,有人主張將唐高宗就近葬於洛陽,也有人主張將高宗靈柩運回關中。最後,武則天遵照唐高宗歸葬關中的遺願,將乾陵的選址定在位於今陝西省乾縣北部的梁山。
陵園佈局仿造長安城,分為“內城”和“外城”兩大部分,地面分佈獻殿、偏房、迴廊、闕樓等建築物,陵園四周各有一門,以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神命名。
李治去世第二年八月,太后武則天命唐睿宗護送高宗靈柩西返長安,葬於乾陵。李治生在長安,死於洛陽,而其陵墓如他生前心心念唸的大唐長安一樣,規模浩大,氣象雄偉。
▲唐乾陵。圖源:圖蟲創意
歷經一千多年的時光,乾陵的地面建築破壞極大,但仍保留了許多珍貴文物。
通往陵前的主神道,也被稱為“司馬道”,兩旁站立著10對直閣將軍石人像。石人身著寬袍大袖,身材魁梧,雙手拄劍恭立,雙目注視前方,如同皇帝的近衛軍。這種石人像有個專門的名稱——翁仲。
民間傳說中,翁仲是秦朝的一位將領,曾多次帶兵出征邊疆,威震夷狄。他死後,秦始皇鑄銅為像,置於咸陽宮司馬門外紀念。後來,人們依照其形狀雕刻陵墓石人,“翁仲”成為了這類石像的名稱。
此外,華表、石獅、祥鳥、翼馬、仗馬,分佈於陵園各處,展現唐代精湛的雕刻工藝,背後各有其文化內涵,八稜柱形華表標誌帝王陵墓,祥禽瑞獸象徵賢君盛世。
乾陵朱雀門外,豎立著武則天為丈夫親自撰寫的“述聖紀碑”,追述高宗皇帝的歷史功績:“興百王之絕典,播十紀之高躅……”唐代立碑之鳳盛行,而武則天本人的那座無字碑比讚頌唐高宗的碑刻更出名。
唐高宗入葬後,乾陵的工程沒有就此停止。
又過了21年,一代女皇武則天病逝,復位的唐中宗遵照母后“歸陵”遺制,重啟乾陵隧道,將武則天合葬於乾陵。至此,乾陵主墓才修建完成,其墓道和墓門以石條砌成,再用鐵漿灌入封閉(“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非常堅固,至今也沒有被打開,留給後人無盡的猜想。
乾陵地宮有過幾次險些被盜的經歷。五代時,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曾經聚眾大掠關中,盜掘關中唐陵,盜取其中的金銀珠寶。這一事件在當時影響極大,後來的後周太祖郭威有鑑於此,臨終前下令要求陵墓從簡。
但史書記載溫韜盜陵時寫了一句:“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這是說,溫韜盜唐帝陵時,只有乾陵逃過一劫,因為他要盜掘乾陵時,出現了極為反常的天氣。溫韜嚇得夠嗆,擔心遭報應就沒去。
即便溫韜去了乾陵,也未必就能找到地宮。民國時,孫連仲曾派一隊士兵去乾陵一探究竟,結果炸了幾處地方,也沒找到通往地宮的墓道口。
直到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在梁山炸山取石時,無意間炸開了墓道口,陝西成立專門的考古隊進行勘查,終於在梁山主峰的中腰部找到了通往地宮的墓道。經過探測發現,乾陵墓門的石條排列整齊,空隙用鐵灌注並堵塞,符合史書中的記載,且在放置武則天靈柩後應該就沒有被移動過。
為了確保陵墓安全、保護文物,考古隊在勘查試掘後,仍對墓道口進行夯土掩埋。
錦繡人文地理新書《中國古都四千年》上市
再現古都繁華盛景,優惠價4折,歡迎入手
👇
皇室恩怨
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乾陵後,他們的兒子唐中宗、唐睿宗根據前朝的陪葬制度,遷懿德太子李重潤、章懷太子李賢、許王李素節、澤王李上金、永泰公主、義陽公主等皇室成員的墓到乾陵陪葬,並賜大臣豆盧欽望、劉仁軌、楊再思等陪葬乾陵。
乾陵的陪葬墓共計17座(已發掘5座),其中有為大唐建立赫赫戰功的李謹行、薛仁貴、蘇定方等大臣,也有唐高宗的子孫。唐中宗、唐睿宗將這些皇室成員的墓搬到乾陵,也許是希望地下世界的唐高宗仍能享繞膝之樂,可對母親武則天就不太友好了。
其中,章懷太子李賢是被廢的太子,死於武則天手下的酷吏;澤王李上金也是被酷吏誣告,自殺於獄中;許王李素節是蕭淑妃的兒子,一生受到禁錮,最後含冤而死;義陽公主是蕭淑妃的女兒,被武則天軟禁多年,年過三十才嫁人,好不容易嫁了個老公,還捲入謀反案被殺。
▲永泰公主墓壁畫(局部)。圖源:網絡
李重潤作為唐中宗李顯最寵愛的長子,可能也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因言獲罪,被祖母武則天處死。
那是武周大足元年(701年)九月的時候,李重潤與妹妹永泰郡主年少輕狂,在家聊奶奶武則天的八卦,私下議論張易之兄弟入宮之事。張易之是武則天的男寵,他聽說後,立馬向武皇打小報告。
武則天得知後大怒,命令李重潤的父親李顯嚴查此事。李顯三年前剛結束流放生活,戰戰兢兢地回到洛陽,自然不敢怠慢,只好犧牲他的嫡長子以求自保。
之後,李重潤以誹謗朝廷之罪被杖殺,年僅19歲。唐中宗復位後,追贈李重潤為“懿德太子”,以帝王之禮厚葬。
誹謗案發時,永泰郡主(唐中宗復位後追封為公主)正懷有身孕,她是武則天的親孫女,而她丈夫武延基是武則天的侄孫。武則天見永泰有孕在身,不忍處以極刑,只是將她囚禁。有些史料說,張易之兄弟害怕後患無窮,偷偷以墮胎藥冒充安胎藥,導致永泰郡主分娩難產而死。
1961年,考古人員對乾陵的永泰公主陪葬墓進行發掘時發現,其墓誌銘上寫著“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表明了公主的死因與懷孕有關。之後,法醫專家對永泰公主墓中的11塊盆骨碎片進行識別、拼對、粘接,再比對正常女性骨盆的醫學資料,確認永泰公主確實是難產而死。
最是無情帝王家。高高在上的武則天,不允許自己的親人詆譭自己,卻逼死了孫子、孫女。
這場皇家悲劇發生的1200多年後,考古隊對懿德太子墓進行發掘。進入墓中後,只見墓道滿繪壁畫,《闕樓儀仗圖》中盛大的儀式深藏父親唐中宗對兒子的思念,畫中巍峨高峻的闕樓成為研究唐代建築的寶貴資料。
乾陵的其他幾座陪葬墓中,也出土了大量絕世壁畫,其中反應了唐代社會的豐富內容,包括宮廷生活、皇家儀仗、狩獵出行、建築、馬球、宴飲、城牆、佛寺等,再現大唐王朝的真實場景。
女皇的無字碑
文獻記載,民間習慣稱乾陵為“姑婆陵”,一說是因為武則天合葬乾陵時,主持葬禮儀式的是其侄子武三思,對於武氏族人來說,武則天就是他們的姑婆。儘管後來武氏衰落,但民間還是跟著他們的叫法,管此地叫“姑婆陵”。
這也說明,民間百姓都知道乾陵是一代女皇的陵墓,卻忽略了其另一個墓主唐高宗。
從武則天步入歷史舞臺的那天起,她在唐太宗宮中當了12年才人,後入感業寺當了3年多尼姑;二次進宮後,陪伴唐高宗30年,其中大部分時間輔助丈夫處理政事;唐高宗駕崩後,她又當了6年權傾天下的皇太后。
載初元年(690年),臨朝參政20多年的武則天終於改唐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
這一年,她已經67歲了。
從顯慶年間參政到退位逝世,武則天執掌大唐朝政約半個世紀。在男權社會的凝視下,武則天身上不時有“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的評價。不過,縱然武則天執政手段雷霆,也無法抹去她一生的功績:大興科舉,扶植庶族;重視農業,輕徭薄賦;尊崇佛教,文化包容……
公元701年,她離開自己紮根多年的神都洛陽,回了一趟長安。
此時的乾陵,經過十多年的不斷修整,已愈發完善。接近80高齡的武則天,也許從這時候開始考慮自己的身後事了。
四年後,在“神龍政變”的動盪中,病篤的武則天讓位於李顯,把天下還給了李唐。臨死之前,她讓兒子削去自己的帝號,從“天冊金輪聖神皇帝”改稱為“則天大聖皇后”,並請求以唐高宗皇后之名義,與唐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
從此,“述聖紀碑”的對面,多了一座同樣高大聳峙的“無字碑”。
乾陵的“無字碑”是我國曆代碑刻中的鉅製,碑通高8.03米,由一塊巨石雕成,碑首刻有八條相互纏繞的螭龍,身軀矯健,騰雲吐霧,碑座陽面正中線刻“獅馬圖”,雄獅昂首怒目,駿馬俯首屈蹄。
但是,碑上未刻唐人一字。
這座無字碑究竟是誰下令鑿刻?至今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武則天為自己立的,也有人說,是唐中宗李顯為母親立此碑,還有人提出一種說法,說是西域于闐國為唐高宗立的。
石碑,往往用來旌表死者功德政績,乾陵“無字碑”卻不著一字。或許是武則天自認為功過應留於後人評說,故隻立碑,不刻字;又或許是唐中宗、唐睿宗對武周的歷史難以啟齒,不知該頌揚還是貶斥生母武則天的一生,遂不刻文。
無字碑成了一個千古之謎,至今也沒有一個完美的解釋,它只是沉默著,繼續守護著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的二聖。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順手點贊、點在看讓我知道您在看~
艾公子 講歷史上16個懸疑大案,順利收官
上騰訊視頻搜“疑案裡的中國史”,看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