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為新時代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擘畫了藍圖、指明瞭方向。日前,記者就新時代如何推動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採訪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李六三。

李六三認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要主動將文物工作融入黨和國家發展大局。比如在城鄉建設中,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統籌好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在考古遺址公園等的建設中,要努力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帶動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帶動城市復興和鄉村振興。要促進文旅融合,推動文保單位、世界遺產地、博物館成為特色旅遊目的地,推出更多紅色主題旅遊景區景點,吸引更多遊客參與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發揮好革命文物在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文物保護利用中,必須始終堅持保護第一。”李六三表示,要秉持系統性、整體性保護理念,統籌好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本體保護和周邊保護、單點保護和集群保護,維護文化遺產的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文化的延續性,同時要全面加強管理,不斷健全法律制度體系、文物防災減災體系、文物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建立文物安全長效機制,堅決守住文物安全底線。同時,要加大文物利用力度,讓文物走進公眾生活,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更好發揮作用。在此過程中,要深入挖掘和闡釋文物蘊含的多重價值,發揮其跨學科、跨專業、跨領域優勢,開展其綜合價值、保護理念、保護技術、展示利用、監督管理研究,將文物價值研究和闡釋貫穿於文物工作的全領域、全過程,同時利用新技術、新手段,系統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科技創新可以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提供不竭動力。李六三認為,要發揮現代科技在數據採集分析、文物病害分析等領域的作用,構建多學科協同、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創新體系,不斷提升文物科技創新能力和文物領域科技應用水平。同時藉助新技術讓藏在深閨的文物進入公眾視野,構建起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傳播體系。據悉,近年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整合各方各類文物資源,推動文物領域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文物資源的數字化採集和保護利用,創新傳播手段,依託文物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助力國家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

李六三認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要加強人才建設,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提供人才支持。相關單位要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和激勵機制,不斷優化人才隊伍的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提升人才隊伍整體素質。“隨著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進一步重視和支持,人員編制大幅增加,實現歷史性突破。在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人才隊伍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結構將更趨合理,佈局將更加科學,體系將更加完備,人才的集聚效應也將進一步顯現,必將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4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致賀信指出,“亞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孕育並保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為世界文明發展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有利於加強亞洲文化遺產保護,深化亞洲文明交流,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力量”。

李六三認為,要充分發揮文化遺產的獨特優勢,堅持服務外交大局,不斷擴大文化遺產國際交流合作。近年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著力推動援助柬埔寨、尼泊爾文物保護修復工程項目,搭建援外文物保護諮詢平臺,講好“援外文物保護故事”。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積極推動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實施亞洲文化遺產保護青年大使計劃,拓展我國與亞洲各國的文化遺產交流合作。“要以對外交流為紐帶,推動中國文物保護理念、技術、成果走出去,在國際舞臺上充分展示中國技術、中國智慧和中國擔當,為國際文化遺產事業發展和文明交流互鑑做貢獻。”他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