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在外吃得越多,壽命或許越短,下館子這4類菜少點!

科學研究表明:在外吃得越多,壽命或許越短,下館子這4類菜少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成了稀鬆平常的事情。

由於繁忙的工作以及高速的生活節奏一天三頓在外就餐的打工人也不佔少數。

01

在外吃得多,壽命越短!

眾所周知,經常在外吃是真不好。但“不好”到什麼程度?

愛荷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學者驚人地發現:與幾乎不在外就餐的人相比,每天≥2頓在外就餐全因死亡率增加4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8%癌症死亡率增加67%!該研究發表於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上。

看來在外吃得越多,壽命越短,真不是聳人聽聞

為了得到“在外就餐與死亡風險”之間的準確關係,研究者對35084名成年參與者進行了長達7.83年的隨訪。最終記錄到2781例死亡,其中511例死亡歸因於心血管疾病638例死於癌症

果然不出所料,與很少在外就餐(<1次/周)者相比,平均每天≥2次在外就餐的參與者多為男性,且往往更加年輕且處於單身狀態

這些常常外食者,有著更高的總能量攝入,自然也比在家就餐者有更高的BMI

不同在外就餐頻率人群的基礎信息

當代年輕人中,每天2-3頓在外就餐者不在少數。

早上經過一個煎餅攤,買個加雞蛋和火腿的豪華套餐;中午時間比較緊張,直接在公司點個外賣快速解決;晚上約三兩個朋友,一起吃個燒烤、喝點啤酒……

一天3頓都在外吃,是不是你?

但是否問過自己的身體,真的扛得住“頓頓在外吃”嗎?

更令人扎心的是,研究者還發現,在收入較低的人群中,更高的在外就餐頻率更高的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係更強

換句話說,沒錢還經常在外吃,全因死亡率顯著增加104%

在外就餐頻率與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經常外食導致死亡率升高”背後的原因也很好理解。除非主動選擇沙拉或輕食,大部分外食餐飲提供的食材及配料都難以控制,比起家裡的飯菜自然是重油重鹽重調味,往往含有更高的飽和脂肪酸,更低的鈣、鐵、膳食纖維等,堪稱健康的慢性殺手

不僅如此,不健康的烹飪方式,還會使經常在外就餐者體內含更多有害化學物質,比如鄰苯二甲酸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自己做飯才是王道,既健康又長壽。此前Public Health Nutrition上一項隨訪10年的研究顯示:愛做飯的人更長壽,且頻次越多,死亡風險越低;每週下廚超過5次的人死亡風險降低50%,尤其是女性

烹飪頻率的風險比

02

萬一下館子,避開4種“高能菜”

浙江醫院營養科主任朱琴主任醫師表示,頻繁在外就餐的人,一定要有健康意識,儘可能避免點這幾種“高能菜”:

“水煮”類菜餚

水煮魚、水煮肉片等菜餚雖然名字裡有“水煮”二字,但並不健康。

為了讓其口感更好,烹調這類菜餚需要大量油,導致魚和肉片表面裹了很多油,常吃容易能量超標,增加肥胖風險。

“乾鍋”類菜餚

乾鍋筍、乾鍋菜花、乾鍋土豆片等乾鍋菜往往是把熟了的食材泡在半鍋油裡,用酒精在下面持續加熱。

除了脂肪含量高,乾鍋菜還有三大隱患,一是製作過程中加熱時間較長,嚴重破壞蔬菜的營養;第二,長時間加熱導致糊鍋,易產生致癌物質;第三,含鹽量較高,吃多了容易增加高血壓風險

“乾煸”類菜餚

乾煸豆角、乾煸茶樹菇等乾煸菜,傳統做法是用少量油長時間煸炒,但現在大部分餐館為了省事,直接油炸

脂肪含量超標,乾煸類菜餚中很多維生素在油炸過程中會被破壞,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A等。

此外,乾煸豆角還可能外焦裡生,沒有徹底燒熟,其中含有的皂甙紅細胞凝集素等沒能在高溫烹煮時被破壞,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鹹蛋黃焗”類菜餚

烹製鹹蛋黃焗南瓜等菜餚時,需要將鹹蛋黃提前用油煸炒半分鐘到一分鐘,南瓜等需要進行高溫油炸,才能達到外酥裡嫩的效果。

因此這類菜往往脂肪超標、維生素損失。此外,還存在一個大隱患——鹹蛋黃中的膽固醇在高溫空氣的作用下非常容易氧化,形成膽固醇氧化產物

研究發現,這類物質會引起人體血管內壁損傷,誘發動脈硬化

在外就時,如何保證一桌菜餚的營養合理?朱琴總結了4個點菜原則:

1、把食物分成葷菜類(肉類、水產類、蛋類、豆製品類)、蔬菜類、主食類等幾大類,以“211餐盤”(二素一葷一主食)的比例,在每類菜餚中點菜,確保食材豐富、營養平衡。

2、用粗糧薯類替代精白米麵,可以點玉米餅、蒸山藥、紫米粥、綠豆粥等當做主食。

3、一家老少去餐廳吃飯,點菜時,最好考慮每個人的營養需求。

4、最好叮囑服務員少放油鹽

來源:浙江醫院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