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九十五。(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帝曰:太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帝曰:少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臟者,滑而不實也。帝曰:陽明臟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陰臟搏,言伏鼓也。二陰搏至,腎沈不浮也。”——《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在這個地方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是滑不是弦呢?《傷寒論》裡邊講少陽之為病,脈弦。為什麼要脈弦呢?口苦咽乾目眩,這都是少陽病。為什麼是弦?其實就是滑而不實當中夾雜著寒氣。這就是搞臨床和不搞臨床的區別,你不搞臨床永遠不知道他剛才說什麼,但你一搞臨床之後,你一接觸病人就立刻就明白了,這些外感病之後往裡傳,傳病到少陽之後,有些寒邪實際上是沒有去的,那為什麼還要用柴胡呢?柴胡可以祛寒,《神農本草經》裡邊柴胡就是治寒熱病。
在這個地方,它只要是有點寒,它的脈就緊,同時它又滑而不實,這就是弦脈,它不是太陽經的浮緊脈,它是少陽經的弦,就像琴絃一樣。如果沒有外感的風寒,脈象就是滑而不實,這個地方《黃帝內經》講的是原則,就是基本的大法。
我們再往後看,“帝曰:陽明髒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陽明經脈的象是怎麼樣呢?岐伯說,這是一種大而浮的脈象,這就理解了,陽明是多氣多血,(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陽明的脈象要麼就是白虎湯證,要麼就是陽明腑實,這就是承氣輩,所以陽明腑實就是大,喘咳寒熱就是浮,總而言之,就是大而浮的這種表象。
我們再往後看,“太陰髒搏,言伏鼓也”。太陰指的是足太陰脾經,太陰經的經脈搏動,脈象是伏鼓。指的是什麼呢?脈象雖然浮,但是仍然擊於指下。馬蒔在《注證發微》裡邊講∶“太陰則入於陰分,脈雖始浮而始鼓於手謂全浮。”就是你一把太陰這個脈的話,浮取找不著,中取稍微有點,沉取發現了有這個脈,但是一般來講,到了沉取階段,他的脈應該很弱,但他不是,他的脈象是伏鼓有力。這代表什麼呢?這代表脾這個地方的結氣也非常重,就是打結的結,氣結在這裡,下不去了,你一問這個患者的表現,有很多人說彭博士,我就是小腹部感覺有點塊,一吃飯就感覺不消化,就下不去。一把脈,脈象也不浮,中取也不好取,沉取在這裡,裡邊還是滑實的,這就是伏鼓。
“二陰搏至,腎沉不浮也”。二陰經脈搏動,是沉而不浮的脈象。二陰指的是少陰。少陰經脈的脈象是沉而不浮,因為二陰是足少陰腎經,腎是往下沉的,是不浮的,我們知道“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少陰脈微細指的是什麼?就是沉取在底下,它不往上浮,所以現在非常流行的火神派,喜歡用少陰經的方。火神派很有意思,喜歡用三陰經的方,尤其是喜歡用少陰經的方,厥陰經的還不怎麼用,比如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吳茱萸生薑湯等等都不用,也不用烏梅丸,厥陰經的病的藥方也不用。太陰經的方子偶爾用,用理中湯,他喜歡用少陰經的藥方,用四逆湯、白通湯等等這些方子。(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裡邊有附子,在這裡我們就不詳細展開了,因為古代醫家對於陰證,有專門的這論述,比如王好古的《陰證例略》,還有許叔微的《傷寒九十論》,《傷寒九十論》裡邊有大量的三陰經的內容。(未完待續)
學了彭鑫博士今天講的課程之後,相信您對《黃帝內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後做一個答題互動,測一下您的學習成果。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