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皮膚潰瘍是中醫外科常見病、多發病。其中慢性反覆不愈之陰證皮膚潰瘍,如糖尿病壞疽潰瘍、壓瘡潰瘍、壞疽性膿皮病潰瘍等,存在皮膚二次損傷、嚴重感染甚至發生癌變的風險,治療比較棘手。西醫治療目前多采用清創換藥、生物製劑、激光、幹細胞移植等方法,但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艾儒棣教授認為,陰證皮膚潰瘍的病程中以正虛、血瘀為本,溼毒為標,治療應以補虛、祛瘀為關鍵,祛腐則為緩急之法。臨證採用整體辨證內治與局部外治相結合的方法,分步施治,取得較好療效。
✦ ✦ ✦ ✦ ✦ ✦ ✦ ✦
《外科正宗》載:“膿出方自腐脫,腐脫方自生肌,肌生方自收斂,收斂方自瘡平。”陰證皮膚潰瘍早期膿腐較多,宜溫陽除溼、化腐生肌,促進創面由陰轉陽,壞死組織脫落;中期溼毒、瘀血膠著,創面晦暗,宜結合活血通絡之法,促進新生肉芽組織生長;後期新肉生長緩慢,宜補益氣血、斂皮生肌,避免留有大的瘢痕組織。臨床建立“提膿祛腐、解毒生肌、生肌收口、斂皮平肌”的動態診療方案,此四步既可單獨應用,也可聯合應用或序貫應用。
1
提膿祛腐
內治以《醫宗金鑑》托里消毒散合《景嶽全書》二術煎。氣血的盛衰直接關係到陰證皮膚潰瘍排膿與收口,正虛不能託毒外出,毒不外出則無膿可透,故治宜扶正託毒排膿。托里消毒散中黃芪、人參、白朮、茯苓溫陽益氣,川芎、當歸補血活血,共奏扶正固本之效。將托里消毒散中的金銀花易為忍冬藤,取藤蔓藥物伸展之性,能調暢氣血、清透疏達,有助於消腫排膿。二術煎中白朮、蒼朮相伍,補運相兼,中焦得健,溼邪得去,則膿液可排;白芷、皂角刺、桔梗、薏苡仁亦有透膿排膿之效。托里消毒散與二術煎合用,可使正氣恢復以箍毒,令病灶趨於侷限化,不致膿毒擴散旁竄,從而達到膿出毒洩的目的。
外治用七星丹(由煅石膏、寒水石各30 g,硼砂、硃砂、輕粉、銀珠、冰片各9 g組成),具有消腫解毒、祛腐生肌之效。陰證皮膚潰瘍若單用生肌收斂藥有閉門流寇之弊,難以生新;若用拔膿祛腐藥,雖可拔毒祛邪,卻難以生肌而全其功。七星丹既能拔膿祛腐,又能促進局部氣血循環,助新生肉芽組織生長。
2
解毒生肌
內治以經驗方補血解毒湯。皮膚潰瘍創面日久不愈,溼腐積聚而化熱,溼熱蘊毒,此階段雖然有溼熱膿毒的皮損表現,但基礎病機仍為體虛久不生肌收口,以熱毒為標、體虛為本,治宜益氣養血、清熱解毒。補血解毒湯由黃芪40 g、山藥30 g、甘草10g、當歸10 g、忍冬藤30 g、黃柏15 g、連翹10 g、牡丹皮15 g、桔梗10 g、川牛膝15 g組成。方中重用黃芪託毒斂瘡,陰證皮膚潰瘍治癒的過程就是從陰轉陽的過程,故用黃芪溫陽扶正,有利於創面的癒合;山藥、甘草健脾益胃,當歸活血養血,增強黃芪生肌斂瘡之效;黃柏清熱燥溼,連翹、忍冬藤清熱解毒;再以桔梗透膿,使毒邪移深居淺,根束盤清;川牛膝引藥直達病所,且有祛瘀通絡之效。諸藥合用,共奏透陰轉陽、解毒生肌之功。
外治以陳延之《小品方》漏蘆豬蹄湯,該方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託瘡生肌之效。用法:將豬蹄分為兩份,一份帶有豬蹄甲,另一份沒有豬蹄甲。1)取漏蘆40 g,與帶有豬蹄甲的部分一起燉2~3 h後,去漏蘆及豬蹄,取湯,淋洗及溼敷潰瘍。每次淋洗10 min左右,洗完後將潰瘍面晾乾,然後用2層幹紗布蓋住潰瘍,再用棉球蘸漏蘆豬蹄湯放置於潰瘍面,不需擰擠,用紗布包紮,不宜太緊。白天每2~3 h將棉球取下重新蘸漏蘆豬蹄湯,持續至睡前。2)取漏蘆60 g與沒有豬蹄甲的部分一起燉,燉至豬蹄肉爛為止,吃豬蹄肉並喝湯,一天之內服完。
3
生肌收口
內治以經驗方加味乳沒散合補中益氣湯。化瘀是促進陰證潰瘍創面癒合的重要因素,是創面由晦暗變為紅活的關鍵。臨證予加味乳沒散,由黃芪30 g、蜈蚣1條、桃仁10 g、當歸10 g、赤芍10 g、川芎10 g、川牛膝9 g、醋乳香6 g、醋沒藥6 g組成。方中黃芪補氣生肌,桃仁、當歸、赤芍、川芎、牛膝活血化瘀,醋乳香、醋沒藥行氣活血生肌。蟲類藥多攻竄善走,通經達絡,取蟲類藥之毒以攻其瘀毒,借蟲類藥猛烈藥性以入絡搜邪,善用蜈蚣通絡活血。瘀可致虛,虛可致瘀,二者互為因果,故陰證皮膚潰瘍宜祛瘀補虛。臨證以加味乳沒散祛瘀,以補中益氣湯補虛,全面兼顧陰證皮膚潰瘍經絡阻滯、氣血不足之關鍵病機,可使潰瘍周邊皮膚色素逐漸減退,皮膚潰瘍進一步好轉。
外治以皮粘散,該方由爐甘石60 g、硃砂6 g、麝香0.9 g、琥珀3 g、硼砂4.5 g、黃連15 g、熊膽1.2 g、冰片0.6 g組成,具有消炎止痛、生肌斂口的功效。製法:爐甘石火上燒紅,用黃連煎水淬7次,陰乾後研細水飛,餘藥共研極細末,與爐甘石細末研勻,密封備用。皮粘散較常用的解毒提膿祛腐丹類藥長於生肌,較常用的生肌類藥長於解毒,是兼具二者之長的外用製劑,藥性溫和,用於陰證皮膚潰瘍無任何刺激,且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
4
斂皮平肌
內治以加味異功散(《小兒藥證直決》)。經過前三步的治療,皮膚潰瘍創面新肉生長紅活,因脾主肉,肺主皮毛,為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使創面逐漸變淺,運用艾氏異功散培土生金、補脾益肺,從而達到肌豐皮平的效果。艾氏異功散由南沙參24 g、白朮12 g、茯苓15 g、甘草5 g、陳皮10 g、山藥15 g、葛根12 g、連翹12 g、當歸12 g組成。將《小兒藥證直決》異功散中人參易為南沙參,因南沙參較人參更具清養之效,可防皮膚潰瘍後期氣陰虧虛。葛根升脾陽,脾陽上升,利於生肌斂皮。當歸補血活血,與白朮、茯苓、甘草等健脾之品同用,可補益氣血、相得益彰,促進皮膚潰瘍組織重建與修復。甘苦並用,使苦燥利溼不傷陰,甘寒生津不礙溼,故以連翹清解餘毒,以防毒邪留戀,耗傷氣陰。
外治以斂肌散,該方由王錦蛇蛇皮6 g、臭梧桐葉12 g、煅龍骨15 g、硼砂3 g組成。斂肌散中之“王錦蛇蛇皮”,是用蛇之真皮,為斂皮之要藥,而非祛風蛻翳之蛇蛻皮,不可將二者混為一品。蛇皮取“以皮治皮”之用,臭梧桐葉祛風溼活絡,二者配伍可通絡斂皮。煅龍骨收斂固澀,可吸未盡之毒,加入少量硼砂解毒生肌。對於凹陷不平、久不斂皮的瘡面,外用斂肌散令凹陷之處氣血來複而生肌,促進瘡口肉芽組織及上皮組織迅速生長,從而達到皮長肌平之效。
典型案例
患者,女,46歲,2022年3月31日初診。
主訴:右臀部破潰、流膿2個月餘。
現病史:患者自述2個月前進食海鮮、飲酒後右側臀部皮膚瘙癢,搔抓後出現粟粒大小紅斑水皰,破潰滲液,面積不斷擴大。MRI檢查示:右側臀部皮下脂肪水腫、壞死,予靜脈滴注及外科換藥治療,效不顯,右臀部潰瘍面明顯擴大,伴輕度疼痛,隧來診。
刻下症見:右側臀部可見1個約10 cm×8 cm的潰瘍,有大量膿性分泌物,膿水淋漓,奇臭,癢痛交作,創面紫暗不鮮,肉芽暗淡,瘡口起白沿,創面四周色烏黑,潰瘍周圍皮膚暗紅,皮溫低,伴面色少華,肢體乏力,納呆,大便幹、二日一行,小便調,眠可。舌紅、苔白膩,脈細。
初診創面情況
西醫診斷:慢性皮膚潰瘍;中醫診斷:皮膚潰瘍(陰證);辨證:氣血虧虛、溼毒瘀滯。
內治以益氣活血、祛溼解毒,予托里消毒散合補血解毒湯加減。處方:黃芪50 g,黨參20 g,白芍20 g,茯苓20 g,當歸20 g,川芎20 g,忍冬藤30 g,白芷10 g,桔梗10 g,皂角刺15 g,陳皮15 g,川牛膝20 g,甘草6 g。10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飯後半小時溫服。
外用七星丹換藥,每日一換。換藥方法:先將潰瘍面清洗乾淨後拭乾,剪取合適的引流條,用生理鹽水溼潤,以不滴水為度,將七星丹薄薄地撒佈於引流條,將沾有丹藥的引流條均勻地填塞於潰瘍口內,確保丹藥能夠接觸到創面,然後用4層無菌敷料包紮。因患者潰瘍面積較大,換藥時間較久,故囑連續每3次七星丹換藥後改為1次聚維酮碘換藥,以免蓄積而引起不良反應。
2022年4月10日二診:膿性分泌物明顯減少,潰瘍面積無明顯變化,創面暗紅,肉芽暗淡,新生肉芽組織生長較慢,創面周圍出現白色網狀組織,瘡口白沿如前,色仍烏黑,創口周圍發癢,仍感乏力,二便正常。舌紅、苔膩,脈弦細,餘症同前。處方在初診方基礎上加山藥30 g、醋乳香5 g、醋沒藥5 g,10劑,煎服法同前。外治法同初診。
二診創面情況
2022年4月21日三診:右側臀部矩形暗紅色潰瘍面積較前減小,約6 cm×5 cm,有少量膿性分泌物,質清稀,瘡口已無癢痛,創面淡紅欠鮮活,新生肉芽組織生長較快,瘡口白沿已消失,瘡口四周色烏黑,異味不明顯,精神較前明顯好轉。大便幹,二日一行,小便調,納眠可,舌紅、苔黃膩,脈弦。予補血解毒湯合艾氏四君子湯加減,處方:南沙參30 g,土茯苓20 g,白朮30 g,甘草6 g,黃芪30 g,當歸10 g,牡丹皮15 g,黃柏15 g,桔梗10 g,山藥15 g,夏枯草20 g,重樓10 g,蒲公英15 g,炒決明子30 g,10劑,煎服法同前。外治每日以漏蘆豬蹄湯治療。
三診創面情況
2022年5月1日四診:病情明顯好轉,潰瘍面積進一步減小、約5 cm×4 cm,未見明顯分泌物,創面淡紅欠鮮活,中心肉芽組織轉紅潤,新生肉芽組織生長較快,創面明顯變淺,白沿消失,四周轉為暗紅,二便調,納眠可。舌偏暗、苔薄黃膩,脈弦。處方以三診方加忍冬藤30 g、雞血藤15 g,10劑,煎服法同前。外治繼續以漏蘆豬蹄湯治療。
四診創面情況
2022年5月11日五診:潰瘍面積約3 cm×1 cm,創面較為鮮活紅潤,有大量肉芽組織生長,新生肉芽組織生長迅速,周圍可見黃色結痂,二便調,納眠可。舌暗紅,苔黃膩,脈弦。處方予四診方去夏枯草、炒決明子,加天花粉15 g,10劑,煎服法同前。外用皮粘散,每日1次。
五診創面情況
2022年5月21日六診:創面癒合,僅餘表面黃色結痂,新生皮膚較紅,皮溫增高,周圍顏色變淺,二便調,納眠可。舌暗、苔薄黃膩,舌體中部有小裂紋,邊有齒印,脈弦細。效不更方,繼續服五診方10劑。隨訪至2022年11月24日,右側臀部潰瘍全部癒合,遺留萎縮性疤痕,原潰瘍周圍皮膚大部分恢復正常,僅少部分為暗紅色,無瘙癢疼痛等不適。
六診創面情況
按語:患者平素勞累耗傷氣血,中氣下陷,無力推動血行,右側臀部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閉塞不通,肌膚失養,復因搔抓後皮膚破潰,溼熱之邪乘虛而入,蘊結於下。始用常規外科換藥治療,取效不著,致右側臀部皮膚潰瘍遷延2個月未愈。因脾主四肢,與胃相表裡,皮膚潰瘍與脾胃盛衰密切相關。據其潰瘍膿水淋漓、腐肉不脫、肉芽暗淡、瘡面不鮮,乃脾胃氣血虧虛之證。陳自明《外科精要》記載:“治癰久不合,其肉白而膿少者,此氣血俱虛,不能潮運,而瘡口冷澀也”,提示皮膚潰瘍四周皮溫較低為氣血虧虛所致。創面四周烏黑、周圍皮膚暗紅,皆為氣血虧虛無力推動血行而夾血瘀所致。患者素體虧虛,感染溼熱之邪,下注積聚於右側臀部,故溼腐作癢、奇臭;脾虛不運,故食少納呆;氣虛不榮,無力濡養四肢百骸,故面色不華、肢體乏力;中氣虛弱,傳導無力,故大便幹而兩日一行。
結合舌脈,辨為氣血虧虛、溼毒瘀滯證。潰瘍毒勢亢盛,正氣已虛,不能託毒外出,故以托里消毒散扶正託毒,以補血解毒湯解毒生肌。外治以七星丹提膿祛腐。患者皮膚潰瘍已屬潰後期,所謂“病久必虛,邪留傷正”,故二診中加山藥補氣扶正;久病血瘀,潰瘍周圍皮膚暗紅,血行不暢,加乳香、沒藥加強活血祛瘀,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三診時經過治療潰瘍面積逐漸縮小,但創面淡紅欠鮮活、膿水淋漓,故以艾氏四君子湯合補血解毒湯加強健脾祛溼解毒之力,外治改為漏蘆豬蹄湯治療補養氣血,促進潰瘍癒合。艾老師治療皮膚潰瘍重視正虛與血瘀的因果關係,活血有利於創面的生長、癒合,故四診方中加入忍冬藤、雞血藤,二者既清熱解毒,又活血通絡,均能通經絡,加強活血之力,能夠改善局部皮膚潰瘍血瘀之症。五診時皮膚潰瘍生長良好,加天花粉消腫生肌,外治以皮粘散以加強收口斂皮的效果。六診皮膚潰瘍已癒合,效不更方,繼續鞏固治療。
縱觀整體治療過程,謹守病機,內服外用相結合,使氣血恢復,溼熱得清,毒邪得解。
更多內容詳見原文:
宋瑋,張鍾藝,凌桂華,等.艾儒棣內外並治四步法治療陰證皮膚潰瘍經驗[J].中醫雜誌,2023,64(9):879-884.
溫馨提示
上述方藥僅供大家學習、參考,具體疾病治療還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一鍵關注 購買雜誌